張愛麗
摘 要 在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或擬真的言語交際語境,這樣學生才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創(chuàng)作中。在特定的語境下,學生可以更投入地嘗試生活實用類、評價論述類、景物描寫類、事物說明類、文學創(chuàng)作類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微寫作,并掌握相關的寫作技法。
關鍵詞 交際語境;理論視域;微寫作教學;寫作技法
學者榮維東認為交際語境寫作不僅僅局限于日常意義上的書信交往性寫作,也不僅僅只是思想發(fā)布、信息交流的寫作,而應該是包括真實或擬真的言語交際語境。教師要嘗試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寫作環(huán)境,讓學生作為寫作主體和外在社會語境之間進行一切意義建構和交流。
一、生活實用類,凸顯文體意識
交際語境理論要求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生活場景。生活實用類創(chuàng)作主題是最符合生活真實的寫作體裁,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日常生活的具體事件,組織他們參與到短信、微信、微博、標語、通知、解說詞等各種實用性問題的創(chuàng)作中,讓學生了解各種文體的特點是什么。這樣的寫作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能促使其學以致用。
教師可以結合一年的節(jié)日,設計一系列的微寫作活動,讓學生在一整年中都可以進入到特定的交際語境,展開互動交流。例如在春節(jié)期間,教師組織學生參與到寫春聯的活動中,先了解一下對聯的寫作要點是什么,特別關注一下如何區(qū)分平仄,怎樣對偶等問題。在教師節(jié)期間,則可以讓學生嘗試給教師寫一封信,說說自己的心里話,這時候著重指導學生了解書信的寫作格式,思考如何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國慶節(jié)期間教師則組織大家參與到迎國慶詩歌創(chuàng)作活動,讓學生了解一下古典詩詞和現代詩的區(qū)別是什么,了解詩歌的意象具有怎樣的特點,然后再進行創(chuàng)作。在勞動節(jié)則可以評選出班級里的勞動模范,并寫一篇頒獎詞,這時候著重了解頒獎詞的格式是什么,思考如何能寫出莊重的感覺。這樣就圍繞一年中的生活實踐設計了各種交際語境,并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各種不同文體的特點。
生活實用類微寫作的內容十分多樣化,如通告、推薦信、頒獎詞等都屬于這種類型的創(chuàng)作。這樣的微寫作教學體現出了價值關懷和生活關照,能更好地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讓他們有“米”下炊。
二、評價論述類,務求觀點鮮明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提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fā)寫作欲望。這也正是交際語境理論的具體要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網絡新聞,并了解網友對此事的觀點是什么,圍繞其中的矛盾觀點展開辯論,最后通過微寫作的形式,寫下自己的觀點。
在近期不少學生都被我國空間站的新聞所震撼,感到十分激動。利用這個機會,教師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交際語境,引導學生圍繞相關的問題進行討論。如:“十年前中國被拒之門外,十年后美國想要進入中國的空間站,大家認為中國應該如何處理這件事情呢?”學生圍繞兩種不同的網絡觀點進行討論,如有的網友認為中國應該以牙還牙,拒絕美國進入空間站,但是也有網友認為應該放寬眼界,以全球科技事業(yè)發(fā)展為目標,有條件地允許美國參與進來。學生則圍繞此問題展開創(chuàng)作,嘗試用微寫作的形式表達觀點。如有學生表示:“中國應該挑選出比較有價值的研究項目,以包容、和平的心態(tài)面對世界各國,謀求共同發(fā)展?!苯處煿膭钤搶W生嘗試用具體的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說說包容、和平的心態(tài)可以給中國帶來怎樣的好處,嘗試更好地證明自己的觀點。
評價論述類微寫作能看到學生對某件事的看法和評價是什么,這類作品也能很好地體現生活化、開放化的特點,符合交際語境理論。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某個小角度入手,在切入后用各種論據充分證明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獨創(chuàng)性想法。
三、景物描寫類,熟用表現手法
良好的觀察能力也是提升寫作素養(yǎng)的關鍵,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到交際語境中,觀察自己身邊的景物,然后嘗試和同伴討論,思考如何能形象生動地將其描述下來。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顧自己讀過的作品,思考可以將哪些寫作方法融入到創(chuàng)作中,促使他們提升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
春天是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學生游春的心情也蠢蠢欲動,教師利用此機會,帶領大家參與春游,并在真實的交際語境中引導他們觀察身邊的景物,思考如何展開創(chuàng)作。教師引導大家回憶《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經典散文中的片段,思考作者使用了何種修辭手法,然后思考自己要如何合理運用,創(chuàng)作出一篇精彩的博文。如有學生拍攝了不少櫻花盛開的畫面,然后嘗試在創(chuàng)作博文的過程中將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運用進去:“櫻花好像一位圣潔的新娘一般,頂著純潔的泡泡紗,站在吉祥的綠毯上,等待春風這位新郎的親吻?!边€有學生嘗試用引用的手法,并調動自己的多元感官,展現春天的美:“都說‘吹面不寒楊柳風,我覺得春風最美好的地方并不是‘不寒,而是它帶來了清香,喚醒你的嗅覺,夾帶著花瓣,喚醒你的視覺,它輕柔的手,如同愛人一般拂過你的臉頰,喚醒了你的觸覺。”
課標提出教師不必系統(tǒng)化地教授各種修辭和語法知識,而要采用隨文讀寫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建構。教師若能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際語境,讓學生觀察身邊的景物,則能讓他們產生聯想和想象,思考如何能用準確而優(yōu)美的詞句描寫自己看到的一切,進而讓他們在實踐中掌握這些修辭手法和表現方式。
四、事物說明類,調整順序結構
事物說明類微寫作包括動漫解說、實物說明、圖文轉換等各種不同的內容。教師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物品或者動漫作品,引導他們嘗試抓住其特點進行描述。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嘗試調整觀察順序,把握住該事物的特點,然后用更好的順序結構進行描述。
在炎熱的夏天,很多學生都喜歡吃冷飲消暑,教師便組織了“暑期消暑會”,讓大家在品嘗冷飲的同時進入交際語境,展開微寫作。教師要求學生各自選擇一種冷飲,進行深入觀察,然后嘗試寫一篇介紹說明文,要細膩地描寫該冷飲的特點,喚醒大家的食欲,但是不能寫成該冷飲的具體名字,最后看看誰的描寫最真。在學生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大家嘗試調整描寫順序:“在看到冷飲的一瞬間,你最先注意到的是什么呢?在寫作的時候可以按照自己的觀察順序來寫?!薄霸摾滹嬜屇阌∠笞钌畹氖鞘裁茨兀渴窃煨?、口感、創(chuàng)意,還是其他的什么呢?你可以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那部分詳細說明一下,其他的地方則略寫?!痹诮處煹闹笇?,學生嘗試調整了說明的順序和結構,能更好地把握冷飲的特點。
在事物說明類微寫作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抓住事物的種類、結構、形狀、用途、發(fā)展、變化等各種不同的角度來創(chuàng)作。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盡量用客觀真實的語句加以形容、描述,避免用過于夸張的詞句。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再次得到提高。
五、文學創(chuàng)作類,借鑒經典技法
教師可以圍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創(chuàng)設真實的寫作環(huán)境,給學生搭建平臺,讓他們參與到豐富多彩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閱讀經典作品,加以借鑒,學會運用各種經典技法。
一次寫作課的時候正好天降暴雨,教師便利用這個機會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際語境,讓學生展開文學類創(chuàng)作,寫一篇微博短文上傳到網絡上。教師鼓勵學生圍繞“暴雨”這個主題展開自由創(chuàng)作,尋找更新穎的寫作方向,可以嘗試描寫一下暴雨的場景,展現暴雨的迅猛,此時可以借鑒《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等詩歌作品。也可以從“暴雨”聯想開來,寫一些相關的內容,如評價一下都市的下水道工程,說說在暴雨中堅持工作的人,感嘆他們的奉獻精神等。教師引導學生借鑒經典寫作技法展開創(chuàng)作,如有學生借鑒“象征”手法,嘗試用“暴雨”象征人生遇到的坎坷,寫了快遞員雨中奮勇前進的樣子,并表示這些快遞騎士將風雨當成了人生最大的敵人,在疾風驟雨中沖鋒陷陣的樣子,讓人不由得潸然淚下。學生懂得了在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借鑒經典技法。若有條件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微寫作作品發(fā)布到網絡上,和其他網友溝通交流。
微寫作的類型十分多樣,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生活動日程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給他們營造一個真實、生動、具體的寫作環(huán)境。這樣能更好地體現作文教學的意義,而且能更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積極了解學生對哪些創(chuàng)作主題感興趣,然后創(chuàng)設相應的交際語境,這樣能讓學生更投入地參與其中。
[作者通聯:江蘇徐州市侯集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