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鵬華
[摘要]電視訪談節(jié)目自開播以來便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并逐漸引起人們關注。本文以順應論作為研究的理論依據(jù),以《非常靜距離》部分采訪稿為語料,以順應交際語境作為切入點,分析了訪談節(jié)目的語言特點及其訪談成功的原因。采訪者與受訪者會根據(jù)不同的語境,不斷地順應會話雙方的交際語境,保障了訪談類節(jié)目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順應論;電視訪談節(jié)目;交際語境;研究
[中圖分類號]H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20-0087-02
近年來,訪談類節(jié)目開始頻頻出現(xiàn)在觀眾們的視野當中,廣受觀眾們的青睞。訪談類節(jié)目要求采訪者與受訪者交替發(fā)言,互動性較強。許多訪談類節(jié)目的內(nèi)容輕松幽默,備受人們關注。因此,訪談類節(jié)目的語言越來越受到學者們的關注,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研究分析。而本文將選取《非常靜距離》的部分采訪稿作為語料,運用順應論的理論對其語言特點進行分析,探究訪談類節(jié)目的語言是如何順應交際語境的?!斗浅lo距離》是國內(nèi)一檔訪談類節(jié)目,播放頻率高,采訪對象多,語言標準,有較高的語言研究價值,可以作為可靠的研究語料。
一、電視訪談節(jié)目和交際語境的順應
電視訪談節(jié)目是訪問者(即主持人)與受訪者(即嘉賓)之間以談話方式進行交流的一種語言類電視節(jié)目,其間也可能包括來自觀眾的問答或者評論。廣大觀眾更多的是被主持人與嘉賓交談過程中幽默風趣的語言所吸引。整個談話過程看似很輕松隨意,實際上在交談的過程中,談話雙方都會運用許多交際策略來保證談話的順利進行。
國際語用學會秘書長耶夫·維索爾倫于1999年在他的著作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的順應理論(The Adaptation Theory)。維索爾倫認為,語言的使用實際上就是語言選擇和順應的過程。語言的三個特性(變異性,協(xié)商性和順應性)為選擇和順應提供可能性。變異性是指語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選擇的可能性。協(xié)商性是指語言選擇不是按機械的方式或按嚴格的規(guī)則,或固定地按照形式——功能關系做出的,而是在高度靈活的原則和策略的基礎上來完成,即協(xié)商性提供了語言選擇的方式。順應性則是指人們得以從一系列范圍不定的可能性中進行可協(xié)商的語言選擇,以便逼近交際需要達到的滿意位點,即順應性使得語言交際得以順利地進行。
選擇的過程是語境和語言結構二者相互順應的動態(tài)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語言使用者對交際過程的意識程度通過語言選擇突顯出來。而語言的順應則包括:語境關系順應、語言結構順應、動態(tài)順應以及順應過程。所謂的語境關系順應是指語言使用過程中的語言選擇要順應語境。語境又分為交際語境和語言語境。語言語境主要包括語境銜接、互為語境性以及話語序列。而交際語境包括語言使用者、心智世界、社交世界以及物理世界。語言的使用者是交際語境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為其他語境成分都要依靠語言使用者來激活。心智世界包括了交際者的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包括知識、觀念、意愿和動機等。社交世界是指和語言選擇構成相互適應的社會因素、社會環(huán)境以及影響交際者言語行為的原則和準則,包括文化及其生發(fā)出來的規(guī)范和價值觀。物理世界主要包括時間和空間的指示關系,也包含交際者的身體姿勢和手勢等。
二、研究問題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根據(jù)訪談類節(jié)目的采訪語料,基于順應論的研究視角,重點回答以下問題:
(一)訪談類節(jié)目的語言特點是什么?
(二)訪談節(jié)目中訪談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此次研究的語料選自電視訪談節(jié)目《非常靜距離》,研究者從2012-2015的節(jié)目中篩選了4期節(jié)目,將這些句子還原到具體的語境中進行分析,并對節(jié)目中的語言特點進行具體分析。
三、語料分析及結果討論
例1:
李靜:這完全看不出來剛剛生完幾個月呀,我這減了七年都沒減下來。
孫儷:(開懷大笑)
(《非常靜距離》第20120417期)
在節(jié)目剛剛開始錄制時,李靜一見到孫儷時便馬上說“這完全看不出來剛剛生完幾個月呀,我這減了七年都沒減下來”。孫儷隨即開懷大笑。言外之意是在夸贊孫儷身材恢復的好。李靜這句話順應了孫儷的心智世界,使人聽了心情愉悅,又符合自己的交際意圖,使開場的氣氛變得異常歡樂和諧,最終成功地達到了交際目的。
例2:
李靜:您好,王老師。車曉,你好。來,先跟大家問好吧。
王麗云: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演員王麗云。
車曉:大家好,我是車曉。
(《非常靜距離》第20130114期)
無論是在資歷上,還是在年齡上,王老師都是主持人的長輩,所以主持人在出場介紹嘉賓時,特意說了“您好,王老師”。主持人希望以此來表現(xiàn)出對王老師的尊重,故而選用的語言禮貌級別較高,順應了當時的社交場合,也順應了我國尊老愛幼的社會文化背景。
例3:
李靜:看到這么多支持你的人感動嗎?
陳喬恩:會有一點點緊張。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第29卷第20期
總第186期
李靜:緊張的感覺好嗎?
陳喬恩:因為好久都沒有上節(jié)目了嘛。這次感覺好像有一點點震驚。
李靜:我覺得我應該讓她坐下,對不對?讓我們再次用掌聲來歡迎陳喬恩,歡迎。
(《非常靜距離》第20130508期)
主持人注意到嘉賓有些緊張,先試圖用詢問嘉賓緊張的感覺來使其放松,之后發(fā)現(xiàn)被采訪者的狀態(tài)還是沒有調(diào)整過來,便說“我覺得我應該讓她坐下,對不對?讓我們再次用掌聲來歡迎陳喬恩,歡迎”。通過掌聲鼓勵這種社交世界的順應手段,嘉賓的緊張情緒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進而使得訪談可以順利開展。
例4:
李靜:你是三個酒窩吧?
張庭:哪有?哪來三個酒窩?
李靜:我這兒也有一個,來看一下。這酒窩和酒窩都不一樣,你的酒窩好漂亮,好深啊。
張庭:你的也很深啊,而且酒窩深也有深的苦惱,有一次我拍哭戲,我明明在哭,導演在側(cè)面看到我的酒窩,還以為我在笑,當場就說“笑什么笑啊你”。
(《非常靜距離》第20150322期)
張庭是公認的酒窩第一美女,當主持人夸獎張庭的酒窩又深又漂亮時,她本該給出肯定的回答,她卻采用了“你的也很深啊”這樣委婉的回答來緩和肯定的語氣,還說了酒窩太明顯的“小苦惱”。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基于這樣的文化因素,在訪談的過程中,嘉賓在回答時很謙虛,是順應了交際語境中社交世界的結果。
例5:
李靜:孩子的名字現(xiàn)在叫等等,現(xiàn)在他們說明星的孩子起的名字都特別怪,我看那英的孩子叫蘋果。你是準備一直叫他等等嗎?
孫儷:他有他的大名,他的小名叫等等。
李靜:你們那叫鄧等等。
孫儷:大名不叫等等,最重要的是因為爸爸姓鄧嘛,大家在隆重出場的時候都唱蹬蹬蹬蹬…
李靜:所以就叫等等。
孫儷:對,就是有一種隆重出場的感覺。而且我們就覺得現(xiàn)在的生活節(jié)奏太快了,希望他什么都能慢一點,什么都等一等。
(《非常靜距離》第20120417期)
當主持人得知孫儷的孩子名叫“等等”時,產(chǎn)生了不解的想法,這既是主持人的好奇之處,也是廣大觀眾的好奇之處。接下來孫儷便對兒子小名的由來進行了解釋。這就是會話雙方通過不斷地溝通、相互理解達到了交際語境中物理世界的順應,推進了訪談的順利進行。
通過對上述語料的分析,研究者發(fā)現(xiàn)訪談類節(jié)目的語言大多輕松幽默,采訪者與受訪者會根據(jù)不同的語境,不斷地順應會話雙方的交際語境,即訪談類節(jié)目的語言會順應會話雙方的心智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進而更好地推進會話的進程。因此,訪談類節(jié)目的語言會有效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誤解、考慮他人的內(nèi)心感受、多贊美他人、這些因素均有利于促成美好和諧的談話過程以及推動良好交際。訪談類節(jié)目之所以成功主要在于順應了交際語境的結果,訪談類節(jié)目才取得了良好的會話效果,保障了會話的順利進行,又在輕松幽默和諧的環(huán)境中,讓觀眾感受到了受訪者真實、立體的一面。正因為訪談類節(jié)目最大限度上地順應了交際語境,才引起了觀眾的共鳴,成功地吸引了觀眾,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認可。
總結
本文以訪談類節(jié)目《非常靜距離》中的部分采訪稿作為語料,基于順應論的研究視角,著重對訪談類節(jié)目的語言特點以及其成功原因進行舉例分析。研究表明,訪談類節(jié)目的語言大多輕松幽默,順應了交際語境。訪談類節(jié)目之所以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也是因為訪談類節(jié)目的會話雙方都靈活地順應交際語境,訪談話語親切幽默,能與觀眾產(chǎn)生共鳴。因此,也只有在順應論的指導下,電視訪談節(jié)目才能更順利地進行。
(責任編輯:桂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