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近幾年,小學語文部編教材的單元整合成為研究的熱點。對單元進行整合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速度,還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掌握課本內(nèi)容,打好學習語文的基礎。文章首先對小學語文部編教材單元整合教學的內(nèi)涵及價值進行了說明;其次對小學語文部編教材的單元整合提出了一些有用的策略;最后針對小學語文部編教材單元整合教學進行了反思和改正。
關鍵詞:小學語文;部編教材;單元整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7-0012-02
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小學語文教材從2017年開始過渡調(diào)整,2019年實現(xiàn)部編教材覆蓋義務教育所有年級。與傳統(tǒng)“一綱多本”設計的教材相比,新版部編教材采用了典型的雙線組元單元結構,各單元均以特定的語文要素為核心,同時融入相關人文主體內(nèi)容,這極大地增強了單元教學目標的明確性,也為單元整體教學提供了條件?;谛掳娼滩牡膯卧辖虒W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提高學生對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認識,進而推動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部編教材單元整合教學的內(nèi)涵及價值
整合教學是指圍繞具體知識將多種教學素材整合利用,避免孤立地呈現(xiàn)知識。基于小學語文部編教材的單元整合教學可將單元教學內(nèi)容和素材視為一個整體,在教學中將教材中不同功能的文本以特定方式串聯(lián)、銜接起來。這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結構的掌握。單元整合的方法也可以幫助學校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將教學內(nèi)容整合為一個整體,增強教學的實用性。無論學校還是教師都要認識到語文單元整合的價值,這樣才能將單元整合的效果發(fā)揮出來,從而使語文學科的教學實踐化,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
二、小學語文部編教材單元整合教學的基本策略
小學語文部編教材單元整合教學設計與應用可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是基于教材分析明確教學目標和主線。部編教材與各地舊教材在設計上有較大差異,教師需要對教材做深入分析以便更準確地把握教學目標。同時,單元整合教學也要求教師梳理教材內(nèi)容橫向排布邏輯和縱向知識結構設計思路,由此圍繞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要求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訂導入單元學習目標和主題的具體策略。
第二步是圍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對單元教學做整體設計。首先要運用先行組織者思想對與本單元知識高度相關的內(nèi)容(以往低年級學習過的關聯(lián)單元知識)進行梳理,充分調(diào)查和評估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方法,在原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對教材內(nèi)容和其他教學資料進行重新組織,便于學生快速學習知識并將其同化。語文教學應用中的關鍵是展示單元之間的聯(lián)系。其次是基于先行者組織起始課、設計探究課,同時創(chuàng)設有一定應用性或與生活相關的學習情境,并進行引導,從而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在生活中應用語文知識或方法的需求,由此構建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主體意愿為驅(qū)動、以實踐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活動。
第三步是整合單元資源與課程輔導資源構建開放式的學習空間。以教材資源為基礎,圍繞單元主題教學中心,充分利用媒體信息、微課資源等設計整合實踐教學活動,將人文性與工具性統(tǒng)一,培養(yǎng)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語言知識并增加應用的經(jīng)驗。開放教學課堂學習內(nèi)容,豐富學生學習的知識,增加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知識,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文章進行分析時,教師可以將相關的知識進行整合,擴充文章的背景,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重難點。對寫作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或者書籍增加學生的知識量和閱讀量。通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寫作美感,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對于文字書寫的課程,教師可以通過小視頻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了解書寫的核心內(nèi)容。然后,教師進行示范和講解,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書寫習慣。在語文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小學生較熟悉的故事加強課堂與學生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對課文產(chǎn)生親切感,提高語文學習的質(zhì)量和效率。
第四步是立足單元教學和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制訂一體化評價策略。教師應遵循學生主體原則和教學評一體化原則,在評價學生知識掌握程度之外,還要對學生情感、觀念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進行綜合評價。通過此類評價使學生認識到知識學習的不足,同時了解如何彌補自身的不足,并在此基礎上鞏固學習方法,以便真正掌握學習到的知識且學會利用,并使學生逐步掌握符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對自身的教學也要定期進行評價,通過評價可以知道教學上的不足,教師還可以根據(jù)評價的反饋進行改變和創(chuàng)新,在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激發(fā)教學成就感,從而為后續(xù)的教學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梢蚤_展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評,教師通過學生的評價可以知道教學的真實情況,同時可以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情感。教師可以通過匿名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看法。
三、小學語文部編教材單元整合教學的實施與反思
基于上述教學設計和實施策略,以具體教材內(nèi)容為案例,對單元整合教學的設計和實施策略進行說明并反思。
首先,教師應基于教材分析來定位單元整合教學的切入點。以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為例,本單元的教學核心是以傳統(tǒng)民風民俗為引線,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學、當代和現(xiàn)代文學的表達方法,同步學習新字詞,了解民風民俗相關的描寫方法,認識民俗風情中蘊含的傳統(tǒng)文明與美德。由此可初步梳理本單元教學的主線,即“基于文學作品中的民風民俗,學習與該主題相關的字詞、寫作方法以及文化”。確定主線后,教師可以在單元整體教學的導入階段采用生活化的節(jié)日主題。例如,在章節(jié)學習預習任務中“要求學生回顧自己經(jīng)歷過的最喜歡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并與父母、長輩等聊一聊,了解傳統(tǒng)習俗及其背后的意義等”,將此作為單元整體導入并與課文內(nèi)容結合,使學生立足生活視角閱讀本單元課文,同時也能使學生以文化認知為主要目標,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字詞、閱讀和協(xié)作方法等。
其次,教師基于對教材的解讀重構知識教學路徑。同樣以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為例,本單元教學涉及生字詞學習、閱讀學習和寫作訓練,且教材中三類學習內(nèi)容的安排較為分散。但考慮到本單元主題明確,教師可以將傳統(tǒng)民俗文化作為教學主線實施兩個層次的教學。一是將四篇課文進行同步閱讀和討論,該階段教學以學生自主閱讀、探究和討論為主,引導學生探索課文之間的關聯(lián),重點了解與民風民俗相關的記敘類文章的特點,熟悉文化背景與文學特點。二是在單篇教學中對教學目標進行整合。例如,在《北京的春節(jié)》一課教學中可以開展閱讀教學、生字詞學習和寫作訓練。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前期整體自主閱讀學習的情況進一步解析課文以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并從構型、表意等方面解讀生字詞,使學生能夠結合文章內(nèi)容和自身已有經(jīng)驗記憶生字詞。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應用新字詞開展短文寫作訓練,使學生熟悉新字詞的同時模仿范文進行相似主題寫作。
再次,教師安排漸進性和整合性的訓練任務。單元整合教學通常會占用多個學時,教師可在各節(jié)課后設計遞進性任務,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學習和掌握新知識及方法。以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為例,本單元教學比較適合采用“閱讀訓練—識字詞—作文訓練”的順序開展,教師可以對“單元習作”進行重新設計并提前在本單元教學階段安排多階段的閱讀任務。在課前預習和課堂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如本省鄉(xiāng)土文學作品選段),讓學生了解文學作品中本地民風民俗的特點并與個人認知進行對比,盡量篩選出融合了新字詞的內(nèi)容。在中后期教學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應用新詞進行主題寫作訓練,實現(xiàn)漸進性整合訓練。
最后,教師應注重全面評估,在各階段教學中同時對學生文化認知、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進行評價,并針對學生的弱項進行一對一指導,解決其學習問題。教師對教學的每一個單元進行評估,對所有的學生進行幫助和指導。教學過程中應該考慮每一位學生的情況,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不斷的教學總結和反思中進行改進,將單元整合方法的整體性、高效性、發(fā)展效果等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限度。學校也應該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定期抽查,督促教師加快教學進度,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幫助教師看到教學的真實效果,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
結語
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明確了教學目標和主題,同時也強調(diào)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做好教材分析,重點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圍繞核心素養(yǎng)開展知識認知和記憶以及與知識結構構建相關的教學,提高課程教學的聚合性。本文根據(jù)單元整合的特點對小學語文部編教材單元整合提出了一些基本策略,第一步是基于教材分析明確教學目標和主線,第二步是圍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對單元教學做整體設計,第三步是整合單元資源與課輔資源構建開放式學習空間,以教材資源為基礎,圍繞單元主題教學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媒體、微課資源等設計整合型實踐教學活動。第四步是立足單元教學和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設計的一體化評價策略。教師應以遵循學生主體原則和教學評一體化原則,在評價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之外,還要對學生情感、觀念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進行綜合評價。最后根據(jù)單元整合教學方法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與反思。首先,教師應基于教材分析定位單元整合教學的切入點;其次,以學生學習的效果為基準,對語文單元整合的方法進行整體的總結;最后,教師應進行反思并將不足之處進行改正,對好的地方繼續(xù)實施。
[參考文獻]
[1]魏元元.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探究[J].讀與寫,2021(2):40.
[2]管彬彬.部編版小學語文“1+X”單元整合閱讀教學模式研究[J].考試周刊,2020(2):36-37.
[3]余 典.小學語文單元整合習作教學法研究[J].文淵(中學版),2020(5):716.
[4]尚海玲.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策略構建探究[J].讀與寫,2020(4):82.
[5]龍結靜.單元整合讓語文課堂智慧飛揚——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教學為例[J].神州,2020(27):135.
[6]吳麗華.小學語文主題學習環(huán)境下的單元整合研究[EB/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40):46.
[7]劉 徽.“大概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構型——兼論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變革[J].教育研究,2020(6):64-77.
[8]趙裕華.如何透過語文單元整體教學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J].名師在線,2021(23):63-64.
作者簡介:蔣永飛(1975— ),男,江蘇江陰人,中小學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