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婷
摘要:現(xiàn)階段,信息技術已經被應用到了各個領域內,為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使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得到改變,有效推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還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使小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诖?,本文將基于信息技術背景下,深入探討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教育;作文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40-233
引言
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在教育教學中,需要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不斷加快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在教學中積極融入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使其構建出適合學生需求的寫作課堂,進一步使小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
一、小學作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內的應用,教師教學手段有了全新的改革,傳統(tǒng)教學大多是以“說教”方式來開展的,教學氛圍往往是比較枯燥且單調的,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大大降低,學習效果也不理想?;谛畔⒓夹g背景下,開展小學作文教學,可以利用更加生動形象且有趣的圖片和視頻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對于作文學習的熱情,使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轉變成為主動學習,學習效率也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同時,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寫作又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整個語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利用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寫作素材,使有效拓寬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為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打下堅實基礎。
二、信息技術下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相結合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心智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對身邊的事物的好奇心較重,在課堂教學剛開始時,很容易會受外界一些因素的影響,注意力很難進入到課堂學習中來,甚至有些同學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沉浸在課下游戲中。為了能夠有效將學生引入到課堂中來,教師就必須要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下功夫,傳在傳統(tǒng)的作文導入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大多是讓學生進行回憶上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容,小學生的熱情并不高。而利用信息技術中有趣的視頻、圖片以及音頻,滲透到導入環(huán)節(jié)中來,使得學生的注意力被有效吸引,為下一步開展寫作教學奠定堅實基礎。例如教學統(tǒng)編版三年級上冊寫作“我來編童話”時,教師可以在作文教學開始之前,先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比較歡快的音頻,將學生帶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引起學生對本節(jié)作文寫作的興趣,然后根據歌曲音頻的內容,引出童話概念與擬人、夸張等特點。然后再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所看過的童話故事有哪些,在學生討論中引出今天的寫作內容——“我來編童話”。
(二)使用思維導圖使作文的框架更加清晰
對于信息技術而言,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結構更加緊密、系統(tǒng)更加直觀。小學階段學生邏輯思維、歸納概況能力較差,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活動時,必須要把各個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在一起。在小學作文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形成一個好的寫作框架是整個教學重難點,與寫作方法教學相比較,寫作框架教學更加具有抽象性,學生在進行記憶時,不容易被識記。但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中的思維導圖,那么寫作框架便會更加立體與清晰化,但是我們應當注意的是,利用思維導圖在作文框架中的應用,并不是單純的進行列表和集合,而是要結合與寫作的內容,對思維導圖進行精確性的加工。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三年級下冊寫作“我的植物朋友”時,在寫文章框架之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在寫作之前需要有哪幾個模塊,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出示思維導圖,讓學生對以下幾個問題進行思考:“寫植物的特點是什么?寫植物的作用是什么?寫植物的所象征的意義是什么?”只有真正明確了以上幾個問題,學生在寫作時才能夠有一個大致的寫作方向,也能夠更加直觀地幫助小學生理清文章的邏輯框架。
(三)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教學模式
小學生由于邏輯思維較差,對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認知能力有限,因此,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無從下手的情況,對于一些事情也很難轉化成為審定形象的文字表達。為了有效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教學模式,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得以提升,從而更好地進行寫作。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上冊寫作“寫觀察日記”時,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為學生播放生活中一些有趣的視頻,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后在學生觀看視頻完成后,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所觀察到的一些奇妙現(xiàn)象,并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這個時候學生在討論中興趣高漲,教師應當趁熱打鐵,把學生拉回到寫作課程中來,讓他們用生動形象的文字來描寫所觀察的事物現(xiàn)象。利用好信息技術在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緊緊圍繞主題,設置生活化情境,指導學生進行寫作。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信息技術背景下,積極探索小學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對于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養(yǎng)成好的寫作習慣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與意義。因此,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活動時,要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善于利用信息技術去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其讓學生寫作水平得以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妙玲.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小學作文教學策略探究[J].讀與寫,2019,16(7):71.
[2]林崇.網絡背景下農村小學中高年級作文教學策略探究[J].新教師,2020(7):60-61.
[3]黨金玉.基于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讀寫),2020(11):4.
[4]周琴.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作文教學[J].南北橋,2019(2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