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好呀,一月一會的心理學小欄目又來啦,我是左一。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生活中你可能也會遇到的人和事。你或許因此愧疚過、糾結過;或許因此氣憤過、委屈過;更或者,你可能就是我們在聊的這些情況的當事人。
1.在親密關系中,或是社會交往中,有時候會出現(xiàn)一方通過委屈自己來遷就另一方的情況。這種“讓自己受委屈”的行為,很多時候是潛意識的,但有時候也存在有意為之的可能,目的是讓對方感到愧疚,從而使自己占據(jù)道德優(yōu)勢,獲得更多權利。
2.對于有些人而言,道歉是非常要命的一個事情,而拒絕承認錯誤則是他們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因為承認自己犯錯會讓個體感到尷尬、內(nèi)疚和自我懷疑,而他們會通過否認和拒絕的方式來維持良好的自我信念。
前段時間和一個認識的朋友約飯,一開始都沒想好吃什么,剛好我那時候突然有點兒想擼串,于是就提議一塊兒去吃燒烤,對方也答應了。
本來吃飽喝足,大家也聊得挺開心的,結果臨了,對方告訴我,她那段時間有點兒上火喉嚨不舒服,其實不應該吃燒烤這些東西的,但看我那么有興致,就決定豁出去陪我一起吃了。
啊這!
老實說,當下我的心情真的不大美妙,怎么說呢,就略略有些復雜和微妙。
首先是因為吃燒烤這個選擇對她來說并不是優(yōu)選,但對方為了遷就我還是答應了,這讓我覺得很不好意思,有些不安和歉疚,想做點兒什么來彌補。
其次呢,這個事情,也不是到了非吃不可的地步,對方只要提前溝通一下,告知我這個情況,就完全能夠解決的事情。她卻選擇什么都沒說,等事情發(fā)生后又讓我知曉她為我受了委屈。
可我又不能不知好歹地去責怪對方說,你為什么不早點告訴我,我們明明可以有別的選擇?;蛘弑г箤Ψ剑绻阋婚_始不說,那為什么又要在事發(fā)后讓我知道呢。
所以這種微妙的歉疚感,我只能受著,但又覺得有些難受。
老實說,我并不是很認同這種行為。怎么說呢,她也許是出于善意而選擇讓自己受委屈,或者更多的是一種潛意識行為。就像有些人會下意識覺得表達自己的訴求,滿足自己的喜好是一種自私不懂事的行為,所以會選擇隱忍退讓,讓自己受委屈。
但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思考的話,也許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對方是故意讓自己委屈的。
當然,這里必須認清楚一點,我只是在陳述另一種可能,而不是說,這種行為背后,就一定是這樣的意圖。
為什么說可能是故意讓自己委屈呢?因為很多時候,當別人對自己感到愧疚和難受時,有些人就會潛意識覺得自己占據(jù)了道德優(yōu)勢,得到了更多親密關系中或是社交中的砝碼。
這種砝碼,可能是出于自己的認知:你看我都為你受委屈了,你是不是得對我好點兒,下回也順著點兒我意?也可能是出于被照顧方的認知:對方因為我受了委屈,為了消解心中的歉意,我得對to好點兒,找個機會補償回去。
當把自己放在一個受委屈的位置上,對方就很難不去滿足自己的期待了,也就能獲得更多相處中的權利。
再往外拓展,這種情況,其實生活中并不少見。比如家庭中的一些長輩,當一家人吃飯時,他們可能就不吃肉或者只挑一些邊邊角角吃,然后把葷菜或好的部分留給孩子,“雞腿給你吃,最好的那塊魚肉給你吃,我們吃得少點、差點沒關系。”
可是,家里真缺那口吃的嗎?孩子真的想多吃那一口肉嗎?孩子多吃了那一點兒就能大補[嗎?
其實未必。
但他們或許就是習慣了這樣做,又或者就是非要這樣做,再或者,覺得這樣做就是表達愛的方式。
然后如果孩子滿足不了他們的期待,就會被說,“有什么好的東西我都留給你,我為你犧牲了那么多,你怎么還這么不聽話/不好好學習,我怎么就養(yǎng)了你這么個白眼狼。”
換個說法,其實就是另一個層面的道德綁架。
但其實人與人之間,不管是親密關系中,還是社會交往中,完全可以不用以歉疚作為紐帶。任何合理的訴求,都可以通過溝通來達到共贏,而不是非要某一方通過委屈自己來滿足另一方。
“被照顧”的一方,很多時候其實并不想要這樣的“關照”,而“受委屈”的一方,也完全沒有必要放低姿態(tài)來迎合。不必勉強自己,更不要道德綁架,希望大家都能夠自由做自己。
在我個人的認知榜單里,會讓人瞬間白眼翻上天的語錄中,一定包括了“我都說對不起了,你還想怎樣”這句。
乍一聽像是在道歉,但本質(zhì)上其實是在否認自己的錯誤,讓人聽著就火大,道歉就要有道歉的樣子,搞什么轉折,根本沒誠意,還不如不說l
但對于一些人來說,真心地承認自己錯了,確實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他們的道歉,往往是不情不愿的,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試圖終止對話。
臨床心理學研究認為,拒絕承認錯誤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通過否認和拒絕的方式來維持良好的自我信念。因為承認自己犯錯會讓個體感到尷尬、內(nèi)疚和自我懷疑。但必須明確的一點是,這種“保護行為”往往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保護效果,通過不斷否認錯誤而建立起來的高自尊,是非常脆弱且不堪一擊的。
在有些人看來,承認自己錯誤,就是承認自己的無能,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承認自己也是一個會出錯的普通人。但人生在世,誰還沒個優(yōu)缺點呢,完美的人,要么只存在小說里,要么就是刻意立的人設。
會犯錯誤,才是真實的人生啊。
犯錯了就真心實意認錯,挨打站定才是正確的解題思路呀。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