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會秋
摘要:無論對學生學業(yè)方面的監(jiān)督,還是思想品德的教育上,班主任都肩負著重要的教育和管理責任。首先從目前初中班主任班級德育工作中面臨的有關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幾條開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管理策略,以供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學
初中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無論是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還是學業(yè)方面都有現實意義。因此,班主任要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出發(fā),認識到學生個體間存在的差異,并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班主任只有在初中階段強化德育,才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
一、初中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網絡環(huán)境帶來的負面影響
這些年來,隨著手機等電子產品在學生群體中的普及,學生上網的方式變得更加便捷,上網的時間變得更加充裕。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帶給學生便利的同時,也對學生心理健康成長造成了負面的影響。由于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外界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學生很容易被網絡上一些不良信息所影響。其次就是手機游戲,一些中學階段的學生整天沉迷于游戲之中,對待學業(yè)的態(tài)度日漸消沉。
(二)教育方式過于傳統
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內容和核心思想是一直不變的。變化的是教育的理念和管理的方式,而有的班主任依然采用傳統守舊的教育管理模式,導致學生很難接受教師的價值理念,無法達到預期的德育效果。這其中的原因與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年齡特點有關,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許多學生會出現逆反心理。如果教師想要提高德育和管理工作的效果,就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采取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展開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班主任進行德育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嚴于律己,做好正確示范
班主任的教育影響力是其他學科的教師無法相比的,初中階段是學生身體和心理快速成長的階段,班主任在班級中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造成深刻的影響,因此班主任想要有效開展德育管理工作,就要從自身做起,做到嚴于律己。教師要在行為、談吐、品行上提高對自己的要求,例如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做到,每天早自習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做到守時,這樣才能在學生群體中樹立榜樣的作用,學生才會對教師的教學和管理工作更加配合。
(二)既要一視同仁,又要因材施教
學生性格的形成與成長環(huán)境和家庭背景都有著非常重要的關聯性,學生個體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有的學生個性張揚,而有的學生比較保守,有的學生樂意表現自己,而有的學生缺少自信。班主任教育的對象是班級中所有的學生,面對所有的學生必須一視同仁,不能以學習成績?yōu)闃藴矢銋^(qū)別對待。學生在班級中產生歸屬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處于一個平等的班級環(huán)境中,這樣學生才會對教師感到信任,才會更加愿意配合教師的教育工作。但是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根據不同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性格制定相關的教育策略,既要一視同仁,又要秉持因材施教的態(tài)度展開教學工作。
(三)創(chuàng)建適合學生成長的班級氛圍
在初中教育階段對學生進行德育時,不僅教師要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還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huán)境,使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期間受到教師良好的引導。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許多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因此班主任應當秉持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積極打造班級文化,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使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德育不同于某一學科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對班級范圍和環(huán)境的改變來影響學生的思想,例如,在教室中張貼名言警句、勤學故事等。
三、改善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問題的策略
(一)明確管理目標,提升重視程度
隨著現階段新課改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班主任想要提升自身的班級管理效率就需要立足以人為本理念進行班級管理。教師可以結合現階段學生實際發(fā)展特點,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轉變課堂角色。班主任可以幫助學生從被動管理狀態(tài)轉向積極配合課堂教學管理狀態(tài)。初中學生的身心正處于高速發(fā)展階段,容易出現性情不穩(wěn)定的情況,引發(fā)情緒沖突。因此,班主任應保持積極良好的師生關系,提升學生課堂積極性,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性學習思維的發(fā)展,如此有利于實現師生之間的課堂默契,便于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會有部分學生不及時提交作業(yè),甚至有部分學生打架斗毆的現象,這樣的學生必須引|起班主任的注意。班主任要對班級的特殊學生給予重點關注,要采取積極的引導措施使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學習態(tài)度、團結友愛、抗擊挫折等方面的綜合素質都有質的提升,便于實現班級管理高效開展。
(二)構建師生關系,營造班級氛圍
在傳統的教育管理方式中,班主任認為只要自己擺出一副嚴肅的表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嚴格與苛刻就會管得住學生,實則不然。初中學生正在向青春期邁進,班主任過于嚴肅的態(tài)度并不會讓學生感到心服口服,反而會引發(fā)學生的叛逆心理。班主任應嘗試用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影響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親切和民主,讓學生愿意聽取班主任的引導與管理。為此,班主任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應把提升學生整體優(yōu)勢作為特點來提升自身綜合素質。選擇班級管理小助手可以幫助提升課堂氛圍,還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小組集體榮譽感,增加班級課堂學習氛圍,營造互幫互助的良好課堂氛圍。要多關注學生的發(fā)展狀況,多給予學生鼓勵,多給予學生信任。尤其是在班級制度的制定方面,班主任可以多詢問學生的想法,多讓他們參與,讓學生體會到班主任對他們的期望,感受到班級的民主。只有構建一種平等自由友善的師生相處模式,便容易贏得學生信賴,激發(fā)學生的班級參與積極性,從而提升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整體效果。
(三)發(fā)揮榜樣力量,給予無聲引導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在人生觀形成的時期,但是,他們自身的生活經歷不多,往往對事物的判斷有誤。所以,他們往往會做出一些錯誤決定,影響了他們的健康發(fā)展。為此,班主任應做好對學生的引領,為他們做好人生示范。首先,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中應以班級學生和班級事務為重點開展管理工作。學生的每個問題都是大問題,為此,班主任要放下所謂的權威,要傾聽學生的想法并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如當學生因學習成績下降而失落的時候,班主任要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明白短期的失敗不是永久的失敗,要用自己的堅強決心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和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班級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其次,教師需要對班級事務事無巨細地關注,以班級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發(fā)展作為目標,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一個好人的基本舉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行一定的模仿,讓學生在日常的洗禮中實現個人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學生今后學習生活發(fā)揮重要的促進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是九年義務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必修課程。為了提高班主任管理和德育工作的效果,還是應當嚴格要求自己,起到正確的榜樣作用,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管理方式。讓學生在初中教育階段,在教師的呵護和教育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蘇斌.當前教育環(huán)境下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探討[J].試題與研究,2021(27):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