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銀珍
摘要:良好的家園合作關系可謂是幼兒園穩(wěn)定發(fā)展的關鍵因素。然而,在現階段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在落實家園共育工作中依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了家園共育工作的高效開展,為其帶來了嚴峻挑戰(zhàn)?;诖?,本文深入分析了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家園共育;問題;有效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人們逐漸對幼兒教育提高了重視。對于幼兒而言,幼兒園和家庭是其現階段展開學習和生活中的關鍵場所。然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基于幼兒教育層面分析發(fā)現,相比于幼兒園教育所具備的專業(yè)性而言,家庭教育存在較強的隨意性以及情感性。所以,在幼兒的學習和成長中,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所發(fā)揮的作用存在一定差異性,然而,無可非議的是良好的家園合作關系對于廣大幼兒的健康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的積極影響作用。
一、現階段幼兒園教育中落實家園共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地位存在不平等現象
在家園共育期間,家長與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時,因為傳統(tǒng)思想帶來的影響,地位上往往存在不平等的現象,對家園共育的教學質量帶來了嚴重影響。教師在與廣大家長交流和溝通中,無法將相關知識做到有效傳達,以至于幼兒存在的問題無法實現及時解決,導致家園共育的整體質量差強人意。除此之外,在與家長的交流和溝通中,教師往往過于強勢的,導致家長不愿意甚至是抵觸與教師之間的溝通,進而對家園共育的進一步發(fā)展帶來影響。
(2)家園共育工作缺乏較強的實效性
大部分家長因為工作時間相對較忙,對于幼兒園開展的各項活動難以做到及時參加,或者覺得活動沒有樂趣,同時回家之后家長也抵觸與幼兒之間的互動玩耍,導致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的高效開展受到嚴重限制,無法實現進一步發(fā)展。多數時間內,家園共育工作單單是意向淺表形式的工作,幾乎沒有人去全面了解和認識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的根本內涵和其中涉及到到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盡管幼兒園定期邀請家長一起交流和溝通幼兒的生活,然而家園共育中依舊存在家長與幼兒園嚴重脫節(jié)的現象,導致家園合作難以實現緊密結合,同時導致家庭教育逐漸與幼兒園幼兒園教育出現明顯差距。
二、幼兒園落實家園共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1)家園雙方應當端正態(tài)度,正確認識自己的身份定位
任何事情的良性發(fā)展,任何合作的高效落實都需要立足于端正態(tài)度基礎上,家園共育教學也是不例外,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家長對于家園共育所堅持的基本態(tài)度是全面落實家園共育工作的關鍵所在,同時是家園共育工作實現良性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所以,幼兒園以及廣大家長應當積極調整自己的態(tài)度,并正確認識自己在這一教育模式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幼兒教師承載著雙重身份定位,其不僅是家園共育活動開展的主導者,而且肩負著落實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其需要及時向家長傳遞有關家園共育教育的一系列專業(yè)性理論知識,讓家長全面了解和掌握家園共育教育中的相關專業(yè)概念,進而保證其在家庭教育給予幼兒正確引導。此外,家長作為幼兒的首要監(jiān)護人,同時具備著對教師教育情況的評價權利,全面落實與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將自己的觀點和意見第一時間傳遞給教師,主動配合教師,保證自己的孩子可以得到良好教育。
(2)不斷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家園共育模式,保證家園雙方實現有效溝通
家園共育模式是現階段新課改背景下形成的新型幼兒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手段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必須緊跟社會的發(fā)展腳步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否則會到導致一些傳統(tǒng)的思想方法流入幼兒教育工作當中,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帶來阻礙。所以,家園雙方必須加強聯動合作,積極迎合時代發(fā)展,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家園共育形式和手段,進而保證幼兒教育工作的全面、高效落實。在思想上持續(xù)完善的同時,幼兒園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也必須實現及時更新,保證外在內在實現共同發(fā)展。同時,在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需要注重與家長之間的及時溝通交流,例如,幼兒教師必須注重對每位幼兒落實定期家訪工作,不單單是為了加強與幼兒之間的情感互動,而且是為了促進與幼兒家長之間實現有效溝通,與家長交流幼兒近段時間的學習或者生活狀況,同時有助于讓家長全面掌握幼兒的教育細節(jié)。此外,每天接送幼兒的時間,有助于家長保持與教師之間的動態(tài)化溝通,及時掌握幼兒的狀態(tài),進而促進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實現深度融合。
(3)注重幼兒園與家長之間創(chuàng)設相互信任的良好關系
幼兒園所組織的家園共育工作,需要立足于教師與廣大家長之間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進行,同時雙方必須保持及時的溝通互動。在家園共育工作的實際開展中,校方需要動態(tài)化記錄幼兒園的一切事宜,同時將幼兒在園區(qū)中的實際表現及時傳遞給其家長,例如,幼兒在今天的教學活動中取得的哪些進步,幼兒今天碰見了哪些疑難問題等等,幼兒教師都可以及時傳遞和反饋給家長,保證家長能夠全面掌握幼兒的情況。同時,教師需要注重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實際情況,如此有助于教師認識到幼兒的另一面。最后,幼兒園需要與家長之間構建豐富的交流方式,教師在平時與家長展開溝通互動時除了常見的電話、家訪等相關聯系方式,教師可以為每個幼兒構建一個專門的“成長檔案”,以此詳細記錄每位幼兒的平時活動,同時在每個月底呈現給家長,讓家長直觀具體的了解幼兒的成長和發(fā)展??偠灾?,以偶爾元必須積極運用科學合理的措施,保證與家長之間構建相互信任的良好關系。
結語
幼兒園與廣大家長之間的有效互動溝通,對于家園共育工作的落實具有直接影響,同時對幼兒的健康成長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為了全面提高雙方的互動溝通效果,必須注重溝通技巧的合理運用。所以,為了保證家園共育工作的高效開展,幼兒教師需要結合家長的具體情況,選擇針對性的溝通方式,進而在得到家長大力支持的基礎上,保證家園共育實現較強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馬煜.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有效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21(32):2-3.
[2]趙改霞.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山西教育(幼教),2021(05):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