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素杰
金秋九月,幼兒園又迎來了一群可愛的小寶貝。這次的新生入園并不像以往那樣慘烈,小寶貝們都興高采烈的來到幼兒園開始分段體驗式入園。我們小班老師在一起經(jīng)常說,這屆小朋友好像沒有入園焦慮。因為我園采取了分階段階梯式的入園適應(yīng)策略,從一小時開始逐漸過渡到全天。大部分小朋友在這一階段都是帶著好奇和憧憬,而且僅僅一兩個小時的時間,還沒玩夠就回家了。湯圓卻是個例外,表現(xiàn)出了特別大的反應(yīng)。而這樣與眾不同的焦慮表現(xiàn),讓家長也焦慮起來。因此,湯圓的入園焦慮一是他自己,二是他的家庭。針對這兩方面,我是這樣一步一步引導(dǎo)的。
一、面對孩子
(一)明其所想,懂其所需。
小班新入園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特別是遇到陌生人,很少能敞開心扉與人交流。這時就需要老師能明白他的想法,懂得他的需要。湯圓是一個非常怕生的孩子,他拒絕老師的擁抱,拒絕老師的陪伴。對湯圓來說,陌生人的擁抱并不是溫暖的。湯圓來到幼兒園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自己待會就行了。他就像一個渾身是刺的小河豚,把自己武裝起來,跟周圍的一切保持距離。
第一天來園,湯圓就哭的撕心裂肺,說什么都不好使,好像被罩了一個金剛罩,不聽不看。這時候袁老師安慰他說,你看這有個鐘表,指針走一圈就可以回家了??蘼暰瓦@樣停止了,但他換了另一件事堅持,就是站在原地,一直盯著表,好像在期待指針能迅速的轉(zhuǎn)過去。他拒絕老師的靠近,拒絕換位置,哪怕坐一坐都不愿意。我們明白他拒絕這里的一切,只是希望時間過得快一些,能趕緊見到媽媽。也懂得他只是需要一個可以知道媽媽什么時候能出現(xiàn)的工具。湯圓看上去有些固執(zhí),但其實只要你的話能打動他,就能得到回應(yīng)。于是,我跟他商議:“這個表你也不會看,我用手機給你定上時,你守著它,等它響了媽媽就來接你了。”湯圓聽了后欣然同意,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手機上,終于在桌邊做了下來。由此可見,這是一個需要溝通交流的小朋友。講道理對他比較有用處。
(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三歲的小朋友雖然還是主觀思維占主導(dǎo),但也是可以聽懂別人的話的。因此,講道理有時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第二天來園,湯圓依然哭的聲淚俱下,渾身顫抖。這一次,湯圓雖然拒絕老師的親近,但主動地、大聲地說出“我害怕!“用高衛(wèi)星老師的話講,他把自己的情緒哭出來,喊出來,他就是在尋求幫助?,F(xiàn)在,小湯圓開始向老師求助了,這真的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在與湯圓媽媽的交流過程中,了解到家長還是非常注重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自從開了新生家長會,她就會經(jīng)常在家跟湯圓說自己和爸爸都特別相信老師,跟老師是朋友,老師會像媽媽一樣愛他。當(dāng)湯圓對我說害怕的時候,我就想到了媽媽經(jīng)常說的這句話。于是我對他講:“這所幼兒園是爸爸媽媽幫湯圓選的,早晨也是爸爸媽媽把你送來的,爸爸媽媽那么愛你,一定會給你選一個特別安全的地方。老師和爸爸媽媽都是朋友,老師會像爸爸媽媽一樣愛你。所以,你很安全,玩一會媽媽就來接你,不用害怕?!睖珗A聽到老師說著跟媽媽一樣的話便神奇的安心下來,雖然還是難過,但那種打顫的情況就沒有再出現(xiàn)了。我想這便是接納的開始吧。
在之后的接送環(huán)節(jié),我們都特別注意與湯圓媽媽的交流,就像朋友見面的寒暄,愉快地完成交接工作。媽媽每次把孩子交給老師的時候都會說上一句:“老師是媽媽的朋友,爸爸媽媽都很信任老師?!比缓蟀押⒆舆f給老師,微笑地招手離去。在幼兒園里,我們給足湯圓空間和時間。有時他只想靜靜地坐著,我們也不強迫他馬上融入集體。當(dāng)關(guān)注到他的小情緒就及時跟他溝通。有一天,湯圓帶了一個奧特曼玩偶來幼兒園,有些擔(dān)憂地跟我說:“媽媽說可以帶到幼兒園。”“當(dāng)然可以!“我立刻給他一顆定心丸。他便抱著自己的超級英雄走進教學(xué)樓。
二、面對家長
(一)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湯圓在第一天入園時的表現(xiàn)驚呆了媽媽。可以明顯地看出媽媽一臉的愁容和不安。對于有多年工作經(jīng)驗的我們來說,新生入園這種場景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但作為孩子的父母看到這樣的場景肯定會有些難以接受。以往就有很多孩子在門里哭,家長在門外哭的例子。當(dāng)媽媽把孩子遞給老師的時候一直在說,媽媽相信老師,這句話不知是講給孩子的還是安慰自己的。孩子到了陌生的環(huán)境會害怕,家長又何嘗不擔(dān)心呢?尤其是看到孩子那么抵觸,情緒那么激動,心中的不安定是多了幾分。將心比心,新生入園,除了要估計孩子的情緒,家長的情緒也不能忽略。因此,當(dāng)孩子情緒穩(wěn)定后,立刻拍照給家長,讓家長放心;中午放學(xué)的時候,跟湯圓媽媽單獨談?wù)摵芫?,從孕育到教養(yǎng),詳細的了解了孩子的情況,然后跟她一起分析孩子這種表現(xiàn)的原因,讓她知道這是一種正常的表現(xiàn),消除她懂得擔(dān)憂和疑慮。當(dāng)孩子有積極情緒的時候,也第一時間發(fā)給家長,以此來緩解家長的焦慮。家長放心了,才能真情實感地安慰孩子,帶動孩子正向的情緒。看著孩子情緒一天天地好了起來,家長對幼兒園的信任感也一天天地建立起來了。
(二)細致入微,真情打動
湯圓媽媽是一個特別仔細的人,這源于孩子體質(zhì)特殊,容易過敏。蛋白海鮮都會引起孩子的過敏反應(yīng),所以孩子有很多需要忌口的食物。湯圓媽媽早早的加了我微信,跟我說了孩子過敏忌口的事情。因為湯圓忌口比較特殊,所有的蛋類及含蛋的食品都不能吃。幼兒園的三餐中,雞蛋的應(yīng)用還是比較多的,比如午餐的湯。幼兒園的餐點搭配都是經(jīng)過營養(yǎng)計算的,雞蛋也是大部分孩子不可或缺的營養(yǎng)來源,而單獨為一個孩子做飯也不能實現(xiàn)。當(dāng)跟家長第一次討論飲食問題時,我就把幼兒園的工作情況講給家長聽,家長也很理解。經(jīng)過一段時間協(xié)調(diào),在園領(lǐng)導(dǎo)、保健醫(yī)和伙房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小湯圓也能喝上“私人定制“的湯了。當(dāng)我把這個消息告訴湯圓媽媽時,”受寵若驚“四個字足以表達家長的感動以及對幼兒園細致入微的工作的肯定。想家長之所想,憂家長之所憂,用真情打動家長,讓家長放心。
湯圓小朋友入園第三天就能自己走進幼兒園,即便還掛著眼淚,但腳步依然堅定;入園一周便參與到集體互動中,露出了甜甜的笑容,雖然安靜,但神情放松;入園一個月就會安慰別的小朋友,提出國慶節(jié)過后就來園午睡的心愿。看著孩子一點點接納幼兒園,消除焦慮和不安,是我們最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