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
摘要:素質教育要求班主任在教導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其德、體、美、勞等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德育作為五育之首,在高中生的學習成長中起到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良好的德育教育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高中生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還有助于樹立其正確的價值觀念。本文,將從德育教育的視角出發(fā),簡要分析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有效開展的手段,以供相關人士參考取用。
關鍵詞:高中生;德育教育;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3-083
高中作為承接九年義務教育和大學學習生活的關鍵時期,在此時,高中生不僅需要面對巨大的學習壓力,還要余出精力面對生活問題。班主任在此階段開展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旨在塑造高中生正確的心態(tài),幫助高中生解決學習中、生活中的各項疑惑、顧慮,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高中生正確的心性與優(yōu)秀的品質。為了落實這一教育目的,班主任可以通過滲透教學、立足生活、聯(lián)動家庭等方式進行引導,以更具針對性、合理性的手段保障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與高效進行。
一、滲透教學,講解德育知識內涵
德育教育并不像智育教育一樣有具體的教材課本,德育知識多以無形、抽象的姿態(tài)表現(xiàn)在高中生的學習與生活當中。講解德育知識內涵,旨在明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要高中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德育學習。為了切實提升德育知識講解的有效性,班主任可以采取滲透教學的方式進行講解,在智育教導的過程中,巧妙融入德育知識,借此深化高中生對道德、法治等內容的理解,并加速優(yōu)秀、正確觀念的樹立。
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教學之余的時間,滲透教導德育知識。在講解時,班主任可以借助教材內容涉及的人物、事物、現(xiàn)象作為教學的切入點,通過分析案例當中的某一元素講解其中的德育內涵,并讓高中生知曉德育知識的具體表現(xiàn)。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充分利用自習課的時間,開展德育知識的學習活動,讓高中生自行講述在各學科的知識學習中,掌握了哪些德育內容的表現(xiàn),知曉了哪些德育知識的內涵。班主任基于教學滲透的角度開展德育教育,既有助于提升高中生對智育知識的理解,還有助于增強高中生對德育內涵的掌握,進而助力高中生智育、德育的全面發(fā)展。
二、立足生活,落實德育理念培育
道德理念簡而言之,即,高中生對自身行為的約束力量。落實德育理念培育,旨在培養(yǎng)高中生將德育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的技能,讓其在生活的各個時段、各個區(qū)域,可以時刻約束自身的行為舉止。為了達成這一教育目的,班主任可以立足生活視角,采用生活分析、生活實踐等方式來發(fā)展高中生的德育能力。這一教育方式既能夠讓德育知識教導有的放矢,還能夠切實豐富高中生的社會實踐經(jīng)驗,促進其道德品質塑造的同時,提升高中生的個人修養(yǎng)。
例如,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時將其分為課內、課外兩個階段。課內階段,班主任可以選定具體的生活現(xiàn)象作為案例,帶領高中生分析案例人物行為的正確與否,并結合于此,培養(yǎng)高中生自身正確的道德、法治意識。課外階段,班主任則需要根據(jù)高中生的實際情況,設置社會實踐內容。如,安排道德品行優(yōu)秀的學生在校園內部開展“良好道德”宣傳活動,以點帶面,提升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同時,幫助他人樹立正確道德觀念;安排法治意識明確的學生在校園周邊開展“遵紀守法”的勞動活動,引導路人跟隨交通信號燈指示穿行馬路,制止、制約不文明或違法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班主任將生活講解與生活實踐進行整合,立足于此開展德育教育,既有利于提升高中生對德育重要性的認知,還有利于發(fā)展高中生道德實踐的操作能力,進而在德育理論知識的引導下,增強高中生的德育應用技能。
三、聯(lián)動家庭,共建良好成長氛圍
德育教育與智育教育最大的不同點在于前者更具多元性與廣泛性,僅依靠班主任一方難以將其做到盡善盡美。為了提升德育教育所產(chǎn)生的實際效果,班主任可以采取聯(lián)動家庭的方式進行德育管理。即,班主任將高中生的家長帶到德育教育的環(huán)節(jié)當中,通過彼此聯(lián)動的方式,照顧高中生的學習與生活,為高中生塑造良好成長氛圍的同時,更進一步提升德育教育的范圍性與有效性。
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周末等時間開展家校座談活動,與學生的家長進行零距離溝通,互換彼此有關德育教育的想法、觀點,并結合于此,制定可行的教育方略。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使用QQ、微信等社交軟件與高中生的家長進行線上聯(lián)動,提升信息交互及時性的同時,還可以更加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與管理。班主任使用家校聯(lián)動的方式開展德育教育,既能夠拉近家校雙方的距離,還可以使德育教育更具針對性,進而在班主任、家長的共同施力下,逐步實現(xiàn)優(yōu)質學習、成長氛圍的塑造。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能否有效開展,其核心在于班主任的重視程度與選用手段的合理性。班主任根據(jù)高中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習、生活以及家庭的角度入手,既能夠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還可以發(fā)展高中生自身的道德品質、法治意識,進而為高中生的全面成長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何國安.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策略探析[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2):59-61.
[2]姜黎黎.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方法思考[J].華夏教師,2019(36):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