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俊
摘要:英語一直是學生眼中最為枯燥和困難的學科,除了和英語對詞匯記憶能力與表達能力比其它學科更高有關系之外,更為重要的因素是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難以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由此,要想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科的整體學習能力,教師必須增加課堂趣味性,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開始。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方法;課堂趣味性
引言
課堂是落實教育教學目標的主陣地,也是學生學習、提升的主渠道之一,不斷優(yōu)化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是新課改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推進學生有效學習的現(xiàn)實需求。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師資力量、教師素質(zhì)等方面的因素,使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較低,影響了教學實效,因此如何采取有效舉措,全面提升教學質(zhì)量成為每一位英語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只注重輸出新知識,不重視學生的接納程度
大部分英語教師在應該如何讓學生快速準確地把握這些知識點上的教學方法知之甚少,這就導致大部分英語教師上課的時候只重視照本宣科地講授知識點,而忽視了學生的掌握程度。甚至在講到重點知識時,還會不斷地重復,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僅會不利于學生掌握和應用知識點,還會讓學生產(chǎn)生抵觸情緒,最后結(jié)果是教師滿頭大汗,甚至覺得疲憊而學生仍然一無所獲,更談不上考試了。
(二)教師不注意引起學生好奇心和成就感
好奇心是促使學生學習、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一步,成就感是關注學生能否持續(xù)高效學習的重要指標,只有讓學生同時具備好奇心和成就感,學生才能保證高效學習。當前部分英語教師在對教材的把握上不夠全面和深刻,導致課堂的教學設計達不到好的效果;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注重過程,只在乎課下習題而忽視了課堂,在對課后習題的布置上一成不變,多為課本后的幾道題目。與考試習題的出題方式相差甚遠,課后習題的單一也使得學生只在重復應用課堂知識,而忽視了靈活應用的能力,這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的阻礙較大,不利于學生應試。
二、增加小學英語課堂趣味性的方法
(一)采用直觀教具進行趣味教學,提升教學效率
教具能夠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是教師有效組織教學、生動教學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具不一定要新奇、復雜,但一定要對課堂起輔助的作用,讓學生能夠?qū)⒅R轉(zhuǎn)換成實際應用,具有實用性的原則。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一定要分析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真的需要教具輔助、教具需要以怎樣的方式呈現(xiàn),教具如果應用不恰當,可能會過多地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反而起不到推動課堂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Unit2“Myschoolbag”時,教師可以用卡紙制作文具盒、鉛筆、橡皮、課本、直尺等卡片,然后再制作一個比較大的用卡紙做的“書包”,并且給“書包”開口,保證上述卡片都能裝進去。在課前引導工作完成后,教師就可以用這個教具和學生進行對話,例如教師從“書包”中拿出“課本”時,提問“What'sinmyschoolbag?It'abook.Ihaveabookinmyschoolbag.”然后再拿出另一樣文具,提問“What'sinmyschoolbag?”讓學生自己進行造句練習,經(jīng)過多輪練習之后,不用教師過多指導,學生自己就可以通過教具記住提問和回答方式,并且得知這樣的對話會在怎樣的場合中使用。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拓展練習,利用現(xiàn)有的句型舉一反三,學會了“我的書包里有什么?”的提問方式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英語說出“我的手里有什么?”“你的房間里有什么?”等疑問句。
(二)實施分層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新課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每個學生的發(fā)展。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和個體差異的人,不同的學生在認知能力、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情感智力等方面是有差異的。傳統(tǒng)的模式是按照統(tǒng)一的教學進度、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忽視了學生間的差異性,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學習主動性的激發(fā),從而降低了英語教學的效率。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提倡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指導,針對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實施分層,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推進教學。分層教學是根據(jù)學生實際的學習程度實施的一種教學手段。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英語成績分成A、B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要求A層次的學生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提高聽、說、讀、寫方面的英語綜合能力,B層次的學生完成基本的教學目標,夯實英語基礎,培養(yǎng)學習興趣。要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需要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而課堂是實施這個目標的主要場所。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進行有效的分層教學,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層次分層設計課堂教學方法和課堂提問,例如針對教材中的英文歌曲和對話,組織學生分組表演,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讓每個學生都能說出、讀出或者唱出,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分組、分角色朗讀,通過小組展示交流,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結(jié)束語
小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還處于初級階段,一般的課堂對他們的吸引程度不深,這會讓他們錯過這個發(fā)展英語能力的好時期。趣味性教學走出了傳統(tǒng)教學的舒適區(qū),在創(chuàng)新教學的領域開拓出一片新的天地,它運用情境教學、探究學習、教具教學、游戲教學等方式,不僅讓學生學習鞏固了知識,還讓他們以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自主學習的好習慣。積極的心態(tài)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保持前進的動力,實現(xiàn)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讓學生成為樂觀、有責任感的棟梁人才。
參考文獻:
[1]顧銀霞.在多樣活動中享受學習樂趣———淺析新課改下小學數(shù)學趣味性教學策略的應用[J].文理導航,2011(36):36.
[2]王化來.如何增強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趣味性[J].數(shù)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1(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