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雅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培育學生的綜合能力成為了主要的關注點。為了實現(xiàn)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學校教育也在進行著轉變。道德與法治學科是培育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在新形勢的學校教育中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但傳統(tǒng)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形式單一,難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積極嘗試新型教學方法。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就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法。本文首先簡要闡述了當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性,接下來提出了幾種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途徑。希望能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互動教學;初中教學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36-365
引言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心理波動較大,極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為其人生道路帶來了傷害。道德與法治教育培育學生的品德,對于正在發(fā)展成長的初中生來說有很大的作用。但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關于道德和法治的知識在課堂上已經(jīng)變得成為了一種枯燥死板的講解和說教,而且很多學生們也沒有了興趣,只把它們當作一種耳旁風,大大減少了其在道德和法治等專業(yè)課程上教學中的影響。互動式的課堂教學有效地充分點燃了我們大學生主體參加活動的積極性,改善了我們的課堂教學,對于更好地實現(xiàn)我們的初中倫理道德和社會主義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是一個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的因素。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互動教學存在的不足
1、教師互動意識匱乏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的最終教學目標之一就是通過使學生能夠借助于本節(jié)課的學習,逐漸地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學習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疑難和困惑,推動學生健康、陽光的成長。出于這樣一個學科特征,為了發(fā)揮其對道德和法律方面的真實價值,互動式教學已經(jīng)成為最有效途徑。但現(xiàn)今的初中社會在道德和法治的課堂上,一些老師卻完全忽視了這一互動的重大意義,以傳統(tǒng)觀念看待道德與法治教學,注重知識的傳授和記憶,在教學過程中未能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這樣的教學忽視了道德與法治內在的育人教化功能,致使學生只能掌握單調的理論知識,無法將其運用于生活,削弱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學生水平的制約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校園中學生的人數(shù)龐大,初中教學大多采取幾十人的大班模式。班級學生的學習基礎各異,對知識的掌握能力也大有不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實際教學當中,教師潛意識中會更加關注接受水平較快,表現(xiàn)活躍的學生,導致基礎一般的學生很難參與進互動教學中。而如果教師將互動的目光移到基礎薄弱的學生上,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又會學有余力。巨大的學生人數(shù)和參差不齊的學習水平造成教師很難兼顧,為展開課堂互動教學增添了困難。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
1、改變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參與
互動教學的核心在于參與。想要打造良好的道德與法治課互動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是教師必須首先考慮的因素。這一方面要求教師應當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尊重學生的看法;另一方面更應當轉變現(xiàn)有教學模式,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借此點燃學生的參與意愿,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其主觀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聯(lián)系當今社會的熱點話題,借助小組討論、師生辯論等模式,吸引學生參與。學習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世界舞臺上的中國》一單元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以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討論:面對全球疫情中國應當怎樣做?如何看待一些國家對于中國在新冠疫情方面的惡意抹黑?這樣一系列問題,觀點鮮明,具備議論價值,有效營造出了互動、合作的教學氛圍。教師應當吸引學生參與,鼓勵其進行假設、論證,積極說出自己的意見,引發(fā)學生的參與和共鳴。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也應引導其不斷深入,分析實質,切實感悟到我國作為維護世界和平穩(wěn)定重要一員的地位,提升課堂教學的深度。
2、積極利用網(wǎng)絡,進行人機互動
近年來,多媒體系統(tǒng)已經(jīng)逐漸成為了教學"標配"。在實際的初中道德和法治課堂中,也經(jīng)常能夠看到老師們利用多媒體播放ppt課件。但是究其實質,ppt課件的播放仍然是為了教師單向知識的輸出,已經(jīng)落后于信息化的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給各行各業(yè)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和新意,在我們初中的道德和法治課堂上,教師也都可以充分地利用這個網(wǎng)絡,創(chuàng)辦多種交流和互動模式。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知識點分散,有很多需要理解、記憶的內容,同時一堂課知識點密集,使其成為了學生學習的難關。這時,教師就可以積極利用網(wǎng)絡,將各知識點的關聯(lián)等直觀列出,輔助學生理解,進行學生和計算機的互動。例如講解《富強與創(chuàng)新》一單元時,教師就可以“富強”和“創(chuàng)新”為中心,引導學生共同繪制思維導圖,逐漸延伸出背景、目的、意義等相關知識。在思維導圖的完成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回顧教材中的知識,梳理其間的聯(lián)系,明晰思維的同時實現(xiàn)了對知識的深度理解記憶。思維導圖是引領學習過程的良好工具,只要教師積極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一定能為課堂互動教學帶來新的氣息。
3、互動實踐結合,拓展課堂范圍
如果初中道德與法治的互動教學僅僅局限于課堂上理論講解,很難使學生形成在日常生活實踐中主動應用課堂所學的意愿,背離了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培養(yǎng)目標。教師應當摒棄傳統(tǒng)觀念,積極拓展互動課堂范圍,走入日常生活,以更豐富、更真實的互動性式加深學生的認知。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參與校園周邊清掃等,使學生明白勞動與價值的關系。也可以邀請公安干警、消防員等走進課堂,向學生普及相關知識,使其參與和實踐過程中形成對道德與法治的正確認知,逐步提升學生的法制意識,培養(yǎng)其良好的道德品質,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的深度融合。
三、總結
綜上所述,互動教學模式可以有效點燃學生的參與熱情,激發(fā)起其學習道德與法律知識的積極性,實現(xiàn)了主動思考、探索求知能力的提高,是一種響應時代需求的有效教學方法。但是在當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互動教學的模式和教師的意識都存在著一些不足。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認真反思,取長補短,基于我國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積極探索和改良傳統(tǒng)課堂互動式教學模型的研究和開展思路,切實克服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多向的弊病。使得這種互動式的教學發(fā)揮了出來的最大功效,能夠充分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提高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終達到了學生整體綜合素養(yǎng)的完全提升。
參考文獻
[1]厲保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探討."中國校外教育.(2019):110-111.Print.
[2]嚴衛(wèi)星.(2019).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互動教學探究.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