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蕾
【摘要】目的:分析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應用循證護理的臨床價值。方法:2020年3月-2021年3月為收集本院小兒高熱驚厥病例的時間,共納入70例,將其按照摸球法分為兩組,各為35例。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開展循證護理,兩組之間進行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的比較。結果:與對照組患兒相比較,研究組患兒的驚厥消失、退熱、陣攣發(fā)作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更短,組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應用循證護理可以顯著改善小兒高熱驚厥的臨床癥狀,促進病情康復,具有在臨床中積極推廣的價值。
【關鍵詞】高熱驚厥;小兒;循證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R-0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027
高熱驚厥在臨床兒科并不少見,其主要是感染性疾病導致的,以呼吸道感染為主,體溫升高的同時伴隨明顯的全身突發(fā)效能感強直陣攣是本病的典型臨床癥狀和特征,一般在發(fā)熱24h后有驚厥癥狀發(fā)生,倘若不及時進行處理,則會誘發(fā)性質嚴重的并發(fā)癥,甚至直接影響患兒遠期智力和生命安全。臨床研究證實[1],如果花兒是短暫性高熱驚厥癥狀,通常不需要采用特殊藥物治療,合理且適宜的臨床護理即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預防并發(fā)癥,改善預后。本文將70例本院小兒高熱驚厥病例確定為觀察對象,詳細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20年3月-2021年3月為收集本院小兒高熱驚厥病例的時間,共納入70例,將其按照摸球法分為兩組,各為35例。對照組男、女患兒比為19:16,年齡介于3個月-5歲內,平均(2.6±0.7)歲;驚厥持續(xù)時間介于13s-6min內,平均(2.8±0.7)min;15例輕度,12例中度,8例重度;研究組男、女患兒比為20:15,年齡介于4個月-6歲內,平均(2.7±0.6)歲;驚厥持續(xù)時間介于14s-7min內,平均(2.9±0.6)min;17例輕度,11例中度,7例重度。經(jīng)過對比,并未在兩組患兒間顯示出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公平可比。
1.2方法
在對照組實施的為常規(guī)護理,由護理人員加強觀察患兒病情變化,遵醫(yī)囑進行基礎護理,對感染進行有效控制。在研究組實施的為循證護理,包括以下內容:(1)提出循證問題:一次提出開展高熱驚厥患兒臨床護理工作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結合既往臨床經(jīng)驗,將亟待解決的問題指出,具體為呼吸道護理如何加強、止痙對策如何踐行、如何有效調整患兒家屬心理狀況;(2)尋找文獻支持:對相關文獻進行查閱或通過數(shù)據(jù)庫搜索以上問題,確定最終的性質可靠的文獻,評估文獻的科學性、實用性。將相關文獻查閱完后,組織護理人員總結、歸納查閱的知識點,再對護理計劃進行制定,依據(jù)計劃實施后期的各項護理措施;(3)落實護理方案:①驚厥處理:對患兒臨床癥狀、體征進行密切觀察,再對驚厥類型加以確定。在患兒出現(xiàn)驚厥癥發(fā)作的情況時需要按摩人中穴,調整為平臥位,將衣領解開,選擇大小適宜的醫(yī)用牙墊置于上下牙齒間,防止出現(xiàn)咬傷舌頭的情況,呼吸道需要維持通暢無阻,對呼吸道分泌物情況進行定時檢查和及時清除;掌握血氧飽和度變化,給予患兒氧氣支持,以免缺氧導致不良事件;出現(xiàn)咳痰癥狀者,予以超聲霧化吸入,以促進排痰,避免誤吸;②降溫處理:選擇擦浴、冷敷等物理降溫法,但需要對冷敷溫度、部位、時間進行良好控制;擦洗時以頸部、腋窩、腹股溝處為主,水溫標準為30℃;觀察體溫變化,高燒長時間不退的患兒,需要向主治醫(yī)生匯報,嚴格遵醫(yī)囑應用退燒藥;③心理疏導:安撫和寬慰患兒與家長的焦慮、驚恐情緒,普及高熱驚厥知識、治療要點、注意事宜;若患兒哭鬧不止,需要進行眼神、語言撫慰,輕柔的緩解其負性情緒與不適感。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兒驚厥、陣攣發(fā)作、退熱等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進行觀察和記錄。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得到的全部有關數(shù)據(jù)在進行處理時使用的為SPSS22.0軟件,(x±s)用以描述計量資料,組間對比行t檢驗,P<0.05如果存在,那么可說明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兩組別加以比較,研究組退熱時間、驚厥消失時間、陣攣發(fā)作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更短,各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1。
3 討論
小兒高熱驚厥的致病原因包括中毒性腦病、顱內感染、低鎂血癥、低鈣血癥等,以頻繁性發(fā)作或持續(xù)性發(fā)作為主要病情特點,若治療不及時或方法不適宜,很容易造成聽力、視力、語言、智力障礙,不利于成長發(fā)育,亦會直接威脅生命安全[2]。
循證護理以精神明智的運用最佳證據(jù)作為核心,再對醫(yī)療決策進行科學制定和實施。通過醫(yī)護人員臨床經(jīng)驗結合高價值的科研成果,將問題提出,查閱相關資料,做好全面評估,從而使問題得到良好解決,促使患兒臨床癥狀快速改善,縮短康復進程[3-5]。
本次試驗得到的結果,研究組均短于對照組的退熱時間、驚厥消失時間、陣攣發(fā)作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組間差異顯著(P<0.05)。從而表明,應用循證護理可以顯著改善小兒高熱驚厥的臨床癥狀,促進病情康復,具有在臨床中積極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蔡江華.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循證護理干預的療效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21,21(16):3-4.
[2]許燕.循證護理用于小兒高熱驚厥中對發(fā)熱消退時間影響分析[J].母嬰世界,2021(8):180.
[3]白玉鳳.循證護理應用于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的價值評價[J].健康之友,2020。36(1):202.
[4]馮碧濤,曹愛春.循證護理對小兒高熱驚厥患者的干預效果分析[J].醫(y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2):113-114.
[5]何文英,劉偉紅,黃雪萍,等.循證護理在小兒高熱驚厥的臨床價值研究[J]. 中國醫(yī)藥科學,2020,10(14):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