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艷艷
(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專利檢索咨詢中心,北京 100083)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在我國蔓延,由于其傳染性極強,隨后在多國爆發(fā)。在全球抗擊疫情的這場斗爭中,中國向世界人民展現(xiàn)了危難時刻的大國擔當。一系列高效的管理措施,及時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迅速有效地控制了新冠病毒在國內(nèi)傳播。同時,我國還向疫情嚴重的其他國家捐贈防疫物資,派遣醫(yī)療專家團隊,向他國分享抗疫經(jīng)驗,并積極研發(fā)疫苗等等。
在這場抗疫的斗爭中,口罩成為了人們工作生活的必備物品。但是有些時候,比如吃飯的時候,需要把口罩摘下來,這時口罩的存放就成了問題。剛帶不久的口罩摘下來直接扔掉太浪費,疊起來放口袋又不衛(wèi)生,那么如何對口罩進行存放呢?有些企業(yè)和發(fā)明人由此看到了商機,提交了用于對口罩進行存放的口罩存放夾的專利申請。筆者就遇到一件這樣的申請,需要對其進行檢索。
檢索的目的在于找出與申請的主題密切相關或者相關的現(xiàn)有技術中的對比文件,或者找出抵觸申請文件和防止重復授權的文件,以確定申請的主題是否具備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和第三款規(guī)定的新穎性和創(chuàng)造性,或者是否符合專利法第九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1]。
檢索是每一件發(fā)明專利申請在授權前都要進行的關鍵步驟,實用新型評價報告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短期專利檢索同樣適用。在無效宣告程序中,檢索結果的好壞更是關系到涉案專利是否能被無效掉。
本文通過一個口罩存放夾的檢索過程,談談如何在檢索過程中不斷調(diào)整檢索策略,從而高效命中對比文件。
本申請發(fā)明名稱為“抗菌口罩存放夾”。
由于疫情的原因,大家都要戴口罩,口罩的存放就成了問題,直接放口袋里不衛(wèi)生,因此放置口罩的口罩存放夾就產(chǎn)生了。
本申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xiàn)有的口罩存放夾是由PP 材料制成,沒有抗菌功能,時間長了容易滋生細菌,不利于健康。本申請采用抗菌處理的PP 材料做口罩存放夾,以達到抗菌,環(huán)保,壽命長,輕便易放入口袋的效果。
本申請的核心發(fā)明點是采用抗菌處理的PP 材料制成的抗菌口罩存放夾。其權利要求除包含該發(fā)明點外,還限定了該存放夾的形狀和折疊方法。
檢索之前,先分析一下本申請的特點,如何構建檢索要素。本申請是一個生活領域的案件,發(fā)明點非常清晰,即采用抗菌處理后的PP 材料制成抗菌口罩存放夾。由于其形狀和折疊方法難于表達,需要檢索人員在瀏覽文獻的過程中篩選,因此檢索要素的確定主要是針對其發(fā)明點進行擴展。對于該發(fā)明點的檢索,筆者預期可以分兩步,先檢索到背景技術中由PP材料做的口罩存放夾,再檢索對PP 材料進行抗菌處理。
一般檢索的過程,首先要選擇一個數(shù)據(jù)庫,然后借助關鍵詞和分類號來進行表達。關于分類號,需要盡量找到準確的分類號,分類號越準確,檢索到對比文件的可能性就越大,檢索的速度也更快。因此,如果本申請有準確的分類號,優(yōu)先采用分類號進行檢索。對于關鍵詞,可以從技術領域和發(fā)明點兩個角度考慮。對于本申請而言,關于技術領域,是口罩和存放。發(fā)明點是抗菌處理的PP 材料。
筆者先用本申請主題名稱的關鍵詞,統(tǒng)計了分類號,又用一個關鍵詞簡單擴展后的表達式,“口罩 and (or 存放,保存) and (or 抗菌,銀離子) ”統(tǒng)計了分類號。找到兩個排名靠前的分類號:A45C11/24,含義是不包含在其他組的容器,用途不包含在其他組的小盒子;A45C13/02,含義是小包,行李箱,手提袋的內(nèi)部配件。這種分類號屬于垃圾桶式的分類號,在沒有其他分類位置的情況下,就會被分到這種分類號,因此不夠準確。經(jīng)過檢索驗證,采用上述的分類號和口罩進行檢索,果然沒有對比文件。檢索結果都是各種各樣放口罩的小盒子或者口罩本身,并不是本申請那種薄薄的一層PP 材料。
經(jīng)過簡單分析可知,分類號不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為口罩存放夾是由新冠疫情催生的新興事物,在此之前人們沒有這方面的需求,也就很少有申請,因此沒有對應的準確分類位置,分類員只能將其分在看似有點關系的分類號里。既然分類號不準,后面考慮把精力轉到關鍵詞上。
對于關鍵詞的選擇,口罩這個表達很準確,沒其他的關鍵詞可以擴展,其他用途的存放夾也不太適合用來評述放口罩的這種存放夾,所以筆者沒有把領域擴展到存放其他物品的普通存放夾上。而是主要針對存放夾和抗菌進行擴展。存放夾擴展到“夾,套,存放,保存,攜帶,便攜,收納,包”;抗菌擴展到“抗菌,殺菌,除菌,消毒”。但檢索結果顯示,即便采用同在算符,檢索結果的文限量也都將近兩千篇,文獻量太大,難于瀏覽。
通過上述檢索可見,本申請分類號分散不集中、不準確,關鍵詞表述五花八門,各種各樣。分類號和關鍵詞用哪個,不用哪個,很難取舍。
在分類號和關鍵詞都不夠準確,不能有效進行檢索的情況下,筆者想到了語義檢索。因為語義檢索采用的原理與采用關鍵詞和分類號進行檢索的原理是完全不同的,可能語義檢索可以克服分類號和關鍵詞不準的問題。但經(jīng)過語義檢索后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頻率高的分類號和關鍵詞更多了。分類號又擴展到:B65D85/18,含義是特殊物件的容器,用于服飾,頭飾;B65D75/04,含義是包裝件;B65D67/00,含義是不包含在其他組的包裝元件的種類;A47G29/00,含義是不包含在其他組的家庭用的容器;A41D13/11,含義是保護臉的遮罩。存放夾的關鍵詞擴展到“夾,套,存放,保存,攜帶,便攜,收納,包,盒,袋,容器”??咕腜P 材料擴展到“抗菌,殺菌,除菌,消毒,銀離子,PP,聚丙烯”。可見,通過語義檢索沒有得到合適的對比文件,而是增加了分類號和關鍵詞的可選擇范圍。筆者通過上述的分類號和關鍵詞再次進行檢索,檢出的結果依舊是各種存放口罩的小盒子[2],如圖1 所示,不是本申請那種薄薄的小夾子。而且筆者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技術中提到的抗菌,并不是對PP 材料進行抗菌處理,而是通過另設紫外消毒燈,或者認為通過存放夾把口罩存放起來就起到了抗菌的效果。因此抗菌這一關鍵詞的使用,噪音非常大。
圖1 具有殺菌功能的便攜式口罩存放盒
檢索進行到此時,顯然已經(jīng)進入困境。常用的分類號、關鍵詞和語義檢索都失靈了。分類號有很多,但是都不夠準確。關鍵詞表述也非常多,但是都不能體現(xiàn)出該存放夾的特點。同時筆者又認定肯定有這種PP 材質(zhì)做的口罩存放夾。問題就是到哪里才能找到它呢?筆者突然意識到,這個口罩的存放夾網(wǎng)上應該有賣的,有人就在使用。因此果斷轉到商業(yè)店鋪去檢索。
店鋪里也是有大量放口罩的小盒子。經(jīng)過瀏覽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一個透明的小夾子,跟本申請類似,一看商品詳細信息,確實是采用PP 材料制成的口罩存放夾,通過圖片還可以看到商品的形狀和折疊方法。但是很遺憾,由于其公開日期難以確定而不能作為對比文件。這個商品雖然不能用,但總之是給出了一點幫助,證實了確實是有類似的商品存在。筆者經(jīng)過分析,想到賣家為了提高銷量,商品的名稱都會寫得非常全面,以提高其商品被買家搜索到的可能性。因此筆者特別關注了一下商品的名稱,叫“裝口罩收納盒子學生暫存放夾子收納袋小包便攜口鼻罩防污染兒童”。通過這個題目,筆者鎖定了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暫存”,因為這個詞特別貼切,一下子就能和普通放口罩的盒子區(qū)分開。另一個是“收納”,收納屬于現(xiàn)在的熱門詞匯。
帶著從店鋪鎖定的兩個更準確關鍵詞“暫存”和“收納”,重新進行檢索,迅速找到了多篇PP 材質(zhì)做的口罩暫存夾的背景技術文件,其中一篇如圖2所示[3]。
圖2 便攜式口罩收納夾
經(jīng)過在中文數(shù)據(jù)庫中進一步檢索發(fā)現(xiàn),中文文獻中大概率沒有對PP材料進行抗菌處理的文件。因此考慮轉到外文數(shù)據(jù)庫進行檢索。
口罩的英文是“mask”,很準確,不需要再做過多的擴展。存放的英文表達多數(shù)采用的是“case”這個詞,再限定PP,抗菌,很快得到一篇日本的專利文獻[4]如圖3 所示,是采用抗菌處理的PP 材料做的口罩存放夾,即公開了本申請的發(fā)明點。
圖3 抗菌口罩收納夾
本申請屬于生活領域中新興的物品,雖然案情簡單,但分類號散布于各處,不準確,關鍵詞表達多樣,因此難于確定準確的關鍵詞和分類號。其檢索結果數(shù)量大,難于瀏覽。筆者通過商業(yè)店鋪的信息鎖定了更加準確的關鍵詞,從而快速獲得有效的對比文件。
檢索是一個專業(yè)性非常強的工作,需要具備扎實的相關領域的技術知識和法律知識,同時還要思路清晰,表達角度多樣,靈活調(diào)整。由于需要進行選擇和判斷的條件繁多,比如是選擇檢索專利文獻還是非專利文獻,中文還是外文,選擇哪個數(shù)據(jù)庫,采用什么字段入口,確定哪些關鍵詞,哪些分類號,采用什么算符等等,因此需要結合案情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多角度嘗試,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