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霞
【摘要】目的:分析預見性護理聯(lián)合心理干預在預防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發(fā)生中的應(yīng)用價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作為本文的觀察對象,并根據(jù)抽簽法將其分成各有40例的對照組與觀察組,前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后者接受預見性護理聯(lián)合心理干預,并對不同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血糖水平,護理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低血糖發(fā)生率,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焦慮、抑郁評分,護理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聯(lián)合心理干預的價值較高,值得推廣。
【關(guān)鍵詞】預見性護理;心理干預;老年糖尿病;低血糖;預防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redictive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hypoglycemia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Fan Xia
(Zigo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Zigong 643000)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redictive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hypoglycemia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elect 80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1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 in this article, and divide them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each according to the lottery method. The former accepts Routine nursing, the latter receives predictive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compares and analyzes different nursing effects. Results: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glucose levels before nursing (P>0.05). After nursing,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the difference before nursing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The value of predictive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is of high value,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predictive car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senile diabetes; hypoglycemia; prevention
現(xiàn)階段,老齡化趨勢發(fā)展明顯,老年慢性疾病頻繁,影響著老年群體的健康安全。糖尿病作為老年群體多見的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慢性疾病之一,多年來危害著患者的健康水平,加上尚無根治的有效方式,從而使得患者需要較長時間的服用降糖藥物,以穩(wěn)定血糖的水平,避免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出現(xiàn),而對于老年患者群體來講,普遍對疾病的認知程度低[1],藥物的依從性不高,從而導致治療期間有較多的藥物不良反應(yīng)或其他不安全事件產(chǎn)生,降低預后,因此,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群體治療期間,需要強化護理干預,以有效的護理干預合理的控制血糖水平,預防低血糖等不良事件[2]。本文以我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為例,分析預防性護理聯(lián)合心理護理干預在患者預防低血糖方面的干預效果。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所選對象共計80例,均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將其按照抽簽法分成兩組,一組命名為對照組,一組命名為觀察組。
對照組:本組40例中有女性患者18名,有男性患者22名,年齡最小者60歲,年齡最大者80歲,平均年齡為(70.27±3.41)歲;病程最短6年,最長25年,平均病程為(14.27±2.15)年。
觀察組:本組40例中有女性患者19名,有男性患者21名,年齡最小者61歲,年齡最大者82歲,平均年齡為(70.35±3.42)歲;病程最短5年,最長26年,平均病程為(14.35±2.23)年。
以上內(nèi)容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確診為糖尿病者;(2)臨床資料完整;(3)知曉此次研究并自愿參與者。
排除標準:(1)伴有重要臟器疾病者排除;(2)合并糖尿病其他并發(fā)疾病者排除;(3)認知障礙、意識障礙者排除。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待患者入院后,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并遵醫(yī)囑合理用藥,告知患者合理用藥的必要性,提升患者依從性,同時做好患者的血糖控制指導,協(xié)助患者完成日常的生活所需[3]。
觀察組:預見性護理聯(lián)合心理護理:(1)預見性護理:需要以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為基礎(chǔ),制定個性化的運動方案,保證運動強度和時間的合理性,并保證運動方案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如患者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不適,立即停止運動,并告知醫(yī)生對癥處理;飲食方面,少食多餐,多食用低糖、低鹽以及高纖維素的食物,一定要控制含糖量高和熱量高的食物攝入量,禁煙酒,并養(yǎng)成科學的生活方式;藥物上加強健康教育[4],告知患者合理用藥的必要性以及藥物的使用劑量和使用方式,叮囑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用藥習慣,并且明確可能發(fā)生的藥物不良反應(yīng)及預防措施,以保證藥物服用的安全性;定期對患者進行血糖監(jiān)測,如血糖波動較大,病情較為嚴重,需要增加監(jiān)測的次數(shù),并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監(jiān)督,尤其是夜間,密切觀察患者的皮膚溫度、出汗情況和昏迷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5-7](2)心理護理: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需要較長的時間服用藥物來控制血糖,因此,患者的精神壓力較大,加上疾病難以治愈,使得患者治療的信心不足,依從性不高,極易誘發(fā)負性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多與患者溝通,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病房場所,同時以專業(yè)的方式引導患者發(fā)泄自己的情緒,主動講解自己的耐受,并給予患者充分的尊重、理解和關(guān)心,有效的疏導患者的情緒,安撫患者的心情,必要時以聽音樂、看書等方式轉(zhuǎn)移患者的注意力,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8]。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血糖水平、低血糖發(fā)生率以及焦慮、抑郁評分。
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
焦慮、抑郁評分:分別通過SAS、SDS量表進行評估,其中SAS量表臨界值為50分,SDS量表臨界值為53分,兩項指標均為分值越低越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此次研究將通過SPSS25.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本文數(shù)據(jù),文中涉及檢驗方式包括:卡方值檢驗以及t值檢驗,文中涉及數(shù)據(jù)包括血糖水平、低血糖發(fā)生率以及焦慮、抑郁評分。卡方值檢驗處理計數(shù)資料,其中涉及數(shù)據(jù)包括低血糖發(fā)生率,t值檢驗處理計量資料,其中涉及數(shù)據(jù)包括血糖水平以及焦慮與抑郁評分。當處理結(jié)果顯示(P<0.05),即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血糖水平
如下表1所示,護理前,兩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低血糖發(fā)生率
如下表2所示,觀察組(2.50%)的低血糖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2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焦慮、抑郁評分
如下表3所示,焦慮、抑郁評分,護理前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以老年群體居多,發(fā)病率較高,尚無治愈的有效方式,因此,一經(jīng)患病,通常伴隨終身,且治療時間漫長。近幾年,因生活壓力的增加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使得人們的生活習慣不斷改變,誘發(fā)較多的慢性疾病,因此也使得糖尿病的患病幾率明顯提升。
糖尿病會使患者出現(xiàn)血糖、血脂水平異常情況,如不及時用藥物干預,則會誘發(fā)較多的并發(fā)癥,如果病情發(fā)展至中晚期,則會伴隨陣發(fā)性的疼痛、營養(yǎng)不良以及生活功能衰退等,甚至增加致殘率[9],不利于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
目前藥物治療是首選方式,但臨床諸多研究學者指出,老年糖尿病群體由于伴有較多的護理問題,因此,除了藥物治療外,還需要輔以科學的護理措施。本文的預防性護理聯(lián)合心理護理是一種以患者實際情況開展的針對性護理模式,其可以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分析可能出現(xiàn)的突發(fā)不良事件,總結(jié)患者的護理問題,從而通過預防的手段來規(guī)避高危因素[10],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保證患者的健康,同時輔以心理護理,安撫患者的情緒,拉近護患關(guān)心,并提升患者的認知和依從性,保證治療流程的順利進行,同時保證藥物的合理使用。
綜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預見性護理聯(lián)合心理干預可以明顯降低低血糖的發(fā)生率,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水平,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唐海英,王光翠.思維導圖式認知行為干預對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研究[J].貴州醫(yī)藥,2021,45(05):826-827.
[2]沈印芬,張峰,李霞.護士-家屬-醫(yī)院三方護理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yīng)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5):70-73.
[3]周紅英,薛麗,錢朱麗.循證護理、心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護
理效果及心理狀態(tài)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18):175-176+208.
[4]胡慶花,洪愛英.醫(yī)院-社區(qū)-家庭三元聯(lián)動護理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應(yīng)用效果分析[J].全科護理,2021,19(21):2909-2911.
[5]黎麗嫦,張艷,曾琨.行為階段轉(zhuǎn)變理論在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yīng)用研究[J].全科護理,2021,19(21):2925-2927.
[6]吳源淵,譚宏韜,鄒國濤.AIDET溝通模式在家庭簽約社區(qū)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yīng)用[J].現(xiàn)代醫(yī)院,2021,21(07):1070-1072.
[7]張倩.人性化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分析[J].黑龍江醫(yī)學,2021,45(14):1497-1498.
[8]王沛.心理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臨床效果及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評價[J].心理月刊,2021,16(17):169-170.
[9]黃志琦,古建平,曹玉琴.基于同伴教育的延續(xù)護理對學齡期1型糖尿病患兒及老年照顧者的影響[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21,37(13):2298-2301.
[10]葛秀榮,王傳霞,邊艷新,魏文婧.老年綜合評估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安全管理效果評價[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