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延磊
摘 要:提高我國整體上層面上的人口素質(zhì)水平,是我們國家現(xiàn)在著重要完成的一大目標。人口素質(zhì)水平不但包括道德素質(zhì)水平,同時也包括身體素質(zhì)水平。在這樣的國家目的的引導下,我們的初中體育教學變得異常關鍵。初中體育教學中的田徑訓練,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整體身體協(xié)調(diào)性、身體爆發(fā)力、核心肌肉群的力量以及肺活量。所有的這些都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但是與此同時,田徑訓練作為競爭性較強和較為激烈的運動,還是需要加以一定的強度控制措施來保障學生的安全。初中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的強度控制的必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過度的訓練強度會損害學生的身體;過度的訓練強度會傷害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而對于初中體育教學中的田徑訓練強度進行控制的措施如下:對于訓練時間結構的強度控制;對于不同訓練內(nèi)容的訓練強度的控制。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 初中田徑訓練 田徑訓練強度控制
1 引言
田徑訓練能夠激發(fā)學生身體的潛能,協(xié)調(diào)身體的動作,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在田徑訓練過程當中,人體中的器官會因為訓練產(chǎn)生的負荷而出現(xiàn)從消耗到恢復的漸變過程,能夠促進身體組織的加強和再生。這對于提升我國當代的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是有相當大的好處的。但是在近些年的客觀情況當中,由于體育運動的強度控制不足而導致學生出現(xiàn)身體傷害和精神傷害的事例也越來越多地呈現(xiàn)在大家眼前。因此,本文著重探討初中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的強度控制的必要性,并且具體地分析田徑訓練強度的控制措施,來更好地實現(xiàn)對于初中體育運動的強度控制,來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2 初中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的強度控制的必要性
2.1 過度的訓練強度會損害學生的身體
在初中體育教學的田徑訓練的過程當中,體育教師一般都要求學生在劇烈運動之前進行熱身運動來擴展全身的肌肉。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小在運動過程中的激烈行動對于學生的身體產(chǎn)生傷害的概率。在我們進行運動的過程當中,我們的身體和情緒都基本上都處于一種較為亢奮的狀態(tài);而在這樣的激烈的情緒的渲染下,在運動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身體傷害,有時候甚至是無法被察覺的。過度的、不經(jīng)過考驗的、不科學的訓練強度,極有可能在學生進行田徑訓練的過程當中,對他們產(chǎn)生身體上的傷害。由于本身田徑訓練就對于學生的爆發(fā)力有相當大的要求,因此他們對于學生的身體負荷也更大。相比于籃球、乒乓球等普通的運動項目,田徑項目所擁有的強度是遠遠高于它們的。因此,在田徑訓練過程當中進行強度控制來保障學生的身體安全是極為重要的。
2.2 過度的訓練強度會傷害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過度的訓練強度除了會傷害學生的身體,還有可能對他們的運動興趣產(chǎn)生傷害。而這種心理上的影響,對于他們未來的發(fā)展可能是會持續(xù)不斷地產(chǎn)生作用的,甚至有可能會對他們的運動興趣產(chǎn)生打擊。田徑運動,對于人身體的各方面的考驗都是極大的,包括對于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核心力量以及肺活量等等方面。在當前的田徑訓練以及體育科目的跑步考試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越來越多地聽到部分學生因為在跑步的過程當中出現(xiàn)的身體不適而產(chǎn)生意外情況,嚴重的甚至會產(chǎn)生暈厥。這一方面是由于當代的學生本身由于身體訓練的項目不足導致身體水平較差,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我們對于學生的身體狀況的了解還是太少。而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有可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心理上的陰影,使得他們不敢再參與運動,進而加劇他們在體育運動方面的缺失。這不利于學生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也不利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3 初中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強度的控制措施探討
3.1 對訓練時間結構的強度控制方法
在田徑運動的訓練強度的控制過程當中,首先我們要實現(xiàn)對于訓練時間結構的強度控制。田徑運動的訓練的時間結構,主要以周為基本訓練時間單位展開訓練。一般來說,我們對于頭一周的訓練強度和訓練量要較大,第二周的訓練強度則要根據(jù)第一周的具體訓練情況進行合理調(diào)整,第三周的訓練強度則保持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且有效的水平上。這樣的強度控制,可以保證學生在田徑訓練過程當中不會受傷。這也是一種因材施教的田徑訓練模式,我們始終要著眼于學生本身的身體狀況和所能承受的極限,來確定合適的訓練強度對他們進行訓練。
3.2 對不同訓練內(nèi)容的訓練強度的控制方法
在田徑訓練強度的控制過程當中,還要實現(xiàn)對于不同的訓練內(nèi)容的不同的訓練強度控制。在短程折返跑訓練過程當中,如果我們要求學生采用高強度的跑步方式,那么訓練量應該控制在3到5組左右;而如果采用一般的訓練強度,我們的訓練量可以增加到六到九組。在對學生進行訓練的過程當中,始終要著眼于學生的訓練情況來進行實時的、科學合理的、有針對性的調(diào)整保證學生能夠在適中的訓練量和運動負荷的情況下參與到田徑訓練過程當中。對于學生的田徑訓練,不能操之過急。另外,對于學生的核心力量的訓練,在初期,主要采用俯臥靜力肘支撐的簡單的訓練方法。在他們對于此類訓練方法完全熟悉之后,適當?shù)丶尤胍恍┳枇в柧毞椒ǎM一步提高他們的核心爆發(fā)力和力量穩(wěn)定性,并且鍛煉他們平時比較難鍛煉到的小肌群部位。在項目訓練的過程當中,仍然需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
4 結束語
田徑運動,是屬于一種較為激烈的運動。在田徑訓練的過程當中,我們需要對訓練的時間結構和訓練的項目內(nèi)容的訓練強度進行控制,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始終能夠在適當?shù)挠柧氊摵上聟⑴c身體鍛煉。
參考文獻:
[1] 韋興盛. 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分析[J]. 讀天下(綜合), 2019, 000(024):1-1.
[2] 郭念貴. 初中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方式與強度控制思考[J]. 好家長, 2019(50):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