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肖
(嵊州市剡湖街道中心學校,浙江 嵊州 312400)
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英語聽力教學通常分為 聽前、聽中和聽后的三段教學的模式?!奥犌啊睂朐掝},激發(fā)學生興趣,“聽中”使學生了解、獲取文本信息,進行必要的語言輸入,而“聽后”則是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化所聽內容,遷移知識并進行語言輸出的階段,它承擔著檢測學生對聽力文本內容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語言的運用能力,發(fā)展學生思維和培養(yǎng)學生文化品格的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有效設計英語聽力教學中的聽后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符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要求。
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大量的課堂觀察和自身實踐,由于教師對如何開展聽后活動缺乏一定的認識,導致聽后活動設計存在諸多問題。一些老師把課堂變成“聽錄音—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公布答案并講解”的模式,使聽力訓練課變成聽力測試課,一味地讓學生盲目地聽,為聽而聽,只注重聽的輸入而忽視聽后的輸出,沒有交互,斷絕了聽后活動的反饋。而有些老師聽后活動的設計只注重文本教科,進行簡單的角色扮演,而沒有培養(yǎng)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脫離或者遠離學生生活的聽后活動都難以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產(chǎn)生共鳴,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不符合英語教學是為了交際的實質。
此外,教材中的許多聽力材料包含大部分重點詞匯,有一定的主題和內容,是學生進行口頭表達、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的良好范例。一些老師在聽后活動中未能有效地使用聽力材料,把材料中的聽力材料簡單地當作聽力任務處理,沒有把聽力教學融入說、讀、寫的整體教學設計中,造成聽與說、讀、寫環(huán)節(jié)的割裂,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聽”是接受性的語言技能,而“說”是產(chǎn)出性的語言技能。在聽說教學中如果只片面強調英語語言的語音、詞法和句法操練,忽略英語交際的目的性原則,那么學生就只會造“漂亮的句子”,而不會說英語。《英語課程目標》明確規(guī)定,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總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是否具有較強的聽說能力是日后能否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關鍵。因此,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英語聽說教學中必須始終貫徹以學生為主體,以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目的,采用以聽帶說、以聽促說、聽說結合的教學法。要通過聽把文字活化為話語,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實現(xiàn)交際。
1.聽后擴詞說句,夯實語言基礎
“說”的訓練要按教學階段的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措施。在七年級的基礎教學階段,主要以模仿說一些簡單的句式為主,教師可就聽力內容及課本圖表讓學生連詞成句。從七年級開始教師就要有意識地慢慢地培養(yǎng)學生以完整的句子形式表達思維的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遣詞造句的語言輸出能力。例如七上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 Section B 1d 的聽力任務表如下:
學生在核對答案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用完整的句子進行回答,例如:Tom likes carrots,but he doesn’t like apples.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為聽后活動的有效開展打下基礎。
2.聽后復述內容,鞏固聽力材料
復述是一種語言輸出的過程,它不是一種簡單的背誦,而是學生對聽力材料內容的理解、歸納、概括和總結。在學生復述之前,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引導,如提供問題、提綱、關鍵詞及圖表,等等。如八下Unit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Section B 在完成1c 和1d 的聽力任務之后,讓學生根據(jù)1c 提供的Jimmy 圖片和列出的動詞詞組run out of,fix up,give away 等,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聽力內容。聽后復述是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既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聽力文本,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和運用能力。
3.聽后展開討論,提升思維能力
聽后要求學生在聽懂的基礎上結合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把聽到的信息在短時間內予以加工、內化,并做到條理清楚、符合邏輯地輸出。該活動的設計目的在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綜合表達的能力。設計問題前,教師必須認真吃透教材,充分估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實際能力,科學合理地安排討論方式,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例如八下Unit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Section B 在完成了聽力任務后,教師可以提問What do you think of Jimmy? What good qualities do you think Jimmy have? Why do you think so? Does Jimmy have any problems now? What ways can you think to help Jimmy get money?讓學生通過聽力去解讀人物品質,預測故事發(fā)展,這樣的聽后討論不僅能使學生在討論中掌握本課的語言知識,更有利于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4.聽后聯(lián)系實際,實現(xiàn)真實交際
初中階段英語聽說教學的語言內容多為描述日常生活現(xiàn)象,這本身就容易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教師要依據(jù)這一特點,在語篇內容中尋找學生的興趣點和關注點,并把這些與主題聯(lián)系起來,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實現(xiàn)真實交際。教師還要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探究情境,挖掘語篇蘊含的人文價值和教育意義,使學生能夠豐富生活閱歷,更新文化體驗,塑造良好品格,形成正確的生活認知和價值取向。例如八上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在完成了Section A 2a 和2b 的聽力任務What are Cheng Han’s plans for the future?之后,再讓學生從談論Cheng Han 轉換到學生自身的實際,通過問題呈現(xiàn)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re are you going to move?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談論自己對未來的計劃,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實際進行對話操練。語言是為生活服務的,因此在語言運用練習上多采用學生熟悉的東西,由近及遠,由易到難地練習,聯(lián)系學生現(xiàn)實生活,才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才能有助于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朗讀和閱讀是聽讀結合中讀的兩個方面,是英語學習重要的“輸入過程”,也是積累語言知識的過程。Go for it!教材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內容豐富、口語地道的聽力材料。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些材料,有計劃地讓學生對聽力材料進行跟讀、聽讀、復讀,這樣有助于學生提高辨音能力、增強語感。長期堅持,學生的朗讀能力及語音、語調都會有很大進步。
此外,對聽力文本的解讀也是幫助學生理解聽力內容的有效方式。聽說課教學就是語言信息從由輸入到輸出的過程,而聽力文本就是進行英語聽力訓練的載體,也是聽說整合訓練的切入點。通過對聽力文本中的信息進行概括、分析與推斷,梳理文本結構、構建知識體系,挖掘文本意圖,這對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批判性,提升聽說能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例如八上Unit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B(1a-1e),通過解讀Andy 和Vince 打電話的對話語篇,從互相打招呼到Andy 發(fā)出邀請Can you play tennis with me? 再到Vince 禮貌地拒絕,并合理地給出自己的理由,引導學生通過整體感知文本,提煉文本主題invitation,搭建語言框架結構。
通過解讀文本結構來理清文章的基本線索與脈絡,有助于掌握篇章知識,整體把握文本的語言結構。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不同篇章的類型,主動獲取能反映篇章大意的信息,并善于借助圖形、樹形、表格等去清晰地勾勒篇章結構,通過細讀文本感知語言知識,為聽后活動的輸出提供知識體系,使其能在聽后活動中得以遷移,運用于實際的情境之中。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聽是對語言的輸入,寫是對語言的輸出。通過寫的訓練,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的語言知識,從而促進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在Go for it!教材設計中就滲透了聽寫結合的理念。所以,教師可以根據(jù)聽力文本的內容,在聽后設計合理的寫作活動,幫助學生從詞塊、語篇鏈接和謀篇布局等方面練習,通過以聽促寫活動,促進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實現(xiàn)提升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例如:八上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的寫作活動.在完成Section B 1c 和1d 任務后,進行以聽促寫,給出開頭Three students made their New Year’s resolutions yesterday,并提出兩個相關的問題What are their New Year’s resolutions? 和How are they going to make their resolutions work? 然后讓學生根據(jù)開頭和兩個問題完成短文。并有效落實學生對聽力文本的解讀,讓學生借用聽力材料中的好詞好句美化短文,一舉兩得。這樣以聽促寫、聽寫結合的任務,不僅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有利途徑。
總之,在英語聽說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jù)教學實際和學情,靈活和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聽后活動,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地進行科學合理的訓練,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在加工、內化所聽的語言信息時,進行有效的語言輸出,實現(xiàn)聽、說、讀、寫的有效結合和促進,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真正落實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