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娥
(昌邑市人民醫(yī)院 手術室,山東 昌邑 261300)
手術室是提供急救與治療的重要場所,但是基于疾病種類多、風險性高、技術性強、工作量大等特點,也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手術室的安全隱患。一旦發(fā)生手術室護理缺陷,不但影響護理質量,還會導致患者的功能損害,嚴重患者有致死風險[1]。所以,為了確?;颊攉@得有效的護理,對手術室護理工作提出了要求,以提高患者安全性、促進患者預后。經證實,細節(jié)護理干預的實施效果顯著,整體上提高了手術室護理質量?;诖?,本文就200 例手術患者為例進行研究。
研究對象均為手術治療患者(n=200),時間選自2019~2020 年。進行分組手術護理,即對照組、觀察組,各100 例。對照組中男56 例,女44 例;年齡20~65歲,平均(45.05±5.30)歲;手術類型:普外科28 例,骨科23 例,婦科21 例,泌尿外科20 例,神經外科8例。觀察組中男55 例,女45 例;年齡22~63 歲,平均(45.50±7.50)歲;手術類型:普外科33 例,骨科23 例,婦科22 例,泌尿外科18 例,神經外科4 例。納入標準:①非重大手術情況;②患者精神、意識正常,生命體征平穩(wěn);③倫理委員會批準;④病歷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傳染疾病者;②凝血功能障礙者;③嚴重心、肺、腎器官功能障礙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喲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予以本組手術治療患者常規(guī)護理。予以患者術前手術室環(huán)境護理、手術器械與藥品準備檢查、輔助患者進行體位擺放、術中配合、術后擦干血跡等護理。
觀察組:細節(jié)護理干預。①落實工作責任制。明確護理人員職責,結合手術工作經驗,細化手術室護理工作,落實責任人。要求護理人員術前檢查使用的醫(yī)療物品,確保使用性能。②術前訪視。術前1d,根據(jù)患者身體與手術情況,介紹手術流程、術前等相關注意事項,根據(jù)護理經驗以及患者情況制定預見性護理措施。③手術日護理。手術日手術室護士于交接區(qū)迎接交接患者,了解患者情況,包括用藥、睡眠、檢查情況等。術中依照工作流程配合手術,進行患者生命體征監(jiān)測,配合手術與麻醉醫(yī)師,及時匯報患者異常情況并協(xié)助處理。另外,做好患者保暖,適當提高手術室環(huán)境溫度,非手術區(qū)域使用恒溫毯,減少消毒部位暴露時間、不必要暴露,輸入液體加熱至35℃~37℃,輸入血制品需先在室溫放置回暖。術后配合醫(yī)師包扎,擦凈患者身上的血跡與消毒液,做好導管護理。術后根據(jù)患者情況安排科室,做好術后交班工作。④圍手術期監(jiān)護。手術室操作要求快速、輕柔、無菌,尊重患者隱私,合理遮蔽患者隱私處,術中詢問不同麻醉患者清醒時的感受,以有效溝通穩(wěn)定患者心理,嚴格執(zhí)行查對、清點以及交班制度。⑤心理護理干預。術前訪視時耐心告知患者與家屬手術相關信息、術中配合事項、術后相關并發(fā)癥,建立患者心理準備度。根據(jù)患者手術類型介紹成功案列,建立患者治療信心。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相關環(huán)境,以消除患者陌生感?;颊哌M入手術室后進行簡單溝通,以微笑、語言等建立患者信任。麻醉時通過言語鼓勵患者、分散注意力,圍手術期耐心解答患者疑問,以握手等方式提高患者安全感。
比較2 組患者的手術室護理質量、護理安全評分,自制護理問卷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總分100 分,總分<60 分為不滿意,60~89 分為滿意,>90 分為非常滿意[2]。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手術治療患者的觀察指標進行統(tǒng)計處理,基于SPSS 19.0 版本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建模。其中,計數(shù)資料護理滿意度以例(n)、率(%)表示與χ2檢驗,計量資料手術室護理質量、護理安全評分以均數(shù)(Mean Value)± 標 準 差(Standard Deviation)()表示與t檢驗。P<0.05 情況下,表示2 組患者觀察指標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對照組的200 例手術治療患者的護理問卷調查,護理總滿意度分別為98.00%、80.00%,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1。組間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組間護理滿意度分析[n(%)]
觀察組、對照組的200 例手術治療患者的儀器設備管理、消毒隔離、器械準備、護理質量安全以及巡回護士配合技能等方面的評分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2。組間護理指標評分比較,觀察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200例手術治療患者組間護理指標評分對比()
表2 200例手術治療患者組間護理指標評分對比()
手術是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手術室具有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風險大等特點。另外,手術與治療工作相輔相成,除治療外,需加強手術室護理干預工作,護理質量好壞與患者生命安全密切相關[3]。結合手術治療經驗,常規(guī)護理工作中通過予以患者術前手術室環(huán)境護理、手術器械與藥品準備檢查、輔助體位擺放、術中配合等護理,整體護理效果有限,并不能完全滿足患者、手術治療需求。為了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患者安全性,對手術室護理工作提出了優(yōu)化、細化、嚴謹、科學的要求[4]。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符合現(xiàn)代護理理念,尊重患者個體差異,以患者為中心,彌補了常規(guī)護理的不足,完善了護理流程制度,重視護理細節(jié),可以有效、有序的完成護理工作,對手術患者護理安全、康復等狀況起到積極意義[5]。細節(jié)護理用于手術室護理中,通過落實工作責任制,進一步明確了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細化了手術室護理工作。通過術前訪視護理,詳細告知了患者的手術流程、注意事項,制定了預見性護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配合行為,建立了患者的手術身體準備度[6]。通過手術日護理,依照工作流程配合手術、生命體征監(jiān)測、協(xié)助處理、保暖、引流管維護等確保了手術的順利進行,減少手術應激反應,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7]。通過圍手術期監(jiān)護,手術室操作快速、輕柔、合理遮蔽隱私部位等,減少了患者的情緒,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與信任程度。通過心理護理干預,穩(wěn)定了患者的心理,建立了患者的心理準備度,建立患者治療信心,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感與配合度[8]。細節(jié)護理用于手術室護理整體效果理想,滿足手術患者護理需求,在提升護理服務質量的基礎上,最大程度上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杜吉萍研究指出,患者對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要求高,細節(jié)護理助于提升手術室護理的整體護理質量、患者護理滿意率,提升了患者的安全性,具有護理推行價值[9]。
本文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98.00%)以及儀器設備管理(96.50±3.50)、消毒隔離(97.30±2.50)、器械準備(98.20±1.80)、護理質量安全(97.80±2.20)、巡回護士配合技能(97.20±2.70)評分更高。組間觀察指標比較,P<0.05。本文結果與李婷君[10]等人研究接近,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2.19%)高于對照組的71.88%(P<0.05),并發(fā)癥發(fā)生率7.81% 低于對照組的20.31%(P<0.05)。由此說明,加強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干預預后價值更高,提升了護理質量與患者安全性,促進患者治療預后。
綜上所述,護理工作與手術治療工作相輔相成,為了提升手術效果,需加強手術室護理干預工作。細節(jié)護理用于手術室護理效果理想,滿足患者護理需求,助于改善醫(yī)患、護患關系,整體效果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提高了護理質量、患者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