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靜
摘要:小學階段的習作教學對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習作是寫作的分支和基礎,習作能力也是檢驗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對每一個階段的習作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制定了明確的教學目標和計劃,為每一個階段的習作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具體的習作教學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如何解決問題突破困境,探索新的出路成為了當前要務。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年級;寫作能力
一、小學語文中年級寫作教學的困境分析
(一)習作教學重視度欠缺
目前小學語文中年級寫作教學具有非常明顯的問題:面對中年級段的學生,很多教師并沒有充分地重視起習作教學的重要作用,甚至一部分教師認為孩子們太小,不能掌握習作技巧。但是,在考試過程中習作占據(jù)了大部分的比重,因此就會出現(xiàn)一部分教師考試前押題的現(xiàn)象,讓孩子們“背”習作……這種方式不僅影響了學生對于習作的興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失去了習作教學的初衷,對學生后期寫作能力的提升也產(chǎn)生了消極的影響。
(二)教學思路局限,習作命題單一
教學思路局限也是影響小學語文中年級寫作教學的關鍵問題,特別是隨著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傳統(tǒng)理念下的習作教學的問題越發(fā)明顯地暴露出來。教師教學的思路比較局限,如單純地以教材的語文園地內(nèi)容為基礎,并沒有進行適當?shù)耐卣购脱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于習作練習的命題也是非常單一的,學生得不到多樣化的習作知識和練習機會,因此習作效果也受到了非常明顯的影響。
(三)缺少素材積累,與生活脫離
習作與閱讀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中年級段的學生雖然在語文能力方面存在著一定的欠缺,但是經(jīng)歷了前兩年的語文知識積累,其本身的識字能力和閱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以三年級為例,三年級學生對于閱讀一些沒有拼音輔助的課外讀本已經(jīng)非常熟練,但是從目前的習作素材應用情況來看,多數(shù)的同學們并沒有充分的素材積累,或者說并沒有將積累的素材高效地應用起來。
二、小學語文中年級寫作教學出路分析
(一)重視習作教學,明確教學方向
1. 環(huán)境營造
環(huán)境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講更是如此,良好的習作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是提高學生習作興趣的關鍵。以“猜猜他是誰”為例,教學目標主要是引導學生學會仔細觀察人物、準確抓住人物的特點進行寫作。同時能夠運用多種描寫手法,突出人物的個性,讓人物形象鮮活靈動……從教學目標出發(fā),教師并沒有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學,而是結(jié)合低年級段學生們的興趣愛好,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來作為習作教學的開端,比如說猜謎語的方式。雖然此堂課是人物描寫,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其他事物入手,通過語言表述物品的特征,引導學生猜出具體的事物,讓學生抓住特點進行分析,然后得出相應的結(jié)論。
通過趣味環(huán)境氛圍的營造,學生能夠自然而然的進入習作狀態(tài),而不是生拉硬拽的開始說教教學,自然融入,自主思考,然后進行探索式的習作,效果往往會出乎我們的意料。
2. 難點突破
學生的興趣是基礎,但是難點的突破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年級段的學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習作基礎,但是在具體的習作過程中面對難點問題,仍然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引導。比如上述人物描寫,難點就在于學生們?nèi)绾瓮ㄟ^多種描寫方法,突出所要描述的人物個性,讓人物形象能夠躍然紙上。教師可以借助微課教學將描寫人物特點部分進行生動的展示,從而突破學生心中的寫作難點,降低學生對于習作的畏懼程度。同時通過微課教學,也能夠緩解課堂的枯燥程度,通過“動態(tài)”的觀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高效習作。
(二)拓展教學思路,課堂教學多樣化
教師思路的拓展是引領習作新型課堂構(gòu)建的關鍵。小學中年級段的學生本身依然處于活潑好動的階段,教師干巴巴的講解習作并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必須拓展自身的教學思路,從以自身為主體的課堂逐漸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的習作課堂,通過多樣化的習作課堂的創(chuàng)設引領學生高效習作。比如教師可以從傳統(tǒng)的完全命題習作開始,逐漸嘗試著進行半命題或者開放式命題習作的練習。
(三)閱讀助力習作,豐富學生體驗
閱讀是輸入,那么習作就是輸出。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輸入,那么輸出必然也是寡淡無味的。因此閱讀助力習作是提升學生習作質(zhì)量的關鍵步驟。中年級段的學生閱讀能力處于不斷上升的狀態(tài),閱讀興趣、閱讀面也在不斷地拓展,特別是隨著習作難度的提升,學生閱讀積累的重要性愈發(fā)明顯的凸顯出來。因此,作為教師無論是在日常教學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必須關注閱讀對于習作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閱讀能夠積累更多的素材,比如經(jīng)典美文中的優(yōu)美景色描寫,短篇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描寫,繪本故事中的圖配話描寫等等,這些都能夠給孩子們的習作帶來積極的影響,學生們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勢必會對日常習作產(chǎn)生明顯的影響,讓學生們面對習作不再抓耳撓腮。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正視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境,從當前的困境入手,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和方法進行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思路以及活動方式的改善和創(chuàng)新。從多角度入手、多維度考量,創(chuàng)設新型的小學語文中年級寫作課堂,給學生帶來全新的習作體驗。
參考文獻:
[1]陳天祥.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習作單元整合教學策略初探——以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我手寫我心,彩筆繪生活”為例[J].貴州教育,2020(08):31-32.
[2]吳曉穎.小學語文三年級起步作文教學策略初探——以統(tǒng)編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習作為例[J].江西教育,2020(11):68-70.
本文為河北省保定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課題編號:201013,課題名稱:小學語文中年級提升習作能力的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