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摘 要:當前,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在新高考的推動下不斷深入,對于高中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美術學科是高中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必修學科,是落實美育教育的主要學科。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特別是新高考的逐步實施,對于高中美術課程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美術教師在美術學科教學中做出相應調整。實際上受高考影響,高中美術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對此需要結合新課改的新要求,立足于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高中美術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美術;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1-01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1.074
美術學科是高中藝術學習領域里的必修課程,其課程目標是立德樹人、以美育人,通過學科學習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觀,陶冶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讓學生認識文明成果,堅定文化自信,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新課改下,高中美術學科是學生的必修學科,也是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的必考科目。然而,從現(xiàn)實來看,學生普遍對美術課程學習的興趣度不高,也缺乏積極性,導致高中美術課問題較多,這與課程標準的要求相背離,對此,美術教師需要予以充分的重視,認真分析問題,采取有效舉措進行整改,切實發(fā)揮美術學科的育人功效。
一、高中美術學科教學存在的問題
雖然當前高中美術學科已經納入了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范疇,但畢竟不是高考升學的考試科目,因此相對于其他學科,高中美術學科在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
(一)師資力量較為緊張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在學生藝術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中是引領者。但是一些學校缺乏美術專任教師,基本上由藝術班美術專業(yè)課教師兼任,但是文化班的美術課教學要求與之是有差異的,教學的專業(yè)性不夠。特別是隨著高中擴招,教學班級的增加無疑也增加了美術教師的工作量,一部分教師只能跨兩頭上課,牽扯了教師的精力。美術教學也缺乏相應的功能教室,基本上是與文化課在同一地點授課,教學環(huán)境難以滿足教學需求。
(二)學生重視程度不夠
高中階段的學生課業(yè)負擔較重,且文化課的難度呈明顯上升趨勢,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學生拿出大量時間投入高考必考科目,而對于非高考科目基本上是“忽視”狀態(tài),上課積極性不夠,甚至還在課上學習其他高考文化課的內容。這樣的學習態(tài)度肯定會影響學生美術課的上課狀態(tài),導致課堂教學低效。
(三)教師的教學方法簡單
高中美術課程包括必修課程和選擇性必修課程,以滿足學生差異化個體學習需求。其中必修課程是美術與鑒賞課程,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結合高中生實際開展多樣化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但是從實際教學看,很多教師因為課時緊張,基本上以講授法為主,或簡單講一講然后要求學生自主賞析,課堂容易出現(xiàn)無序性。這樣簡單的教學模式也會影響學生課程學習的興趣,學生存在應付心理,課堂教學質量肯定會受到影響。
二、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重視樹立科學的教學觀
新課改下的教育是素質教育,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其中美育教育實施的主要載體就是美術課程,這也是美術課程設置的價值所在。要以素質教育的思想指導學校和教師的美術教學工作,重視美術教學。
從學校來說,要強化教師隊伍建設,保證美術專業(yè)教師人員,不斷強化對專業(yè)教師的培養(yǎng),滿足新時期高中美術教學需求。同時,積極改善美術學科教學條件,投入一定的資金建設有利于教學的美術專業(yè)教室,給學生的美術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教師方面,美術專業(yè)教師要更新觀念,特別是要認真學習新課改的新理念、新要求,用先進理論指導教學;認真研究高中美術課程標準,領悟課程精神,用課程標準理念和要求指導教學。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育教學能力,重視師德修養(yǎng),這樣才能夠在言傳身教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用非智力因素影響和調動學生,為開展有效的美術教學活動提供準備。
(二)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學習熱情
在高中課程體系中,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是有一些聯(lián)系的,尤其是與語文、歷史學科的聯(lián)系非常密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性,把美術教學和文化課教學結合起來,這對于學生知識認識和能力提升都有幫助。例如在和學生一起鑒賞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的名畫“格爾尼卡”時,學生在最初看到這幅立體畫作時可能會覺得賞析困難,此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在世界歷史學習中已經掌握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來進行作品背景的介紹,特別是聯(lián)系到它與德國法西斯侵略的關系,了解畫作所要呈現(xiàn)的主題,這樣由已知到未知的拓展很容易使學生體會畫作所要表達的情感,學生也就感受到了畫作的價值和意義。
針對當前高中美術課程學習資源相對單一的現(xiàn)狀,教師可以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在國家統(tǒng)一課程的基礎上給學生開設校本課程,結合高中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設置。在內容選擇上要結合學生的需求給學生提供“自助餐”,如國畫賞析、中國的陶瓷藝術、傳統(tǒng)手工工藝等多樣化的課程,讓學生感受美術的多樣性,美術就在我們身邊,拉近學生和知識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在豐富的教學內容中感受藝術之美,特別是中華文化之美,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非常有幫助。這樣的教學安排,吸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三)調整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
《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對于美術教學有具體的建議,即開展賞析、實踐、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美術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