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和學
摘要: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化為強大的教育力量,激勵學生的自我完善,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使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的有序而順暢。和諧的師生關系體現(xiàn)在班級管理中就是班主任和學生能協(xié)調(diào)一致,兩者之間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處。我校自從在班級實行“分組激勵”班級管理以來,師生關系有了很大改觀。本文擬從我校課題研究成果中,得出如何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關鍵詞:新班級管理模式;師生關系;和諧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321
師生關系是班級管理中最主要的人際關系,對班級管理有著重要的制約或促進作用。傳統(tǒng)的管與被管的師生關系嚴重影響了學生參與管理班級的積極性,也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不利于班級的有效管理。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化為強大的教育力量,激勵學生的自我完善,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使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的有序而順暢。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我堅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敗而告終的學校內(nèi)許許多多的沖突,其根源在于教師不善于與學生交往”。師生間的矛盾與沖突基本沒有,借用我校政教主任的話,“工作從來沒有這樣輕松過!”
一、改變班級管理理念,創(chuàng)建新的班級管理模式
我校以前也經(jīng)常召開班主任會議,加強班級管理,重視師生關系,但效果不甚明顯。2012年12月“分組激勵”課題立項,隨后研究工作正式實施,看著課題參與班級的師生在一起說說笑笑,課堂紀律的明顯好轉(zhuǎn),其他班級的班主任都“眼紅”了。他們紛紛仿效,要改變觀念,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分組激勵就是以分組為形式,以激勵為手段,把班級分成6——8個小組,制定相應的管理細則,在不斷的激勵措施下,通過小組間的競爭、小組內(nèi)的合作,形成學生對班級的自我管理。這種班級管理模式極大地尊重了學生的意見,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原來的班主任→學生轉(zhuǎn)化為班主任→班長→班委→學生。班主任從沉重的班級管理事務中擺脫出來,能夠集中時間和精力把握班級發(fā)展方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課上好了,方向把握對了,學生就會越加敬佩老師,更愿聽從老師的教導,班級管理也就簡單了,形成良性循環(huán)。
二、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質(zhì),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
在師生關系中,班主任居于主導地位,他的素質(zhì)和態(tài)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師生關系的狀況,因而提高自身素質(zhì)是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發(fā)展的根本保證。班主任自身素質(zhì)主要有:精深的學問、濃厚的管理熱情、友好的態(tài)度、良好的班級管理措施、適當?shù)那榫w表現(xiàn)以及合理的言行舉止,這些都為學生所喜愛,成為學生觀察模仿的對象。
不斷學習是提高自身素質(zhì)的最好途徑,為了適應新的班級管理,維護和諧的師生關系,我校課題組成員既分散學習也集中學習。有關師生關系的學習主題有:農(nóng)村初中學生心理特點的學習 ,新課標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體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與班級管理,心理學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多樣化的激勵措施研討,問題學生的教育與預防,情感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意義等。通過學習班主任在處理師生問題能力、與學生交往藝術、激勵學生技巧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具體的經(jīng)驗有:1,愛我班級、愛我學生;2,相互理解、平等相待;3,維護尊嚴、保障人格;4,寬容過錯、善于傾聽;5,師生互動、雙向交流;6,因材施教、挖掘潛能;7,重視形象、追求完美。
三、強化班級管理細則,營造師生關系的良好氛圍
班級管理中師生關系的和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但學生的因素也不可忽視。在我校的班級管理細則中就有很多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條款,如:主動打電話給班主任請假,當老師說下課時才可以起立拾書,不尊重老師頂撞老師者扣分,有問題事后向老師提意見,上課發(fā)言大聲而響亮,按時完成作用,誠信考試等等,這些都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氛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另外,我們還定期召開主題班會,給學生以正面教育、感恩教育,引領他們尊師重教。通過課題的實踐,基本上形成了有問題找老師商量的局面,學生與老師直接對抗的現(xiàn)象基本沒有了。具體的經(jīng)驗有:1,感恩的心、感激你我;2,嚴明紀律、嚴中有愛;3,小恩小惠、和諧永在;4,加以引導、理解萬歲;5,溝通不斷、誤會不在;6,刻苦學習、虛心請教;7,自主管理、全面發(fā)展。
四、組織各項活動,為師生關系和諧創(chuàng)造條件
班級管理不能一潭死水,一成不變,這樣時間一長,氣氛會固化,感情會冷漠。而活動是最好的調(diào)節(jié)劑,活動中人的交往最為密切,最容易產(chǎn)生感情。這里的活動不僅僅是學?;蛏霞壊块T組織的,還應當有大量的班級自主活動。在學?;蛏霞壊块T組織的活動中,學生會為了班級的榮譽而與班主任“同仇敵愾”,無形中就同心同德一致對外,此時所有的“恩怨仇恨”都會擱置一邊,師生關系無限和諧。在班級自主組織的活動,競爭的,小組間拼得“你死我活”,班主任只要公平公正;聯(lián)歡的,同學們拉上老師,巴不得老師出丑,其樂融融;展示的,你我互伸大拇指,你我共歡呼。這里我僅僅列舉一些有關班級內(nèi)部活動的開展:班級中學生個人才藝展(文藝委員組織,組長確定作品,包括字畫、攝影、誦讀,有條件的可以加上舞蹈、演奏、棋藝等),班級小組之間綜合競賽(學習委員確定命題范圍和格式,安排每組出一份試題,再由班主任選定兩份競賽),期末大聯(lián)歡(領取素質(zhì)報告冊時,買一些瓜果,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再自由合影留念,這時可以帶相機、手機)
五、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為師生營造共同的家
班級是學生與班主任共同擁有的第二個“家”,班級文化濃厚的氛圍是班級靈魂的體現(xiàn)。一天之中,近一半的時間都是在班級里度過的,我們不能只把它當作一個房間,而應把它建設成溫馨的“家”。班級文化建設需要師生齊出力,共想點,在群策群力、通力合作中師生又會加深了解,相互欽佩,關系也就和諧了。首先,布置好班級。把班級打扮打扮:墻上貼師生自己的字畫,圖書角放上自己帶來的書刊,顯眼的地方貼著激勵的標語,黑板報上有著師生的理想等等。其次,共同制定班級目標與管理細則。經(jīng)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家”的感覺就有了,師生都有歸屬感,這時的師生就是一家人了。
“分組激勵”課題研究已近尾期,和諧的師生關系將永遠值得師生懷念。初中生正處于一個心理異常復雜的時期,只有他們的真正參與,班級管理才能有實效,工作開展才能順暢,師生關系才能走上正軌。在班級管理中,師生和諧才能使雙方真正欣賞并尊重對方,班級管理才能真正影響并促進學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