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寧
摘 要:關注素質教育理念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的融入,結合實際案例來探討教學技巧,希望由此驅動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朝著更加高質量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素質教育;探究
課堂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是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之一,因此積極實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的融合,成為初中語文教師關注的焦點性問題。由此從這個角度去探究初中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結合的問題,是很有必要的。
一、強調自主性的激發(fā),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必須進入精細化設計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夠處理好教與學之間的關系,處理好講與練之間的關系,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由此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發(fā)揮組織和引導作用,繼而引導初中語文課堂質量得以不斷提升。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八年級上冊《三峽》的時候,在學習之前,就設定了前置性的任務,要求學生以三峽為對象,尋找此方面的資料,然后使用自己的語言,假設自己是導游,然后向別人介紹對應的三峽景觀,這樣的前置性任務,可以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后續(xù)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在課堂開展的過程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文本的內容進行梳理,此時可以將之前歸結的內容與課堂內容關聯(lián)起來,由此使課堂的交互質量和效率得以全面提升,整個課堂中學生的主動權也會得到很好的保障,依靠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主動思考對應的問題,探討對應的問題,由此語文灌輸教育的結構會被優(yōu)化,自然可以進入更加高質量的語文學習格局中。
二、改善教學評價態(tài)度,優(yōu)化教學評價方法
依照素質教育的訴求,初中語文教育教學評價機制也需要進行改善,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能夠改善教學評價態(tài)度,優(yōu)化教學評價方法,確保實際的評價可以切實地發(fā)揮效能,引導初中語文素質教育工作的效益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從這個維度來看,初中語文教師要改變關注成績的評價觀念,擺脫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評價思維,確??梢允褂酶佣鄻踊慕虒W評價方法。
比如,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寫作板塊的主題是學習描寫景物,某學生平時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但是在語文寫作方面的興趣比較濃厚,每次都能夠寫出比較個性化的作文。在本次作文中,他選擇的景物對象是特殊的,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了細節(jié)刻畫,寫出了一篇十分優(yōu)秀的文章。教師在課堂上對他的作文進行了評析,并且鼓勵他講述對應的寫作經(jīng)驗和技巧,一時之間他成為“小先生”。在這樣的激勵機制下,教師積極鼓勵他在平時語文基礎知識強化訓練和閱讀理解中進行更多的練習,平時也比較注重對他的關注,設定對應的激勵機制,使他迅速對語文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得以提升,在這樣的多維度措施之后,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得以不斷提升。從這個角度來看,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懂得去了解不同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思考他們的優(yōu)勢和劣勢,在此基礎上采取針對性的方式來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設定對應的激勵機制,激發(fā)他們的主動性,確保可以進入自我改善的狀態(tài),這樣就可以確保語文學習的有效性得以不斷提升。
當然,為了達到上述的目標,還需要切實地做好學生學情的分析,建立對應的語文學習檔案,這樣就可以為個性化輔導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可以得到很好的貫徹執(zhí)行。從這個角度來看,初中語文教師必須保持耐心,多付出,才能夠確保素質教育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進行。在教學評價機制完善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反思,對不同評價模式的效用進行總結,然后不斷地完善對應評價機制,評價工作的效益也會因此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圍繞素質教育理念來開展,確保教育教學的內容得以優(yōu)化,教育教學的方法得以調整,繼而引導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機制可以更加完善,由此構建更加理想的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格局和環(huán)境。初中語文教師要正確看待素質教育的價值,思考其如何有效地融入課堂中,積累此方面的經(jīng)驗,不斷反思、研判,就可以步入更加理想的素質教育格局。
參考文獻:
[1]劉躍明.因材施教法在初中語文素質教育中的應用[J].傳播力研究,2018,2(27):215.
[2]劉鶯.初中語文素質教育淺析[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