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麗,林柄柱,潘偉杰
云浮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廣東云浮527300
妊娠期甲狀腺疾病屬于妊娠期常見及多發(fā)疾病,是目前除妊娠期糖尿病外最大的妊娠期內(nèi)分泌疾病,受到了圍生醫(yī)學界及內(nèi)分泌學界關注[1-2]。妊娠期甲狀腺疾病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可能會引發(fā)流產(chǎn)、早產(chǎn)、胎盤早剝等不良妊娠結局。研究發(fā)現(xiàn),妊娠早期血清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會刺激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進而抑制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導致其水平下降,而母體的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會增加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3]。目前,關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感染和甲狀腺激素代謝的研究較多,但有關HBV感染妊娠期女性甲狀腺激素改變及其臨床意義的報道較少。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HBV感染女性在妊娠期間,其促甲狀腺激素水平與健康孕婦存在明顯區(qū)別[4-5]。因此,有學者認為,HBV感染可能影響妊娠期女性甲狀腺功能,進而導致不良母嬰結局[6]。該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該院收治的150例HBV感染妊娠期女性為研究對象,觀察HBV感染對妊娠期女性甲狀腺功能和妊娠結局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150例HBV感染妊娠期女性為觀察組。納入標準:①單胎妊娠;②初產(chǎn)婦;③孕早期肝功能正常;④近期未使用過抗病毒藥物;⑤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⑥患者均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除乙型肝炎外的其他肝炎;②有甲狀腺疾病史者;③曾患過其他類型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④近期使用過抗病毒藥物者;⑤曾感染過梅毒者;⑥非自愿參與研究者。選取同期來該院定期孕檢的150名健康妊娠期女性為對照組。觀察組年齡25~35歲,平均(27.57±2.26)歲;孕周4~12周,平均(7.24±1.43)周。對照組年齡25~35歲,平均(27.35±2.41)歲;孕周4~12周,平均(7.17±1.48)周。兩組產(chǎn)婦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已獲得該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兩組妊娠期女性均于入組后第2天凌晨空腹抽取3 mL靜脈血,靜置30 min,以3 000 r/min的速度離心10 min后,抽取血清待檢。采用化學發(fā)光全自動化免疫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盒進行甲狀腺功能5項指標檢測,檢測方法為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檢測方式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其中甲狀腺功能5項指標包括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甲狀腺激素(T4)、促甲狀腺激素(TSH)、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激素(FT4)。
根據(jù)美國甲狀腺學會頒布的《妊娠期和產(chǎn)后甲狀腺疾病診斷和處理指南》[7]中的妊娠期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臨床甲減和妊娠期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臨床甲亢診斷標準進行診斷。亞臨床甲減:血清TSH處于2.5~10 mIU/L間且FT4處于妊娠期參考區(qū)間內(nèi);臨床甲減:血清TSH在2.5 mIU/L以上且FT4低于參考區(qū)間的最低值;亞臨床甲亢:血清TSH在0.1 mIU/L以下且FT4在參考區(qū)間內(nèi);臨床甲亢:血清TSH在0.1 mIU/L間且FT4高于參考區(qū)間最高值。
①記錄并兩組甲狀腺功能指標T3、T4、TSH、FT3、FT4的水平;②比較兩組的TSH異常情況,包括TSH降低和TSH升高,其中TSH降低分為<0.1 mIU/L和0.1~<0.35 mIU/L[8];TSH升高分為2.5~10 mIU/L和>10 mIU/L[9];③根據(jù)甲減及甲亢診斷標準,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的甲亢、甲減等甲狀腺疾病的檢出率;④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的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情況,包括產(chǎn)后出血、早產(chǎn)、新生兒窒息等。
觀察組TSH低于對照組,F(xiàn)T4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的T3、T4及FT3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甲狀腺功能5項指標比較[(±s),mIU/L]
表1 兩組甲狀腺功能5項指標比較[(±s),mIU/L]
組別T3 T4 TSH FT3 FT4觀察組(n=150)對照組(n=150)t值P值1.43±0.29 1.41±0.20 0.695 0.487 9.80±1.90 9.54±1.59 1.285 0.200 1.49±0.52 1.97±0.82 6.055<0.001 3.11±0.42 3.05±0.30 1.424 0.156 1.21±0.16 1.16±0.13 2.970 0.003
觀察組的TSH降低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SH升高發(fā)生率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觀察組的亞臨床甲減和臨床甲減發(fā)生率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亞臨床甲亢和臨床甲亢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甲減、甲亢發(fā)生情況比較[n(%)]
觀察組的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為14.00%,高于對照組的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情況[n(%)]
妊娠期甲狀腺疾病是臨床常見的妊娠期內(nèi)分泌疾病之一,妊娠期內(nèi)女性雌性激素分泌增加,腎臟對碘的清除率增加等因素,導致與其相關的甲狀腺功能發(fā)生復雜的變化[10]。在懷孕早期,血清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上升,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和TSH都是糖蛋白的一種,由于其相同的α亞單位及相似的三維結構等,可刺激甲狀腺素分泌,導致其功能異常[11]。另外,有報道指出,母體甲狀腺激素的變化又可以通過胎盤影響胎兒發(fā)育,引發(fā)早產(chǎn)、產(chǎn)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結局[12]。肝臟作為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既是制造甲狀腺激素結合蛋白的器官,又是主要的甲狀腺滅活場所,參與了甲狀腺激素的生產(chǎn)排泄等過程[13]。所以,HBV感染可能會影響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激素代謝。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TSH低于對照組,F(xiàn)T4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HBV感染妊娠期女性與健康女性的TSH和FT4水平存在明顯差異。麥富巨等[14]學者對比了347例HBV陽性孕婦和347例HBV陰性孕婦的甲狀腺功能指標指出,HBV陽性孕婦的平均TSH水平為(1.47±0.98)mIU/L,明顯低于HBV陰性孕婦的(1.95±1.68)mIU/L。該研究中,觀察組孕婦TSH水平為(1.49±0.52)mIU/L,優(yōu)于對照組孕婦TSH水平(1.97±0.82)mIU/L(P<0.05),這與上述結果相符。關于HBV感染妊娠期女性TSH水平降低,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可能與妊娠期血清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增加及肝內(nèi)膽汁淤積有關[15]。如果血清膽汁酸上升,則血清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研究也會上升,從而促進甲狀腺激素分泌,抑制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TSH降低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P<0.05),且亞臨床甲亢和臨床甲亢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HBV感染妊娠期女性更容易出現(xiàn)TSH降低的情況,且發(fā)生亞臨床或臨床甲亢的可能性更大。潘偉杰等[16]研究也指出,HBV感染組孕婦TSH降低的發(fā)生率為16.0%,優(yōu)于健康對照組孕婦的TSH降低的發(fā)生率4.0%(P<0.05)。這是因為在HBV感染妊娠女性的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從而抑制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導致妊娠女性TSH降低,出現(xiàn)妊娠期亞臨床或臨床甲亢,伴隨或不伴隨FT4升高[16-17]。
研究顯示,觀察組的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為14.00%,高于對照組的3.33%(P<0.05)。王安娜[18]的研究結果顯示,出現(xiàn)甲亢或甲減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足月分娩健康兒率分別為70.0%及71.1%,低于正常孕婦的98.0%(P<0.05),出生缺陷兒率分別為6.4%及5.6%,高于正常孕婦的0.0%(P<0.05)。臨床認為,甲亢(TSH水平過低)和甲減(TSH水平過高)都會引起妊娠期女性自身免疫功能紊亂,增加不良妊娠結局風險[19]。HBV感染的妊娠女性的TSH降低,會引發(fā)妊娠期甲亢,導致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風險更高,臨床需要該類孕婦進行重點觀察,并根據(jù)患者情況采取干預措施。
綜上所述,HBV感染妊娠期女性的TSH和FT4出現(xiàn)異常,發(fā)生亞臨床或臨床甲亢的可能性更大,出現(xiàn)不良妊娠結局的可能性更高,臨床應當重視HBV感染妊娠期女性甲狀腺功能變化及甲狀腺疾病的篩查,指導臨床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改善母嬰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