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媛媛
九月的北京,是一年中少有的好時節(jié)。中秋將至,秋風漸起,天氣漸涼,每天不重樣的絕美晚霞,“喂飽”了攝影人的相機,豐富了“打工人”的朋友圈。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枝頭碩果,遍地金黃。秋季開學,孩子們用“嶄新的開始”作為期許。因而這樣的九月,多了一些值得被銘記的日子。
在文字被發(fā)明以前,結繩記事。古人用一個個繩扣,記錄開始與結束,紀念耕耘與收獲。今天的我們,用照片去標記人生路上值得記憶的瞬間。這些瞬間,或廣大,或精微,或非凡,或平常,對攝影者和觀者而言,意義自在。
在9月刊中,孫祺然以其近40年來拍攝的廣告影像為基礎,從居民收入增長、消費水平提高、住房條件改善、通訊日益便捷等多個方面,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百姓生活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的巨大變化。普布扎西,這位藏地的歌者用他靈動的第三只眼捕捉到了民眾生活生產(chǎn)的一幕幕場景,給我們帶來了雪域高原的詩和遠方。35年不畏艱辛拍攝麋鹿的楊國美,用光影闡述愛。
在9月刊中,諸君會認識一位飛翔在珠穆朗瑪峰的“菜鳥”——孫非,他用親身經(jīng)歷,為大家講述世界屋脊的傳奇故事;諸君也會認識喜愛傳統(tǒng)拼貼藝術的喬納森·康達,串聯(lián)起多樣的視覺元素,用作品表達了對自然與生命的尊重,對和諧的追求以及對人性的探尋;諸君還會認識走遍大江南北,鐘情古民居建筑,為古民居建筑“造相”的王進勤。
在9月刊中,顧錚給我們帶來了“跨越三個世紀的中國‘凝視”;一群志在深空的攝影師在航天發(fā)射現(xiàn)場用索尼微單TM。相機拍攝的震撼人心、溫暖感動的影像;兩位佳能CPS大使,用他們的佳作與諸君分享攝影之路上使用佳能EOS微單相機的感受和收獲。
是的,照片的力量不是無窮的,影像也不是萬能的。但跨越漫長的時光,它們卻能在世界和我們不斷變化之時,為日歷上那些簡單的阿拉伯數(shù)字,加注來自歲月的驚艷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