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榮霞 王潔
【摘要】語言溝通作為人與人交流的一種橋梁,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必學的一項技能。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過程中,除了學習一些基礎的語文知識與技能 之外,對話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進行課堂教學設計,要巧妙運用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發(fā)言欲望,讓課堂在對話教學中充滿生機和活力。課堂對話教學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可以使學生在與教師的教學對話中得到放松,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對話;實施策略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尋找有效的方法策略進行教學,可以使教師更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日常生活當中人們經常通過對話或者溝通來對人或者事物進行了解,教學也是如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通過對話教學來引導學生,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要改變用傳統(tǒng)的眼光和方式進行課堂教學,運用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課堂教學。不僅要在教學中通過對話來豐富課堂教學,還要在對話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與教師的對話中、在與其他學生的對話交流中,更好的掌握課堂知識,在交流中進步。因此,本篇文章針對小學語文課堂對話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具體內容如下:
一、小學語文課堂開展對話教學的意義
對話教學是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學的任何階段都離不開對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作為一個文學性比較強的學科,最離不開的便是師生之間的溝通。當教師在教學中經常與自己的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便會發(fā)現學生和教師的關系在課堂當中會變得微妙。學生不像從前一樣只是回答簡單的幾句甚至不愿意回答教師的問題,害怕說錯而遭到嘲笑。而當教師在課堂中多次開展對話教學活動之后,教師會發(fā)現,學生跟教師的距離會不自覺地隨著課堂的對話交流而拉近,學生從剛開始的課堂發(fā)言不敢說甚至發(fā)言是時語言總是磕磕絆絆,沒有一點邏輯和頭緒,直到與教師對話熟練之后可以很平常的和教師進行溝通,說話發(fā)言有條理,在課堂學習中也會變得開朗活潑。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樂于和教師分享自己的課堂想法和意見,這樣的對話教學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為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一)、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來進行對話教學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對話教學之前,首先要在課堂教學當中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展開教學。通過情境教學給學生營造一種溝通交流的氛圍,讓學生通過教師設計的課堂情境可以針對文章進行提問,當學生發(fā)起提問之后教師在針對學生的問題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的膽量,還可以有效解決問題。學生通過與教師溝通解決的問題要比問同桌或者其他學生所得到的答案要印象更加深刻。同時,教師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進行教學還可以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得到放松,當學生在課堂中不緊張、敢于大膽發(fā)問的時候,說明學生已經將自身融入到了課堂之中,這樣回答出來的問題才會有質量。
例如:教師在進行“口、耳、目”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先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來讓學生進行觀察。如在講解“口”時,教師可以通過唱兒歌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當學生聽到教師唱兒歌之后會不自覺集中注意力,這時,教師再對學生進行提問:“剛才老師唱兒歌的時候使用哪個部位唱的”學生這時會回答說是嘴巴。當學生說出嘴巴這個詞時,已經與教師所需要的答案更近一步,這時教師可以將嘴巴張大,讓學生看教師的嘴型來觀察像“口、耳、目”中的哪個字。學生通過觀察會發(fā)現原來嘴巴就是口,這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說一些跟口有關聯的句子,如有學生會說“他一口吃了一個小饅頭”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加深學生的記憶。當學生對口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師在讓學生對學生講解關于“口”字的寫法和筆順。以此類推再進行“耳、目”的講解。當學生掌握了這三個字的相應位置之后教師可以通過聽寫的方式來檢查學生這三個字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在聽寫過程中加上一些肢體動作描述來讓學生根據提示進行書寫。利用這樣對話溝通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記憶,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通過小組交流增強對話教學效果
對話教學不僅可以體現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方面,還可以體現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方面。適當的小組合作交流分析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來得出相應的結論。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之中還可以體會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掌握小組交流合作的技巧,跟其他學生提起學習交流還可以提高自我,得出更精準的答案。
例如:在“蝙蝠和雷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生了解完課文并熟讀之后,給學生羅列一個表格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進行分析和交流。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去探究討論在做與蝙蝠有關的三次實驗時都對蝙蝠的哪幾個部位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是什么。學生通過結合課本知識以及小組合作交流完成表格之后,每一個小組派一個組長來對教師進行結果匯報。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便可以清楚的知道學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內容,并且可以針對有問題的小組進行專門的講解。利用這樣交流互動的方式大大增強了課堂效率,更有助于學生完成課堂任務。
三、小結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只完成課本方面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是在課堂學習中一點一滴積累出來的。所以教師要多利用對話教學來提高學生綜合方面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中多進行一些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多鍛煉自己。
參考文獻
[1].劉小霞.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有效對話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J].考試刊2020.(81):47-48.
[2].張蕊.探析小學語文課堂對話教學的有效策略[J].華夏教師,2020,(05):69-70.
[3].王晶.小學語文課堂對話教學的現狀及有效實施策略研究[C].渤海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