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麗麗
“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是蘇軾的佳句。黃花菜便是萱草,屬植物的一種,古人往往稱其為萱草。又有婦人因夫遠征,遂在家栽種萱草,借以解愁忘憂,從此世人亦稱之為“忘憂草”。
黃花菜葉片狹長而光亮,似蘭草;花開狀如漏斗,微卷;花瓣肥厚,色澤金黃。采擷黃花菜,最好是在其含苞時。記憶里,清晨的薄霧中,我喜歡牽著母親的衣角,踩著露水,采摘一支支尚未綻放的黃花菜,掐摘時聲音清脆,似有汁液四溢。嫩黃的花蕾,如長長的金針,家鄉(xiāng)人常叫它“金針菜”。
農(nóng)家院子里,總愛種上幾棵黃花菜,因為它生命力旺盛,容易種活,而且開出的花朵格外漂亮。平常我們吃到的常常都是曬干的黃花,干黃花菜中的秋水仙堿已經(jīng)被破壞,并不用擔(dān)心中毒,但要注意新鮮的黃花菜不宜直接食用。秋水仙堿不耐熱,大火煮10秒左右就能被破壞。所以,新鮮黃花菜需要徹底焯熟,再用清水浸泡兩個小時以上,撈出用水洗凈后再進行炒食,這樣基本就能破壞掉“秋水仙堿”,享受新鮮黃花菜的美味了。鮮黃花菜適宜涼拌,用開水焯后浸泡兩小時,拌上黃瓜絲,調(diào)以鹽、雞精、香油即可,吃起來格外鮮美,口舌生香。
黃花菜有延緩衰老、改善皮膚的作用,能養(yǎng)肝護肝,搭配上膠原蛋白豐富的豬腳,是很不錯的美味。可以將買回的豬腳洗凈,切塊,然后把干黃花菜放在水里泡發(fā),準(zhǔn)備好蔥姜,清水中放入蔥姜和豬腳,待湯燉成奶汁狀時,加入泡發(fā)好的黃花菜,再燉煮10分鐘左右,加入鹽和少許雞精即可。此時的湯汁澄黃濃稠,煮開的黃花菜依然很漂亮,可謂色香味美。
此外,黃花菜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其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濕、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侗静輬D經(jīng)》 中也將其作為一種藥材,提到其“主安五臟,利心志,……輕身明目”。小時見鄰家新娘子,把焯過的黃花菜撒在葦席上,在陰涼通風(fēng)處晾曬,那些花蕾,摧殘了般愈發(fā)暗淡,第二日再搓揉擠壓出水,繼續(xù)攤開在太陽下曬,直至成為菜干。她說黃花干菜,冬日開水泡一下后,炒肉極香。母親便效仿,過年時配以肉,果真清香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