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華
摘 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教授學生課本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近年來,廣大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這也證明了獨立思考能力對學生學習的巨大幫助。獨立思考能力是學生在學習中的重要助力,能幫助學生打破思維禁錮,拓展思維。本文就如何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為教師在小學數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改善教學方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獨立思考能力;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4-0115-02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not only requiring teachers to teach students textbook knowledge,but also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In recent years,the majority of educators hav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which also proves that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is of great help to students' learning.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thinking is an important boost for students in their studies,which can help students break the barriers of thinking and expand their think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discusses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hoping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teachers to innovate teaching models and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Education;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Ability cultivation
在小學階段為學生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小學是學生時代的起點,而數學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學科,在數學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對于學生學習其他學科也能提供相應的幫助。所以教師在進行數學課程的教授時應注意方式方法,引導學生掌握獨立思考的能力。
1.獨立思考能力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1)獨立思考能力能幫助學生完善自我
小學階段的學生仍處于智力、身體的快速發(fā)育階段,思維固化,看待日常生活的事物和學習中的問題的角度較為單一,無法看到事物和問題的本質。獨立思考能力的核心在于“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眼睛看待世界,學會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世界,學會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問題”,但受制于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壓力,我國學生在大部分時間都在“用別人的眼睛看待世界,用別人的心在感受世界,用別人的大腦在思考問題”。教育是一項幫助學生學習生活經驗、學習文化傳承的活動,但在傳統(tǒng)教育的模式中,過分注重教育結果,而忽視了對學生自身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是幫助學生在未形成較為完整的世界價值體系之前,為學生搭建一個能建立健康、積極的世界價值體系的橋梁,進而幫助學生完善自我。
(2)獨立思考能力能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價值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學習的作用較為模糊,僅僅是因為家長讓其學而學,因教師教導而學,沒有正確認識到學習對其自身的影響。教師應通過小學數學課程讓其建立獨立思考能力,在獨立思考能力的作用下,學生能通過自身的不同境遇、不同愛好等等在另一個角度看待問題,進而收獲獨屬于其自己的“正確答案”。學生能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找到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并且領悟到知識的作用,這對于小學數學課堂的學習具有極大的推進作用。
(3)獨立思考能力能促進學生發(fā)展辯證思維
辯證思維一般被認為是與邏輯思維相對立的思維模式,在邏輯思維的認知中,事物的變化是對立的,即“非此即彼”。但辯證思維卻認為事物在“此”和“彼”之外存在其他的可能性,對于數學學科而言,辯證思維極其重要,因為數學的問題答案往往是固定的,但求證過程卻不一定只有一種方式。幫助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能力發(fā)展辯證思維,能讓學生在解答數學問題遇到難點時換一種思考角度,通過其它的途徑尋找問題答案。數學是一門需要理性思考的學科,因此,堅持辯證思維,就能完成對待問題時從感性認知到理性認知的跨越。
2.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現存問題
(1)學生自身惰性
小學學生的心智發(fā)育尚未完全,仍保留了孩童的貪玩和惰性。獨立思考能力的作用雖然不僅限制于學習中,但學生在娛樂、玩鬧時因貪玩和惰性很少進行思考。惰性和貪玩是學生學習的最大阻礙,其中貪玩的影響較小,貪玩對學生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是平均的,雖然其阻礙了學生學習,但是學生在玩樂時收獲對世界、自然、社會的理解。但惰性的影響是完全的負面影響,其極大阻礙了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對改正學生惰性應高度重視,惰性在孩童時期無法消除,在其逐漸形成其自己的世界價值體系后再行改正是十分困難的,也是影響學生一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