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鄭獻甫詩歌藝術(shù)的特征與缺陷

      2021-09-22 02:01:33孫艷慶焦健
      牡丹 2021年14期
      關(guān)鍵詞:賈誼用典屈原

      孫艷慶 焦健

      “兩粵宗師”鄭獻甫的詩歌數(shù)量和質(zhì)量都十分可觀。從內(nèi)容上看,他的詩歌長于用典,言必有據(jù);從形式上看,他的詩歌對仗工穩(wěn)且十分貼切,體現(xiàn)出“典雅”的風格。但與文學史上的名篇佳作相比,仍有一些缺陷,一方面體現(xiàn)在詩人的“線性思維”上,另一方面鄭詩的形象性、動態(tài)性較弱。

      這些年來,“桂學”研究一直是廣西社會科學界關(guān)注的熱點,而被譽為“兩粵宗師”的鄭獻甫,更是這個領(lǐng)域重點關(guān)注的對象。鄭獻甫,原名存纻,字獻甫,別字小谷。其人生性聰穎,著作宏富,德高望重,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鄭詩眾體皆工,于山水、田園、行旅、懷古等題材中,鄭獻甫都創(chuàng)作出不少佳作。本文圍繞鄭獻甫的詩歌分析其藝術(shù)上的得失。

      一、“典雅”的詩歌風格

      在《說文解字》里,“典”指的是“五帝之書”,由這個解釋進一步引申出“法則”的含義?!把拧弊直局钙G麗的鳥羽,后引申出“典正”的內(nèi)涵?!暗溲拧倍趾显谝黄鸪霈F(xiàn),較早見于王充《論衡·自紀》:“深覆典雅,指意難睹,唯賦頌耳?!薄暗溲拧痹诖颂幰鉃椤把赞o有據(jù)”。其后的劉勰《文心雕龍·體性》中說:“典雅者,熔式經(jīng)誥,方軌儒門者也?!薄暗溲拧痹谶@里則指的是“取法經(jīng)典”。以“典雅”論舊體詩,內(nèi)涵更豐富。從內(nèi)容上說,由“經(jīng)典”“正”的本義,可引申出“莊嚴”“高尚”等意義;從技巧上說,由“典籍”“經(jīng)典”的本義,又可引申出“用典”的意義來??偠灾还苁恰把赞o有據(jù)”還是“取法經(jīng)典”“用典”,其本質(zhì)都是在詩歌的遣詞造句方面借用前人的事跡或語言。

      鄭獻甫的詩歌正是如此,他在詩作當中大量運用前人的事典、語典,正可謂言必有據(jù)。如他的懷古詩《三閭大夫廟·其三》,詩中寫道:

      騁望何年上白?揚舲此地半寒燐。荔衣蘿帶逢山鬼,桂棟蘭橑拜水神。

      夔子江河埋碧血,懷王蹤跡斷黃塵。巋然惟有孤忠廟,猶占蒼茫楚水濱。

      此詩憑吊的是屈原,“騁望何年上白”一句話用屈原《九歌·湘夫人》中名句“登白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揚舲此地半寒燐”一句則借用《九歌·湘君》中“揚靈(即“揚舲”)兮未極,女嬋媛兮為余太息”之惆悵之意?!袄笠绿}帶逢山鬼”借用了《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中山鬼的形象,第四句“桂棟蘭橑拜水神”則指的是在水中筑室,“桂棟蘭橑,薜荔為帷”的湘夫人?!百缱咏勇癖萄敝械摹百缱咏印?,借“夔子國”指代屈原的故鄉(xiāng)秭歸,是事典;句中“碧血”則用到了《莊子·外物》中“萇弘化碧”之事典:“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于江,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另外,“懷王蹤跡斷黃塵”用的是屈原思念懷王的事典。不難發(fā)現(xiàn),在這首律詩里,八句之中竟有六句用到了跟屈原相關(guān)的典故,如黃庭堅《答洪駒父書》所言,可謂“無一字無來處”。這連續(xù)六句中的用典并非生搬硬套,而是巧妙地把屈原的行跡和生平概括了出來,既自然又貼切。詩人在“自然貼切”的基礎(chǔ)上,在詩句中又化入屈原的事跡和作品,令全詩十分工穩(wěn)雅致。

      又如《長沙賈太傅故宅》一詩,這首詩寫的是漢代文學家賈誼:

      維舟正及夕陽初,祠樹遙低太傅居。子曰不妨來舍,丁年何苦吊江魚。

      夢回河洛思中土,人去瀟湘又上書。主圣臣賢猶不遇,風前流涕竟何如?

      此詩前兩句在結(jié)構(gòu)上脫胎于唐代李中的《再到山陽尋故人不遇二首·其一》“維舟登野岸,因訪故人居”,第二句加入“太傅”二字,借用賈誼長沙王太傅的身份點出寫詩的主題,可謂婉曲有致?!白釉徊环羴砩帷苯栌觅Z誼名篇《鳥賦》的主題?!岸∧旰慰嗟踅~”又婉曲地表現(xiàn)賈誼作《吊屈原賦》之事,之所以用“江魚”代屈原,是因為《楚辭·漁父》中記載屈原之語道:“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此處在賈誼的事典中加入楚辭中的語典,工穩(wěn)之余又十分貼切,尤為難能可貴。“夢回河洛思中土”說的是賈誼思念家鄉(xiāng)洛陽,而“人去瀟湘又上書”和末句“風前流涕竟何如”用的是《漢書·賈誼傳》中記載的事典和語典:“誼數(shù)上疏陳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p>

      而第七句“主圣臣賢猶不遇”也有來處,《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

      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賈誼年方二十即因才華出眾而受到重用,不可謂不“賢”,漢文帝能慧眼識人,不可謂不“圣”,所以鄭獻甫說“主圣臣賢”是有來由的。從這首作品也能看出鄭獻甫詩歌處處用典,極其講求典雅的特質(zhì)。

      鄭詩的“典雅”還體現(xiàn)于對仗的工穩(wěn)。其詩句既符合詩歌句法的規(guī)則,十分典重,也有變化之美。如《昭君》一詩:

      琵琶猶是殿前聲,環(huán)佩飄然馬上行。青冢枉教埋絕塞,紅顏何事作長城?

      云臺高議嗤婁敬,雪窖余魂吊子卿。夜月春風如舊否?杜陵懷古不勝情。

      頷聯(lián)中,“青冢”對“紅顏”,既有青、紅顏色之對應(yīng),也暗藏昭君死后和生前之對應(yīng);“枉教”對“何事”,一為否定語氣,一為疑問語氣,這兩處也對得天衣無縫;“埋絕塞”對“作長城”,“絕塞”是遠方邊疆地區(qū),“長城”是防止外地入侵之處,二者既有相關(guān)性又有對立性,加上“埋”“作”二字,則借昭君將二者聯(lián)系在一起,達到對立統(tǒng)一的藝術(shù)效果。詩的頸聯(lián)也非常工穩(wěn),“云臺”對“雪窖”,一為天、一為地,一為凸出之臺閣、一為凹陷之地窖;而“高議”對“游魂”,一為軒昂、一為落魄。按道理說,這兩組詞語的意思是完全對立的,但詩人巧妙地將這兩組對立的詞匯統(tǒng)一于臺閣之上的婁敬和雪窖之內(nèi)的蘇武(即“子卿”)——他們都是歷史上的有功之臣,這樣便達到了對立統(tǒng)一的藝術(shù)效果。

      二、鄭獻甫詩歌的缺陷

      鄭獻甫雖為“兩粵宗師”,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位偉大詩人,但其詩作跟歷史上的詩壇巨匠相比,終究有一定的差距。人們對其詩歌的不足之處也應(yīng)進行深入的思考。筆者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點:一點是線性思維,缺乏跳躍性;另一點是詩歌的形象性稍弱。

      先來說“線性思維”。“線性”是數(shù)學中描寫線性方程中數(shù)量之間關(guān)系的一個概念,它具有唯一性、規(guī)律性和不變性。中國古代的詩人詩歌大多具有線性思維,將事情的發(fā)展依次向前推進,這樣一來,便失于剪裁,缺少了詩歌本身要求的“跳躍性”。如《出桂林至大灣路經(jīng)西南各村,觀田中伏石有作》這首行旅詩,詩中寫道:

      水中積石如斷堵,田中臥石如伏牯。星羅棋布滿芳塍,禾黍收時紛可數(shù)。

      低頭藏尾欲何如?不能入土聊出土。鞭之不動扣之應(yīng),時有饑鴉啄其股。

      少人多石固應(yīng)爾,不意平疇竟如許!初平叱石石為羊,李廣射石石如虎。

      奈何伏地偃然息,洗背涂身難致雨。斫木揉木無所施,牛力無功人力補,嗟哉此間農(nóng)更苦!

      此詩前兩句寫路上所見石頭之形狀,三、四句接著寫石頭的數(shù)量,五、六句寫石頭的深淺,七、八句寫石頭所處的外在環(huán)境,九、十句寫石頭的密度,十一、十二句借典故再寫石頭,十三、十四句寫石頭的無用,十五、十六句再寫石頭的重量??偟目磥恚自姽倘徊扇×吮扔?、用典、反復(fù)等修辭技巧,文學手法比較老到,但通篇僅僅圍繞石頭的各方面來寫,不免令人感到疲倦。這也正與古代許多詩人相似,缺乏跳躍性思維。

      又如《田園雜興·其二》這首田園詩,詩中寫道:

      長男初識字,日秉田間杷。長女初織布,日弄檐前車。

      小者束丫髻,插以牽?;?。去年學種菜,今年知種瓜。

      將來議婚嫁,不必多牛家。田夫語田婦,此樂方無涯。

      此詩寫田園生活,卻只寫兒女。從“長男”到“長女”,再到“小者”,從“小者”的現(xiàn)在再到“小者”的將來,詩歌的結(jié)構(gòu)呈現(xiàn)出線性思維的模式。“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狈从^唐代詩人王維的《渭川田家》,同樣是古體詩,卻能在夕陽古村、深巷牛羊、茅屋野老、麥田旁的野雞、桑樹上的眠蠶、晚歸的農(nóng)夫這些不同范疇的意象和空間之間反復(fù)跳躍,呈現(xiàn)出空間的變換縮放之美。從這個比較可以看出,鄭詩在跳躍和轉(zhuǎn)換方面是有一些不足的。

      另一方面,鄭獻甫詩歌的形象性、動態(tài)性也較弱,如《泛舟西湖偶成》這首山水詩:

      西子湖中水鏡平,杭州城外畫船行。地為大將藏魂魄,堤與詩人借姓名。

      十里衣香參佛去,一江燈影看潮生。淡妝濃抹俱閑事,回首臨安淚欲傾。

      寫西湖的詩很多,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是其中的佳作:“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痹娭杏猩?、寺、亭、水面初平、云角低、黃鶯、樹、燕子、泥、亂花、人、淺草、馬、綠柳、堤壩等視覺感受,有黃鶯的啼叫聲、有清脆的馬蹄聲等聽覺感受,有“暖樹”的觸覺感受,還有“爭”“啄”“亂”等動態(tài)感受。反觀鄭詩,視覺感受只有湖水、畫船、燈影,聽覺感受幾乎沒有,動態(tài)性的描寫也僅限于“畫船行”,大部分篇幅都用來用典及抒情,這樣寫固然典重,但缺少形象性和動態(tài)性,無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一首《田居冬晚即景·其一》算是鄭詩中形象性較好的作品,詩中寫道:

      驚張冬目看飛灰,如睡冬山任取材。殘月曉風深苑柳,暖云寒雪短籬梅。

      雞拳一足野魈立,鷺聳兩肩詩客來。冷眼花光熱腸酒,江村閑處獨徘徊。

      這首詩寫到了冬山、殘月、深苑、柳、云、雪、短籬、梅、雞、獼猴、白鷺、詩客等視覺形象,以及“如睡冬山”“暖云”的觸覺感受,但整首詩缺乏聽覺形象,各種形象未能很好地統(tǒng)一在一起,動態(tài)性方面也略有欠缺,和中國文學史上的田園詩佳作相比,仍有一定的距離。

      (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基金項目:2018年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課題“粵西儒宗鄭獻甫與晚清經(jīng)學轉(zhuǎn)型研究”(18BZW001)。

      作者簡介:孫艷慶(1980-)男,山西長治人,修改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漢魏六朝文學、桂學。

      猜你喜歡
      賈誼用典屈原
      夢見屈原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26
      端午思屈原
      少先隊活動(2020年6期)2020-07-27 01:35:04
      用典與墓志文字考釋舉隅
      辯漢文帝不用賈誼
      屈原及其《離騷》(外三則)
      中華詩詞(2018年9期)2019-01-19 01:11:02
      漫畫
      讀書(2018年10期)2018-10-13 07:58:12
      習近平用典
      中華書畫家(2018年1期)2018-01-14 21:50:32
      漫談詩詞“用典”
      中華詩詞(2017年8期)2017-02-06 03:15:46
      懷才不遇的賈誼
      屈原送米
      拉萨市| 镇康县| 石首市| 长顺县| 泾源县| 蒙自县| 友谊县| 怀柔区| 江阴市| 瑞金市| 即墨市| 阳谷县| 鄢陵县| 青岛市| 枣阳市| 三亚市| 磐石市| 龙南县| 镇平县| 望谟县| 淮南市| 镇安县| 阳曲县| 灯塔市| 句容市| 泸水县| 合江县| 建昌县| 西宁市| 合山市| 深水埗区| 兰州市| 梓潼县| 利津县| 吉安县| 健康| 苍溪县| 尉氏县| 海兴县| 元阳县| 福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