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蔚湉
從前有個豬豬國,那里有一個有名的富豪叫豬倉倉。他有三個孩子,大兒子叫豬呆呆,二女兒叫豬美美,三兒子叫豬聰聰。
富豪豬倉倉要把他的家業(yè)交給其中的一個孩子繼承。交給誰呢?豬倉倉想出了一個辦法——讓三個孩子扔一根針,針頭指向哪個方向,他們就往哪邊走,去找他們需要的東西。誰找到的最好,家業(yè)就給誰。
第一次,豬倉倉讓他們找一頂漂亮的帽子。豬聰聰的針頭指向東邊,他往東走,看到了一個牧羊倌,他把牧羊倌的帽子搶下來拿回了家。豬美美的針頭指向南邊,她往南走,找到了一塊破布,她用破布圍成了一頂帽子帶回了家。豬呆呆的針頭指向了離家不遠的地窖,他走進地窖時看見了一只大貓,大貓說:“你來這里做什么?”豬呆呆說:“我想要一頂漂亮的帽子。”大貓說:“想要一頂漂亮的帽子可以,你要撿地上的貓毛自己織。”于是豬呆呆用了三天三夜撿貓毛、織帽子,終于織成了一頂漂亮的帽子帶回了家。
第二次,豬倉倉讓他們找一根結實的手杖。豬聰聰的針頭又指向東邊,他往東走,看到了一間破舊的房子,他從房子上拆下一根木棍拿回了家。豬美美的針頭又指向南邊,她往南走,找到了一把鐮刀,她把鐮刀桿拆下來帶回了家。豬呆呆的針頭又指向了離家不遠的地窖,他又看到了那只大貓,對大貓說了他的愿望。大貓指了指地窖里粗壯的樹根,告訴他要手杖可以,不過需要自己親手打磨。于是豬呆呆打磨了五天五夜,終于磨出一根結實的手杖帶回了家。
豬倉倉看到孩子們兩次帶回來的東西,決定把家業(yè)交給豬呆呆。他剛宣布完這個決定,豬美美和豬聰聰就提出了抗議,他們認為豬呆呆那么笨,不應該繼承家業(yè)。
為了讓大家心服口服,豬倉倉決定讓孩子們再比一次,這次豬倉倉讓他們找一枚精美的戒指。豬聰聰的針頭再次指向東邊,他往東走,看到了一輛破舊的自行車,他把自行車上的鐵環(huán)取下來拿回了家。豬美美的針頭再次指向南邊,她往南走,找到了一個鈴鐺,把鈴鐺圈拿下來帶回了家。豬呆呆的針頭再次指向了離家不遠的地窖,大貓得知他要一枚精美的戒指后,給了他一塊金子,讓他自己做。于是豬呆呆做了七天七夜,終于做出一枚精美的戒指帶回了家。
豬美美和豬聰聰看到了豬呆呆帶回來的戒指,終于承認,他們做事情不如豬呆呆認真努力,也沒有豬呆呆的堅持和韌性。最后豬呆呆順利地繼承了家業(yè),并且讓豬家變得更加富有了。
評語:小作者通過豬倉倉安排的三次考驗,讓讀者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認真、堅持,才有可能收獲好的結果。故事情節(jié)設計生動有趣,反復相似的情節(jié)也更好地塑造了豬呆呆踏實、認真的形象。
(指導教師:林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