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玉云
【摘要】幼兒喜歡玩沙玩水,在沙水游戲中盡情歡暢,感受無窮的樂趣。沙水游戲是幼兒園必不可少的活動,幼兒園在沙水游戲區(qū)的設置、工具的使用和材料的配備上,要充分考慮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需要。在游戲活動中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自主游戲,教師可以以旁觀者、朋友或游戲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戲,在愉快的氛圍中啟發(fā)幼兒思考,鼓勵幼兒嘗試更多的玩法,客觀地評價幼兒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力,促進幼兒在沙水游戲中獲得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沙水游戲區(qū);設置;指導
沙,細碎、松散,易掌握,易流淌;水,透明流動、看得見、抓不住,沙和水都可以用容器倒來倒去。沙水結合,可以固化,也可以液化,變化多端、奇妙無窮。孩子喜歡玩沙玩水,無論是海邊浴場,還是小區(qū)的沙水池,都能看到很多興高采烈地玩沙玩水的孩子們。
一、沙水游戲區(qū)的意義
(一)沙水游戲活動能鍛煉幼兒身體,增強體質。沙水池一般設置在戶外寬敞向陽之處,孩子們沐浴陽光,呼吸新鮮空氣,能促進鈣質吸收,有助于生長發(fā)育。在游戲過程中,孩子們經常有拎沙、裝水、堆沙、壘高、攪拌沙水、挖坑等大動作,促進了幼兒身體各部分機能協(xié)調發(fā)展;測量、過濾、磨光、拓印、比較、繪制等動作,提高了幼兒的精細動作能力。
(二)沙水游戲活動可以提高幼兒的感知能力。在沙水游戲活動中,幼兒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材料,幼兒在碰觸、擺弄、混合、造型、運輸、整理等游戲過程中,對材料的質地和特性有直接的感知,能提高認知水平。
(三)沙可以塑型、水富于變幻,幼兒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游戲和玩法,樂趣無窮。
(四)沙水游戲能促進幼兒語言和交往能力的發(fā)展。沙水游戲是一種細致、復雜的活動,在活動中幼兒合作、討論、分享、商量、爭執(zhí),在表達見解的同時,語言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學到了與人交往的方法。
二、沙水游戲區(qū)的設置
沙水是大自然賦予幼兒最好的禮物,沙水游戲區(qū)的設置、工具的使用和材料的配備要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滿足幼兒游戲的需求。
(一)區(qū)域設置要求
1.沙區(qū)和水區(qū)不宜相距太遠,應彼此臨近,將沙池放在靠近水龍頭或水箱的地方,以方便取水。
2.應在沙坑底部設排水管道和濾網(wǎng),便于排水,防止沙土流失。陰雨天沙坑易積水,可蓋頂棚,側面設排水溝槽。
3.為保證沙土穩(wěn)固和消毒,沙池位置宜選擇在朝陽、背風之處,這樣的環(huán)境也有利于幼兒沐浴陽光。
4.沙池大小面積與辦園規(guī)模相協(xié)調,深約30厘米至50厘米,沙坑可以設計成多種形狀??紤]兒童進出方便,沙坑的邊緣不宜太高。為了保證幼兒游戲安全,沙坑堅硬的邊緣要進行軟化,例如用輪胎堆邊或圓木包邊等。
5.幼兒游戲用的沙土宜選用安全細軟、顆粒均勻的天然白沙,黃沙也可選用。
6.為確保兒童的安全,玩水池水深不能超過30厘米,面積不宜超過50平方米。水要保持清潔,應定期過濾和更換。水池的外形以流線型為宜。
7.沙水游戲區(qū)設在戶外是最為理想的,但考慮到天氣和園所場地的需要,也可以在室內建沙水區(qū),方便幼兒游戲。
(二)材料的投放
在沙水游戲區(qū),投放多種多樣的工具與材料,可以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開拓幼兒的新思路,反之,材料單一枯燥、貧乏的區(qū)角提不起幼兒的興趣,限制了幼兒的思路。
1.工具的選擇
許多沙水區(qū)的工具在我們身邊可以隨時找到并加以利用,如小桶、廢舊紙箱、紙筒、棍棒、漏斗、沙水模具、量杯等,挖沙時可以使用各種廢舊的鏟子,木鍬、塑料瓶等;盛裝工具可以選用鍋碗瓢盆、瓶瓶罐罐、盒子、桶、筐等;篩沙材料用篩子、漏筐、網(wǎng)眼布等。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搭建遮陽棚、遮陽網(wǎng)等。玩水時可以選擇塑料杯、攪拌棒、礦泉水瓶、小桶、漏斗、量杯、灑水壺、粗細吸管等。
提供用于材料運輸?shù)墓ぞ哕嚒?/p>
2.材料的選擇
可以投放在沙水區(qū)的游戲材料有很多,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游戲需要,有選擇性地投放活動材料。
首先,投放常用的圓邊的容器材料 、大小合適的挖掘材料以及實用有趣的過濾材料。選擇材料時要避免使用尖銳有傷害性的材料。
其次,投放輔助材料。玩沙水的輔助材料可以讓游戲更生動,過程更精彩,幼兒更熱愛。玩沙時可投放玩具模型,也可以用PVC管、紙筒、木板、泡沫墊、舊彩筆、筷子、薯片桶、瓶蓋、仿真花、海洋球等做輔助材料。玩水時根據(jù)游戲的需要來投放輔助材料,如“水槍比賽”,可準備防水衣、水槍、護目鏡等;玩游戲“肥皂船”時,可準備肥皂、牙簽、小旗、斜坡、可樂瓶等。
再次,投放自然材料。在沙水區(qū),可以添加枝條編筐、木竹枝葉、貝殼、葫蘆瓢、蓮蓬、松果、玉米瓤、稻草繩、蒲草、蘆葦花等自然材料來豐富游戲區(qū)的內容。
另外,投放文具材料。為滿足幼兒表達的需要,可配備畫板、紙、筆、膠帶、剪刀等,在墻面、木架上可張貼幼兒作品、設計圖和搭建時的各種照片。
三、沙水游戲的指導
孩子們天生喜歡大自然賦予他們的沙水,并享受游玩于其中的無窮樂趣,沙水游戲沒有固定的玩法,在游戲活動中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自主游戲,教師可以以旁觀者、朋友或游戲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戲,在愉快的氛圍中啟發(fā)幼兒思考,鼓勵幼兒嘗試更多的玩法,客觀地評價幼兒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力,促進幼兒在沙水游戲中獲得全面發(fā)展。
在平時的觀察中我們發(fā)現(xiàn),因為受生活經驗和年齡特點的制約,幼兒游戲活動形式單一,只玩幾個相同的游戲,重復幾個動作,缺乏創(chuàng)造性;教師的指導有時干預太多,有時參與不夠,缺乏有效的指導,很難提升幼兒的游戲水平。
作為教師,要認真觀察,適時介入游戲,指導并鼓勵幼兒探索新的玩法,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
(一)根據(jù)年齡層次 開展沙水游戲
幼兒沙水游戲發(fā)展有三個層次:小班幼兒以練習性游戲為主,中班幼兒以建構性自主游戲為主,大班幼兒多開展創(chuàng)造性游戲和發(fā)散性游戲。
小班幼兒不會計劃自己的行動,創(chuàng)造力弱,常常只會進行基本動作或簡單模仿,在玩沙時,可以引導幼兒搖一搖、挖一挖、倒一倒,光腳踩沙、手捧細沙,直接感受沙的特性和觸感。玩水時,通過舀水、捧水、劃水、攪水起漩渦、吹泡泡等活動感知水的清涼,培養(yǎng)幼兒的興趣。沙水混合,做造型最合適,可以逐步引導幼兒開展有主題的游戲,如“堆小山”“挖寶藏”等,孩子在了解沙水特征的基礎上,體驗沙水游戲的樂趣。
中班幼兒的游戲能力有所提高,可以選擇一些開放性的內容,如游戲“搭建城堡”“烽火臺”等,幼兒既用沙又用水,在沙水結合,反復堆、拍、壓,壘高,測量,記錄的同時,還要考慮游戲的情節(jié)或作品的功能,既發(fā)揮幼兒的基本技能,又培養(yǎng)幼兒合作探究的精神。
大班幼兒求知欲和探索欲強,可以適當加入挑戰(zhàn)性游戲,如“建造立交橋”“城市管道建設”“萬里長城”等,游戲有難度,需要調動生活經驗,反復思考和創(chuàng)作才能完成。例如,在大班沙水游戲“南水北調”中,幼兒分兩組進行,在游戲活動中幼兒明白了水往低處流、沉浮、蒸發(fā)、溶解、滲透等特性,但在挖管道放水管時,兩組幼兒對水管位置的高低意見不一,經過激烈地討論后,又開始緊張地忙碌起來,一組因為管道低于水池高度,水流不進水池;另一組水管位置高于地面和水池,成功地完成“南水北調”,實踐出真知。在玩游戲“建造立交橋”時,橋墩經常塌陷,幼兒很困擾,后來經過多次的嘗試,終于找到了橋墩塌陷的原因,原來是沙塑形的密度不夠,再者是兩塊磚的距離太遠,造成受力不均勻而導致坍塌,幼兒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游戲能力得到提高。
(二)科學觀察 指導幼兒游戲
觀察是通向幼兒心靈的橋梁,只有善于觀察,了解孩子的發(fā)展水平、行為特點、游戲表現(xiàn),運用幼兒的視角去分析孩子的行為,才能科學地指導幼兒的游戲。
在觀察過程中可以采用視頻式、案例式、表格式、圖示式等記錄法,記錄游戲過程,教師在此基礎上分析幼兒在沙水游戲時的表現(xiàn),包括使用材料、過程、造型、同伴合作、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法、游戲結果等,教師以旁觀者的身份支持并主動介入,鼓勵并指導幼兒嘗試更多的玩法。
(三)重視評價 提升游戲能力
沙水游戲活動會產生許多成果,將成果展示給同伴,通過分享、評價,傳遞游戲中的成功經驗,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和欲望;還可以師幼之間、幼兒之間展開互動評價,交流經驗、分享快樂。比如在大班“南水北調”游戲中,孩子們在沙地上立起一堵塑料墻,接水管、上彎頭、設置導流槽,把自來水從南邊引到北邊,這項工程搭建將有模有樣,孩子忙得不亦樂乎,老師在這個瞬間來進行分享點評,表揚了有創(chuàng)意的同學能使用彎頭改變水流的方向,孩子們七嘴八舌地互相評價,有的說設計很完美,但有一位細心的幼兒說,導流槽有一處不平整,漏水,需要改進,這就反映了幼兒在觀察評價時能發(fā)現(xiàn)游戲細節(jié)的不足,在解決問題的同時,能力得到了提升。
幼兒園合理地設置沙水游戲區(qū),并投放豐富的游戲材料,在教師適當?shù)亟槿牒椭笇?,可以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新丹. 巧用玩沙水游戲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力[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5(7):46.
[1]章蘭.湖濱課程指導手冊[M].江蘇鳳凰電子音像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