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水稻花后葉片SPAD值動態(tài)模型與特征分析

      2021-09-11 00:58:39趙考誠葉迎馬軍錢天陳黃麗芬莊恒揚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21年16期
      關鍵詞:葉綠素含量水稻

      趙考誠 葉迎 馬軍 錢天陳 黃麗芬 莊恒揚

      摘要:葉綠素含量影響水稻的各種生理機能,供氮水平影響水稻的產(chǎn)量,探究水稻花后葉片相對葉綠素含量與不同供氮水平二者間的關系,為高產(chǎn)綠色栽培提供參考。采用淮稻5號、揚粳4227、常優(yōu)5號、甬優(yōu)8號4個水稻代表性品種,設計低(N1)、中(N2)、高(N3)3個氮素水平,每隔7 d測定水稻上3葉的SPAD值,利用倒Logistic數(shù)學模型,分析特征參數(shù)。結果表明,供氮水平的提高可減緩水稻上3葉葉綠素流失速率;倒3葉對土壤氮素供應反應敏感,可視為反映水稻氮素營養(yǎng)狀況的指示葉;在不同供氮水平下4種水稻品種花后上3葉SPAD值變化曲線均符合倒“S”形分布,其中常優(yōu)5號中供氮水平更為符合;4種水稻品種在相同氮素處理下的倒3葉漸降期、快降期、緩降期時間和最大速率點相似。

      關鍵詞:水稻;花后期;SPAD值;動態(tài)模型;葉綠素含量

      中圖分類號: S511.0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1)16-0074-06

      水稻(Oryza sativa L.)籽粒灌漿60%~80%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由葉片的光合作用提供[1],水稻花后葉片開始衰老,功能葉面積萎縮與葉綠素含量下降不利于光合作用產(chǎn)物的積累,進而抑制結實率的提高與稻米品質(zhì)的提升[2-5];而前期(基肥、分蘗肥、穗肥)供氮不善致使水稻葉片葉綠素含量降低,進而葉片光合作用減弱,最終影響水稻產(chǎn)量[6]。與植物組織分析方法[7]或光譜遙感方法[8]相比,使用SPAD-502型葉綠素儀[9]可獲得植物葉片相對葉綠素含量,并稱之為SPAD值。建立在以SPAD值為基礎上的水稻供氮模型可用于診斷作物氮素營養(yǎng)豐歉并以此優(yōu)化施氮策略[10-11],因而SPAD值與作物氮素營養(yǎng)水平具有一定的相關性[12-16]。李剛?cè)A等研究表明,倒3葉可作為較為理想的指示葉診斷水稻氮素營養(yǎng)狀況[17]。依據(jù)SPAD-502型葉綠素計測定數(shù)值結果表明,水稻葉片在抽穗期SPAD值最高,拔節(jié)期次之,成熟期最低,抽穗期與成熟期間具有顯著差異,在此3個生育周期中均可以倒3葉SPAD值至倒4葉SPAD值為參數(shù)判定供氮是否合理,且水稻葉片含氮量與SPAD值呈顯著線性相關性[18-20]。水稻葉片倒3葉與倒4葉色差可用于斷定水稻供氮的豐歉[21],且與供氮水平存在顯著相關性[22]。而(倒3葉SPAD值×倒4葉SPAD值)/頂部4張葉片平均SPAD值所得參數(shù)與實際稻田表觀供氮量之間呈顯著線性相關性[15]。通過測定水稻拔節(jié)期到孕穗期葉片SPAD值動態(tài)變化和葉片形狀進而建立氮素診斷模型,為在該剩余周期內(nèi)的水稻氮素營養(yǎng)診斷給出全新的參考[23]。前人對多個品種水稻葉片SPAD值動態(tài)變化及建立數(shù)學模型的研究較少,尤其關于水稻花后葉片SPAD值動態(tài)變化及相關數(shù)學模型的研究罕見報道。本研究選取4個水稻品種,通過不同葉位SPAD值建立倒Logistic模型,偏重水稻花后比較同株水稻不同葉位葉片的SPAD值分布及變化趨勢,以期驗證前期施肥次數(shù)與用量的合理性,為提高水稻結實率并為改善稻米品質(zhì)的研究提供科學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設計

      田間試驗于2015年6—11月在江蘇省揚州市揚州大學農(nóng)學院試驗農(nóng)場(119°42′E,32°39′N)進行,試驗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 16.13 ℃,年平均降水量為1 005 mm,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2 305.6 h,無霜期為227 d。試驗土壤類型為沙壤土,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為19.07 g/kg,全氮含量為1.35 g/kg,堿解氮含量為82.60 mg/kg,有效磷含量為24.44 mg/kg,速效鉀含量為85.20 mg/kg。

      試驗設180、270、360 kg/hm2 3個施氮水平,分別用N1、N2、N3表示,采用淮稻5號(遲熟中粳)、揚粳4227(早熟晚粳)、常優(yōu)5號(雜交晚粳)、甬優(yōu)8號(雜交晚粳)4個水稻品種,共12個處理。試驗采用裂區(qū)設計,施氮量為主區(qū),品種為副區(qū)。主區(qū)長為7.8 m、寬為6.6 m、面積為51.5 m2。供試氮肥為尿素,氮素運籌方式為基肥、第1次分蘗肥(栽后7 d)、第2次分蘗肥(栽后14 d)、促花肥(以淮稻5號生育進程為準)、保花肥(以淮稻5號生育進程為準)施用比例為3.0 ∶ 1.5 ∶ 1.5 ∶ 2.5 ∶ 1.5。每小區(qū)施過磷酸鈣450 kg/hm2,氯化鉀150 kg/hm2。水稻5月29日浸種,6月2日播種,6月18日移栽,移栽前施基肥。整個試驗過程控制好合理的田間水量,非特殊情況不刻意排灌水,其他措施同一般大田管理。

      1.2 測定項目及方法

      1.2.1 葉片SPAD值測定 從水稻齊穗期始,每隔7 d使用SPAD-502型葉綠素儀對植株上3葉進行SPAD值測定,直至各品種水稻成熟收獲。每個處理小區(qū)隨機測定10株健康主莖劍葉、倒2葉及倒3葉3張全展葉片,每張葉片上部1/3處、中部和下部1/3處為測定點,3個測定點SPAD值的平均值代表該張葉片的SPAD值。

      1.2.2 數(shù)據(jù)分析 運用Microsoft Excel 2013制表、SPSS IBM 24.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Origin 2018作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供氮水平下4種水稻品種花后上3葉SPAD值動態(tài)變化

      2.1.1 不同供氮水平下淮稻5號花后上3葉SPAD值動態(tài)變化 由圖1可知,不同供氮水平下淮稻5號花后上3葉SPAD值總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但低供氮水平下降速率較中、高供氮水平快。表明供氮水平的提高可減緩淮稻5號上3葉葉綠素流失速率。從相同供氮水平不同葉位分析,每種供氮水平下均是倒3葉SPAD值低于倒2葉與倒1葉,且下降幅度均大于倒2葉與倒1葉。表明倒3葉對土壤氮素供應反應敏感,可視為反映淮稻5號氮素營養(yǎng)狀況的指示葉。從同一葉位不同供氮水平分析,隨供氮水平提高倒1葉SPAD值逐步超過倒2葉SPAD值。表明可比較淮稻5號花后倒1葉SPAD值與倒2葉SPAD值判定田塊氮素含量的高低(倒1葉SPAD值>倒2葉SPAD值即所在田塊供氮水平高)。在低、中、高3種供氮水平下淮稻5號上3葉SPAD值的變化曲線符合倒“S”形分布。

      2.1.2 不同供氮水平下?lián)P粳4227花后上3葉SPAD值動態(tài)變化 由圖2可知,不同供氮水平下?lián)P粳4227花后上3葉SPAD值總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但低供氮水平下降速率較中、高供氮水平快。表明供氮水平的提高可減緩揚粳4227上3葉葉綠素流失速率。從相同供氮水平不同葉位分析,各供氮水平下均是倒3葉SPAD值低于倒2葉與倒1葉(中供氮水平花后21 d、高供氮水平花后7 d除外),且下降幅度均大于倒2葉與倒1葉。表明倒3葉對土壤氮素供應反應敏感,可視為反映揚粳4227氮素營養(yǎng)狀況的指示葉。從同一葉位不同供氮水平分析,隨供氮水平的提高倒1葉SPAD值逐步超過倒2葉SPAD值。表明可比較揚粳4227花后倒1葉SPAD值與倒2葉SPAD值來判定田塊氮素含量的高低(同淮稻5號)。在低、中、高3種供氮水平下?lián)P粳4227上3葉SPAD值變化曲線符合倒“S”形分布。

      2.1.3 不同供氮水平下常優(yōu)5號花后上3葉SPAD值動態(tài)變化 由圖3可知,不同供氮水平下常優(yōu)5號花后上3葉SPAD值總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但低供氮水平下降速率較中、高供氮水平快。表明供氮水平的提高可減緩常優(yōu)5號上3葉葉綠素流失速率。從相同供氮水平不同葉位分析,各供氮水平下大多是倒3葉SPAD值低于倒2葉與倒1葉(低供氮水平花后28 d、中供氮水平花后7、14 d除外),且下降幅度均大于倒2葉與倒1葉。表明倒3葉對土壤氮素供應反應敏感,可視為反映常優(yōu)5號氮素營養(yǎng)狀況的指示葉。從同一葉位不同供氮水平分析,隨供氮水平提高并未出現(xiàn)與淮稻5號、揚粳4227相似的倒1葉SPAD值逐步超過倒2葉SPAD值的變化規(guī)律。在低、中、高3種供氮水平下常優(yōu)5號上3葉SPAD值變化曲線符合倒“S”形分布。

      2.1.4 不同供氮水平下甬優(yōu)8號花后上3葉SPAD值動態(tài)變化 由圖4可見,不同供氮水平下甬優(yōu)8號花后上3葉SPAD值總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但低供氮水平下降速率較中、高供氮水平快。表明供氮水平的提高可減緩甬優(yōu)8號上3葉葉綠素流失速率。從相同供氮水平不同葉位分析,各供氮水平下均是倒3葉SPAD值低于倒2葉與倒1葉(低供氮水平花后0、7、14 d,中供氮水平花后28 d以前),且下降幅度均大于倒2葉與倒1葉。表明倒3葉對土壤氮素供應反應敏感,可視為反映甬優(yōu)8號氮素營養(yǎng)狀況的指示葉。從同一葉位不同供氮水平分析,隨供氮水平的提高,并未出現(xiàn)與淮稻5號、揚粳4227相似的倒1葉SPAD值逐步超過倒2葉SPAD值的變化規(guī)律,但與常優(yōu)5號有著相似的變化。在低、中、高3種供氮水平下甬優(yōu)8號上3葉SPAD值變化曲線符合倒“S”形分布。

      2.1.5 不同供氮水平下4種水稻品種花后上3葉SPAD值動態(tài)變化小結 不論何種供氮水平下4種水稻品種花后上3葉SPAD值總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但低供氮水平下降速率較中、高供氮水平快。表明供氮水平的提高可減緩水稻上3葉葉綠素流失速率。從相同供氮水平不同葉位分析,除個別品種不同花后時間點會有出入,但總體呈現(xiàn)出各供氮水平下倒3葉SPAD值低于倒2葉與倒1葉,且下降幅度均大于倒2葉與倒1葉。表明倒3葉對土壤氮素供應的反應敏感,可視為反映水稻氮素營養(yǎng)狀況的指示葉。從同一葉位不同供氮水平分析,雜交晚粳(常優(yōu)5號、甬優(yōu)8號)并未出現(xiàn)與普通粳稻(淮稻5

      號、揚粳4227)相似的變化規(guī)律:隨供氮水平提高倒1葉SPAD值逐步超過倒2葉SPAD值。推測原因在于水稻品種差異。在不同供氮水平下4種水稻品種花后上3葉SPAD值變化曲線均符合倒“S”形分布,其中常優(yōu)5號中供氮水平更為符合。

      2.2 水稻花后上3葉SPAD值動態(tài)模型建立及參數(shù)分析

      水稻抽穗后葉片SPAD值呈倒“S”形分布,故此次研究用倒Logistic模型對SPAD值進行擬合,倒Logistic數(shù)學表達式為[24]

      式中:y為SPAD值;x為抽穗后時間;k、a、b、c為參數(shù),其中k為水稻齊穗后最大SPAD值,b為相對速率。對式(1)求一階導數(shù):

      式(2)為生長速率相對于x的函數(shù)。對式(2)求二階導,并令其為0,則可得到生長速率的2個拐點,令其為t1、t2,t1、t2分別為

      根據(jù)生長速率的2個拐點時間,可以將“S”形曲線分為3個時期,即漸降期、快降期、緩降期。

      對式(1)求二階導數(shù):

      對于式(3),當d2ydx2=0,x=lnab,此時y=k2。因此可知Logistic曲線存在一拐點lnab,k2,lnab即可看作生長量為最終生長量一半時的時間,此時達到最大速率,Vmax=kb4,令x為拐點的橫坐標。

      對不同處理齊穗后倒1葉、倒2葉和倒3葉SPAD值采用倒Logistic方程擬合,得到方程和特征參數(shù),特征參數(shù)對應式(1)里的c、k、a、b(表1)。t1、t2將齊穗后天數(shù)分割為:(0,t1)為SPAD值漸降期,(t1,t2)為SPAD值快降期,(t2,成熟收獲)為SPAD值緩降期。將各自品種3種氮素水平的t1和t2分別取平均數(shù)以此對比可知,常優(yōu)5號率先進入快降期,其次是淮稻5號,然后是甬優(yōu)8號,最后是揚粳4227;進入緩降期首先是常優(yōu)5號,其次是甬優(yōu)8號,然后是淮稻5號,最后是揚粳4227(圖5)。t2與t1的差值為快降期持續(xù)時間,各自水稻品種隨供氮水平提升呈現(xiàn)出持續(xù)時間整體降低的趨勢,表明供氮越多葉片迅速下降的時間越短。

      3 討論與結論

      本試驗測定了水稻倒1至倒3葉的SPAD值,研究其SPAD值與氮素吸收分配的關系,結果表明,無論在何種施氮水平下,水稻花后葉片SPAD值呈現(xiàn)明顯的下降趨勢,為倒“S”形。氮肥供給重心轉(zhuǎn)移至稻穗的形成和籽粒發(fā)育期,并且不同部位葉片對氮的競爭能力不同[25],靠近根部葉位的SPAD值也率先減小[26],下葉位的葉片對氮素的敏感程度比上葉位高。在本試驗中,主莖功能葉的倒3葉對氮素反應最為敏感,應把倒3葉用做判斷水稻氮素豐缺狀況的理想指示葉。同時還可以看出,相對低施氮處理的植株,較高施氮水平的處理對水稻不同葉位之間的SPAD值差異影響小。不同氮素水平的水稻收獲結實時的SPAD值略有差別,具體排序為N2處理>N3處理>N1處理。氮素缺失會導致作物顯著早衰并早熟,產(chǎn)量降低;而氮素過剩則會導致推遲成熟,葉呈濃綠色,谷粒不飽滿,秕粒多[27]。低氮(N1)水平由于前中期氮肥供應不足,導致植株生長緩慢、矮小,抽穗早而不齊,過于早衰;高氮(N3)水平由于氮素的過量施用,葉綠素數(shù)量增多,為使稻葉更長久地保持綠色,所以表現(xiàn)出延長生育期、貪青晚熟的趨勢。所以中氮水平(N2)為本試驗中最理想的施氮水平,既提高了水稻產(chǎn)量,也提升了稻米品質(zhì)[28-29]。本研究著重在水稻花后的SPAD值變化,發(fā)現(xiàn)處于不同葉位的葉片生理狀況和物理特征有所不同,這可能對SPAD值產(chǎn)生影響[30]。在診斷水稻氮素營養(yǎng)時,選擇哪些葉位測定,如何克服品種不同的影響及不同生長時期的差異尚需探

      討[31-32]。本研究結果僅是對江蘇省中部地區(qū)4個水稻品種花后的SPAD值的歸納。今后應擴大研究,建立不同稻區(qū)、不同品種類型生育各期葉片SPAD值的動態(tài)模型,進一步檢驗該診斷方法的應用價值,豐富完善指標值。

      參考文獻:

      [1]歐陽杰,王楚桃,何光華,等. 水稻灌漿中后期功能葉中葉綠素含量及其變化趨勢與谷物產(chǎn)量關系研究[J]. 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2012,25(4):1201-1204.

      [2]楊海龍,楊佳恒,蔡金洋. 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葉片SPAD變化趨勢及其與產(chǎn)量的關系[J]. 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20,61(11):2200-2204.

      [3]Wang Y W,Xu C,Lv C F,et al.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analysis of high-yield rice (Oryza sativa L.) LYPJ during leaf senescence[J]. Photosynthetica,2016,54(3):422-429.

      [4]翟榮榮,馮 躍,曹立勇,等. 水稻葉片衰老研究進展[J]. 中國稻米,2011,17(1):7-12.

      [5]李 可,禹 晴,徐云姬,等. 水稻葉片早衰突變體的農(nóng)藝與生理性狀研究進展[J]. 中國水稻科學,2020,34(2):104-114.

      [6]Zhao D L,Oosterhuis D M,Zhao D L. Nitrogen application effect on leaf photosynthesis,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concentrations and yield of field-grown cotton[J]. Special Report-Arkansas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2000(3):69-71.

      [7]Lemaire G. Diagnosis of the nitrogen status in crops[M]. Berlin:Springer,1997.

      [8]王 鑫,王梓橦,尤文強,等. 利用葉片正反面反射光譜估算葉綠素含量[J].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8,38(8):2524-2528.

      [9]Markwell J,Osterman J C,Mitchell J L. Calibration of the minolta SPAD-502 leaf chlorophyll meter[J]. Photosynthesis Research,1995,46(3):467-472.

      [10]李 杰,馮躍華,牟桂婷,等. 基于SPAD值的水稻施氮葉值模型構建及應用效果[J].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17,50(24):4714-4724.

      [11]Aarrgui L M,Lasa B,Lafarga A,et al. Evaluation of chlorophyll meters as tools for N fertilization in winter wheat under humid Mediterranean condit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2005,24(2):140-148.

      [12]Errcart P M,Agnusdei M G,Lattanzi F A,et al. Leaf nitrogen concentration and chlorophyll meter readings as predictors of tall fescue nitrogen nutrition status[J]. Field Crops Research,2012,129:46-58.

      [13]Yang H,Yang J,Lv Y,et al. Spad values and nitrogen nutrition index for the evaluation of rice nitrogen status[J].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4,17(1):81-92.

      [14]Ziadi N,Brassard M,Belanger G,et al. Chlorophyll measurements and Nitrogen nutrition index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rn nitrogen status[J]. Agronomy Journal,2008,100(5):2275-2279.

      [15]Prost L,Jeuffroy M H. Replacing the nitrogen nutrition index by the chlorophyll meter to assess wheat N status[J]. 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7,27(4):321-330.

      [16]Hawkins J A,Sawyer J E,Barker D W,et al. Using relative chlorophyll meter values to determine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for corn[J]. Agronomy Journal,2007,99(4):1034-1040.

      [17]李剛?cè)A,薛利紅,尤 娟,等. 水稻氮素和葉綠素SPAD葉位分布特點及氮素診斷的葉位選擇[J].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07,40(6):1127-1134.

      [18]李 杰. 基于SPAD值的水稻變量施氮模型及其應用研究[D]. 貴陽:貴州大學,2017.

      [19]李剛?cè)A,丁艷鋒,薛利紅,等. 利用葉綠素計(SPAD-502)診斷水稻氮素營養(yǎng)和推薦追肥的研究進展[J].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5,11(3):412-416.

      [20]張金恒,王 珂,王人潮. 葉綠素計SPAD-502在水稻氮素營養(yǎng)診斷中的應用[J].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1(2):177-180.

      [21]凌啟鴻,王紹華,丁艷鋒,等. 關于用水稻“頂3頂4葉葉色差”作為高產(chǎn)群體葉色診斷統(tǒng)一指標的再論證[J].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17,50(24):4705-4713.

      [22]姜繼萍,楊京平,楊正超,等. 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葉片及相鄰葉位SPAD值變化特征[J]. 浙江大學學報(農(nóng)業(yè)與生命科學版),2012,38(2):166-174.

      [23]袁召鋒. 基于SPAD值的水稻氮素營養(yǎng)診斷與調(diào)控研究[D]. 南京: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6.

      [24]朱慶森,曹顯祖,駱亦其. 水稻籽粒灌漿的生長分析[J]. 作物學報,1988(3):182-193.

      [25]史瑞和. 植物營養(yǎng)原理[M].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26]姜繼萍. 水稻冠層葉片SPAD數(shù)值變化特征及其在氮素營養(yǎng)診斷中的應用[D]. 杭州:浙江大學,2012.

      [27]唐建軍,何火嬌,彭瑩瓊,等. 水稻不同葉位葉色信息與葉片含氮量的關系研究[J]. 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4,36(2):261-264.

      [28]郭 晨,徐正偉,李小坤,等. 不同施氮處理對水稻產(chǎn)量、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響[J]. 土壤,2014,46(4):618-622.

      [29]謝 芳,韓曉日,楊勁峰,等. 不同施氮處理對水稻氮素吸收及產(chǎn)量的影響[J]. 中國土壤與肥料,2010(4):24-26,45.

      [30]戈長水,應 武,楊 虎,等. 葉綠素計(SPAD-502)在水稻氮素營養(yǎng)診斷和推薦施肥中的應用、研究及展望[J]. 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2014(2):8-13.

      [31]陳曉陽,錢秋平,趙秀峰,等. 水稻葉片SPAD空間分布與氮素營養(yǎng)及種植密度的關系[J]. 江西農(nóng)業(yè)學報,2013,25(5):13-15.

      [32]王紹華,曹衛(wèi)星,王強盛,等. 水稻葉色分布特點與氮素營養(yǎng)診斷[J].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02,35(12):1461-1466.

      猜你喜歡
      葉綠素含量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有了這種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鹽了
      水稻種植60天就能收獲啦
      軍事文摘(2021年22期)2021-11-26 00:43:51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樣實現(xiàn)機插
      一季水稻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2
      水稻花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00
      棉花葉片葉綠素含量與纖維品質(zhì)關系分析
      棉花科學(2017年1期)2017-03-10 20:29:02
      花生葉綠素含量的高光譜遙感估算模型研究
      不同海拔條件下春油菜光合生理和產(chǎn)油量的響應
      鋅對菠菜葉綠素含量及保護酶活性的影響
      巴马| 永善县| 阿拉善盟| 正阳县| 大名县| 革吉县| 邢台县| 婺源县| 奉节县| 永安市| 朝阳县| 黎城县| 裕民县| 宜川县| 佛坪县| 靖西县| 三门峡市| 清远市| 顺义区| 蒙阴县| 徐汇区| 靖江市| 琼结县| 重庆市| 错那县| 洮南市| 奉新县| 石渠县| 甘洛县| 东阳市| 华安县| 阿图什市| 云龙县| 神池县| 舟曲县| 五河县| 平阴县| 招远市| 亚东县| 肃南| 湖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