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星
摘要: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高考制度也在隨之改變,為了更好的迎合發(fā)展趨勢,高中數學教師除了要重視傳授學生知識外,還要努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模式。有效的教學策略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本文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展開分析,并提出幾點策略。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數學;教學模式
引言: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時仍采用“題海戰(zhàn)術”、“填鴨模式”等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非常不科學,會嚴重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和運算能力的發(fā)展。但新高考制度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中數學教學的難度和壓力,為了更好的適應教學要求,廣大教師應積極探索高效、新穎的教學模式,在學習上給學生更好的引導。
一、合理規(guī)劃課程內容,精心設計各個環(huán)節(jié)
隨著新高考各項制度的施行,高中數學授課內容也出現了相應的變化,為了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部分教師會按照主題講解相關的知識點。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各個模塊之間銜接較差,導致學生很難高效吸收知識點,這也是課堂效率遲遲無法提升的原因之一。對此,教師為了對其提供更高效的幫助,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上來規(guī)劃課堂內容。不同的教學模式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在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班級實際學情和學生性格特點[1]。舉例來說,在學習北師大版數學《等差數列》一課時,數列是高中數學學習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不僅在實際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與函數思想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教師在授課時應合理規(guī)劃課程內容,先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利用“電影院座位設置”或是“堆放木頭V形架”等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給出三組等差數列相關的數據,通過師生互動來引導學生觀察這些數據的變化規(guī)律是什么,這一環(huán)節(jié)更有利于教師了解班級同學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在此基礎上來提出問題,幫助學生總結等差數列的概念,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對數學符號的掌握情況,以免在之后學習中出現語言和符號轉換的障礙。在下課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析課后習題,加深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二、提高課堂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數學是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理論性,是一門非常有魅力的科目。但觀察高中生數學學習現狀可以發(fā)現,大部分人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并不高,原因無非有兩點,一是缺乏學習動力,二是教師教學模式過于枯燥、乏味。因此,為了滿足新高考改革后對學生的要求,教師要嘗試多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甚至可以將游戲融入到課堂中,以此來增強趣味性[2]。舉例來說,在學習北師大版數學《不等關系》一課時,為了增強課堂趣味性,教師可以展開游戲教學。不等關系在生活中有很多運用,一些游戲中也有這類元素,教師要選擇具有積極意義或是益智作用的游戲,將其融入課堂中。如“不等式數獨”就非常適合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運用,教師要提前制作一個7×7的表格,然后讓學生將1-7填入到表格中,游戲規(guī)則是每一行、列的數字都不能重復,且均含有數字1-7,還要滿足表格中的大小關系。這種游戲看上去很復雜,但其實主要考驗的是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并沒有太多的技巧。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其討論如何填寫,用最短時間找到答案的小組就算獲勝。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師還可以準備一些小禮物作為獎勵。這種利用游戲教學的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快的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游戲本身的趣味性還可以讓其對數學保持較高的興趣。
三、運用多樣化教學手段,豐富課堂內容
高中階段的數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一些邏輯較差的學生學習起來有較大的難度,且很難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教師的教學模式不夠科學、合理,就會嚴重影響數學教學整體效果。為此,教師不妨借助現代科技來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利用當前的信息優(yōu)勢及海量教學資源來拓寬學生數學知識面,引導其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還可以幫助其養(yǎng)成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3]。舉例來說,在學習北師大版數學《正弦定理與余弦定理》一課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利用方程思想來解決三角形問題的運算能力,由于教學中含有大量的公式和定理,教師可以嘗試多種教學手段來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在課堂之初,教師要為學生詳細講授新課,利用直角三角形角與邊的等式關系來引出正弦函數定義。當學生對基礎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繼續(xù)深入的了解正弦函數,先提出問題讓其思考“這個公式是否適用于任意三角形?”用多媒體設備展示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并讓其按照這兩種情況展開分析和討論。討論結束后,讓學生闡述自己的思路,并嘗試畫圖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可以鍛煉對知識點的運用能力。討論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教師再根據同學們的答案總結、歸納,并利用電子課件展示多種證明方法,在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的同時,還可以鍛煉其多角度考慮問題的能力。
結束語
總的來說,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是勢在必行,教師要根據教學理念來探索多種高效的教學模式,將復雜的數學知識簡單化,讓學生更容易接受,以此來提高其綜合能力。因此,課上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并善于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豐富課堂內容。但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時要注意,一定要圍繞班級實際學情出發(fā),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學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國家課程校本化的實踐[J].林區(qū)教學,2019,04:86-87.
[2]張彩霞.新高考背景下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J].才智,2019,30:128.
[3]張明月.新高考背景下基于高中數學教學對十二年一貫數學教育的幾點思考[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19:149.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第三中學 34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