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云云
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曾說過,書籍是培植智慧的根基。讀書能夠啟迪孩子的心智,能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使之才思敏捷,能陶冶他們的性情,使其溫文爾雅。閱讀的好處無需再舉例說明,那么作為剛進入學習中的小學生來說,該如何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呢?就這一問題,我做了以下思考。
一、自由選擇,廣泛閱讀
陶行知教育我們: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fā)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對于小學生來說,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來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成人我們不能用我們的眼光和評價標準來指揮孩子的閱讀范圍。在現(xiàn)實中,有些家長反映給孩子買了一大摞書,可是孩子不愿意去讀,只好將書束之高閣。我想不是孩子不想閱讀,還是你買的所謂“有用的”書,孩子不感興趣,孩子的世界沒有過多的功利,他們無所謂那些書多他們有什么好處,只是覺得有意思、好玩就行。所以我建議家長可以把孩子帶到書店讓他自由的去選擇他喜歡的一類書,可能有的學生喜歡探險一類的,有的喜歡介紹動物一類的,還有的喜歡繪本類的,讓他們盡情的去閱讀自己感興趣的,不要過多干涉,這在初步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方面很重要。陶行知先生說,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這叫“因材施教”。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也需要因材施教。
二、和孩子一起讀書,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要想讓孩子時刻有閱讀的意識,必須營造相應(yīng)的氛圍,使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不斷受到這種意識的提醒和沖擊。在班級里,每個班級的圖書角不僅要裝滿孩子們喜歡的好書,還要有一個個美麗的名字,如“開心書吧”、“芝麻開門”等,孩子們一看到名字就有要走近的沖動。除了這些,老師有步驟的安排學生讀書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可以開始專門的閱讀課,老師和學生一起讀書,分享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還可以開展讀書等等,講故事比賽等等,在班級中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不僅在學校有讀書的沖動,在家中開展閱讀,也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在家中也讓孩子有閱讀的興趣呢?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顯得尤為必要,家長朋友可以選擇一本讀書和孩子一起讀,讀完后分享各自的讀書心得和體會,可以口頭交流也可寫成文字,讓孩子有閱讀的動力。
三、養(yǎng)成閱讀后做小練筆、寫讀書筆記的習慣
徐特立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 如何養(yǎng)成孩子的讀寫習慣,讓孩子讀書時讀悟結(jié)合,這對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在平時的閱讀中,我們特別要注意糾正個別學生那種“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的不良讀書習慣。對于讀過的文字,進行深入的思考,并將思考的成果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維和逆向思維——讀書時多問幾個“為什么”或“為何不”。這些點滴體會記錄下來,便會成為我們以后寫作的素材。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也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習慣。學生練筆、寫讀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語句,可以寫出自己對文章的評價,能長則長,不長也不要勉強,一句話、兩句話都可以,不強求學生要寫多少字,只要寫就好了。陶行知曾說過,好教育應(yīng)當給學生一種技能,便他可以貢獻社會。換言之,好教育是養(yǎng)成學生技能的教育,使學生可以獨立生活。
四、及時激勵評價,是孩子閱讀的無窮動力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陶行知先生的這句名言告訴我們,對于孩子我們要愛護,要尊重他們,賞識他們。
賞識教育是激勵性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人們常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泵總€孩子的心理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夸獎和賞識。我們多賞識激勵學生,他們就會燃起自信的力量,心中產(chǎn)生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有了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有了追求上進的信念。教師對孩子身上某個閃光點的賞識,就是對孩子的評價與肯定。在日常教育中,只有對孩子說一句鼓勵和肯定的話,孩子的臉上立馬就好露出歡喜的笑容,閱讀的盡頭就更大了,在我的班級中,就有這樣一個孩子,他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不大,每當他在閱讀和寫作中有一點點的進步,我會當著全班的同學給他肯定,從他的表情中,仿佛有種從未有過的成就感。他學的更有勁了。 教師對學生的賞識其實是對學生的關(guān)愛與期望。激發(fā)他們在某一方面向的深遠發(fā)展,使其個施展,潛力得到挖掘,讀書習慣自然成之。
五、多讀書,讀好書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閱讀水平時,可以適當給孩子推介一些優(yōu)秀的書籍,例如:少兒版的四大名著,優(yōu)美的抒情散文等等,讓孩子受到良好的文學熏陶。之所以要選擇這類書籍,是因為這些大家的著作在語言是美的,情節(jié)上也是生動的,這對孩子在語言的規(guī)范性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們的有些課文本身就是名著的節(jié)選,教師可以借著學習課文的機會,讓孩子去讀讀整本的書籍。使學生由被動地聽到自覺地去讀,提高閱讀生活氣息濃厚的名著的興趣。
六、將讀書與生活相結(jié)合
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偲饋碚f,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dǎo),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陶行知
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需要指導(dǎo)他們把閱讀中獲得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來。書中所教授的做人道理,學習方法,習慣養(yǎng)成等等都是我們學習的范本。當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麻煩和挫折時,孩子也可以在書籍中尋找自我釋放的方法。總而言之,將讀書運用到實踐當中。
高爾基曾說過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名言,生動說明了書籍對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作用。一個愛讀書的人,一定是一個有文化素質(zhì)的人;一個愛讀書的民族,也必定是一個文化素質(zhì)較高的民族”。培養(yǎng)孩子良好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其寶貴的財富,也是他終身受益的基石。作為教師,我們要實現(xiàn)我們心中的教育理想,我想,我們需要并且能夠做到的,就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他們從熱愛讀書、主動讀書,從小就做一名愛讀書、讀好書、多讀書的新時代少年。?
安徽省蕪湖市碧桂園小學 24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