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州
摘要:學校德育工作的最主要責任人和實施人是班主任,班主任德育工作與學校德育成效密不可分。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仍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小學班主任應該如何加強工作,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
前言:德育教育是班級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一個班級德育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小學生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形成,作為德育工作的組織者、引導者和監(jiān)督者,小學班主任必須深入分析小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探索其在德育工作中的弊端,并根據(jù)實踐經驗探索相應的措施以提高德育實效性。本文以小學班主任為研究對象,探究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問題,深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是對德育工作實效性研究的補充。
一、小學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1.班主任是德育責任人
學校的德育教育體系包括學校領導、政教處、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在小學階段,與學生交往最多最密切的是班主任,在學校所有教職工中,學生對本班班主任的依賴性最明顯,一切行為要得到班主任的首肯才敢放心進行。班主任既是專業(yè)教師,又是管理者,這種特殊的雙重身份可以更好地將學校實施德育的各種渠道和方式匯合到一起,起到綜合培育的作用。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小學班主任時學生品德形成、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他人”,是學校德育工作在班級層面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實施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產生重大影響。
2.班主任是家校溝通橋梁
班主任是班級的引領者、組織者和教育者,是學校的德育骨干,是溝通家、校、社的橋梁。孩子的第一間教室是家,第一任老師是父母,長久以來的德育實踐證明,沒有家庭配合的德育是殘缺的、低效的。更準確的說,德育的雙方責任是“家”和“班主任”。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互為補充,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標應該是一致而非對立的。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小學階段是最需要家校緊密聯(lián)系的階段,學校需要家庭的配合,班主任順利開展工作更需要家長的理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班主任和家長是學生德育的“合作者”。
3.班主任是德育榜樣
在所有教師中,班主任無論是優(yōu)秀還是平庸,都是學生最難忘的人。許多年以后,學生可能會記不清曾經的任課教師名字,但卻始終記得曾經的班主任,班主任帶給學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可以達到數(shù)十年之久,在他們的人生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小學生的心中,班主任是“神”一般的存在,班主任的話是“圣旨”,班主任位于班級話語系統(tǒng)的頂端,是學生的“精神導師”。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提升對策
1.豐富德育教學多樣化
班主任需要積極的豐富其教學內容,使德育活動充滿樂趣。積極與小學生進行深入交流,了解他們的愛好和當前的生活狀況。對于不擅長表達的小學生,可以通過書面表達以此去幫助小學生解決心理疑慮,建立起老師與小學生之間的信任與和諧關系,加深師生之間的情感關系,同時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作為班主任,一個人不僅應側重于學習成績,而忽視品德教育。小學生還處于青少年時期,他們的心理發(fā)展尚未成熟,并且容易對新事物敏感,極易引起相應的叛逆和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進行道德教育,以實現(xiàn)讓小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得到加強。例如,定期的課堂活動以道德教育為主題,小學生可以通過情景喜劇和小品來表達自己。并向小學生提供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此外,可以通過演講比賽和表演來展開自我介紹,分析小學生的個性,愛好等,這不僅可以增加同學之間的友誼,而且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表達能力。
學校還可以在自己的網絡平臺上增加一些課外活動區(qū)域,例如網絡動畫區(qū)域,書本區(qū)域,美術區(qū)域等,以便班主任能夠準確地了解學生的愛好和真實思想,從而使他們能夠受到正確的思想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世界觀等,并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和效率。
2.建立積極向上、和諧的班風
班級小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素質水平高低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班級風格。因此,建設起積極和諧的課堂能夠鼓勵小學生自身去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整體素質。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確保老師,小學生和小學生之間的友誼加深,并可以反映課堂環(huán)境,增加班級的凝聚力。因此,班主任應該理解小學生之間的矛盾,找到問題的根源,及時解決,強調班級團結和諧的重要性,讓小學生與小學生之間更好的去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同時,為應對小學生對畢業(yè)的恐懼,我們必須主動與小學生交談,減輕小學生的壓力,逐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讓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互相幫助,消除悲觀主義和提高班集體的榮譽感。
例如,在課堂上吃東西的學生會影響其他學生并擾亂課堂秩序。在批評學生之后,班主任可以制定嚴格的班級規(guī)則,并要求所有學生嚴格遵守班級和課堂秩序。任何違反此規(guī)則的人都必須拿出零用錢請所有學生吃東西。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班主任還可以同時給學生提供擔任班干部、形成學生之間的相互監(jiān)督和相互進步的氛圍。并定期組織主題課堂會議,共同討論和解決課堂問題。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學業(yè)發(fā)展,學科和生活的良好管理,并增強德育的影響力。
3.加強班級日常管理工作
加強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可以有效地監(jiān)督小學生自己形成良好的衛(wèi)生行為以及積極的學習習慣。因此,班主任必須積極了解和理解班上的情況,同時要了解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自學課程中,做到合理安排小學生的時間,需要對小學生開展良好的溝通教育,不能一味的盲目批評。關于衛(wèi)生,應始終進行隨機抽樣以有效確保教室環(huán)境。此外,班級班干部作為班主任的助手,也是班級內部領導的參與者和負責人。因此,班主任應發(fā)揮班級班干部的最大作用,提高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逐步提高小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班干部樹立好榜樣,嚴格自律,發(fā)揮示范作用。
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例如實習培訓和在工作場所學習。教育內容包括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德育,規(guī)范教育,教育心理等。對于沒有時間培訓的班主任,他們可以完成自學后,仔細完成學校的任務。培訓結束后,評估班主任的廣泛能力和素質。在正常情況下,還必須評估班主任的工作狀況和德育水平,以便班主任能夠積極地提高自己。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核心,也是學校、教師和學生發(fā)展的基礎。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其責任之大關系到學生優(yōu)良道德素質的形成和國家素質教育的實現(xiàn)。因此,班主任必須意識到小學生的道德教育重要性,幫助小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計劃及時解決不同教學環(huán)境中的問題,根據(jù)小學生的能力進行教學,針對不同的情況給出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小學生充分認識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和道德素質。
參考文獻:
[1]李玉.淺析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途徑[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02):116-117.
[2]金輝.對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探究[J].教育界,2020(31):71-72.
[3]許艷青.提高鄉(xiāng)鎮(zhèn)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5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