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數學概念是學生對數學形成初步認知的基礎,也是數學思維的重要核心?;谏疃葘W習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能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數學概念,讓數學思維滲透思考模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推理、運算等數學能力。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教師能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正確地運用數學概念,合理地完善數學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深度學習的能力,提升其數學核心素養(yǎng)。本文主要分析淺談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數學;概念教學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3-155
引言
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當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必然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是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數學知識的傳輸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日后的學習以及生活打好基礎。
一、數學概念教學的重要性
數學的概念教學是整個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概念是所有知識點的基筑,只有準確地掌握了概念,才能夠保證對每一個內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對于年齡較小的學子而言,只有在這一時期就對數學概念有一個深入的理解,才能為之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具體來說,數學概念在整體的數學教學中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基礎部分,就像每個房屋的地基一樣,如果地基沒有做好或者地基不穩(wěn),日后的房屋就無法安全穩(wěn)定地建構。對于基礎型的數學概念來說,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數學概念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整個數學體系中,每一個概念都是一個基礎的元素。年齡較小的學子所學習的知識是零散的,因為每一個不同方面的數學基礎也是零散的。第二,數學的概念還十分具有邏輯性。只有把握了數學基礎,才能夠了解到基礎之上的一些知識,許多知識都是在基礎的概念上延伸出來的。不僅如此,數學概念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許多有關內容無法用一個具體化的物品來表示。作為一個抽象性的內容,這就讓數學概念具有了一定的難度。對于年齡較小的學子而言,這樣抽象的數學概念的學習也變成了令人感到痛苦的事情。
二、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策略
(一)開展數學活動讓學生感知數學概念
數學知識是客觀且抽象的,對于大多數而言,數學概念的學習都是較為困難的。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學生對繁雜的數學概念失去興趣,教師就可以通過開展數學活動的方式,為學生展開數學概念教學。另外,學生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也能夠更好地理解各種數學概念,印象也更為深刻。教師在開展數學活動時,要時刻注意課堂的紀律,既要保障學生參與活動時的自由,也要避免課堂過于自由,失去了學習的根本目標。例如,教師在進行“平行四邊形”一課的教學時,就可以為學生準備四根雪糕棍,將雪糕棍的兩頭釘起來,形成一個四邊形,通過改變雪糕棍形態(tài)的方式,為學生展示由長方形變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值得一提的是,在“三角形”一課中,也可以通過該種方式向學生展示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以及“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三角形特性。
(二)巧用概念圖開展教學總結
通過應用概念圖的形式使總結發(fā)揮出更好的效果。學生可以通過畫概念圖的方法,并與自己的想法做交融,就能將其表達出來,一個人能夠順利寫下來自己所學知識有利于學生接受新的想法,并使學生更加清晰所學習的內容。積極應用反思燈、概念圖繪制、修改等環(huán)節(jié),能促使教師和學生概念圖中羅列知識的逐步完善。如:在《平行四邊形》知識的學習中,學生可通過概念圖的形式,將所學知識展現出來。因此,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促使學生在課堂實踐活動中,發(fā)揮其主體作用,使其能夠充分掌握概念圖的理論知識,并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系統(tǒng)化地使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理論體系。此外,教師要致力于提升學生的用圖能力,側重培養(yǎng)他們用圖意識,讓學生更加具象化地理解教材上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并按照概念圖,獨立化的學習知識點。
(三)啟發(fā)學子思維,對概念進行歸納和整理
部分學子的邏輯能力相對較差,他們習慣于采用機械性背誦來進行概念的理解,在進行習題練習時,通過背誦題型的方式來學習。一旦題型發(fā)生變化,這一部分學子就會不知所措。為此從教者要幫助學子發(fā)散思維能力,只有有良好的思維能力,他們才會對概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例如在進行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物體》的教學時,從教者可以讓學子觀察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鼓勵學子自主探索出兩個圖形之間的不同,探索出這兩個不同圖形的概念。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讓學子的思維能夠得到提高,還能夠讓他們進行自主的概念探討,對需要學習的內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四)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
作為一個極具抽象化的理性內容,只有在數學概念的學習中聯系學子個人的實際狀況和接受能力,從抽象到具體的內容,再由具體的內容轉化為抽象概念,進行數學概念的講解,才能讓學子真正地掌握需要學習的內容。首先可以從學子的個人生活經驗入手,引入概念講解。每一個人生活中的許多部分都可以引用數學知識,從教者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常見物體,讓學子對其進行觀察,然后進行數學概念的講解。比如在進行小學二年級人教版《角的認識》的學習時,從教者可以利用教具或者多媒體,為學子展示不同大小角度的形狀,或者讓學子用自己的手指擺出不同角度,在這樣的觀察之后,為學子進行角的有關概念的講解。雖然年齡較小的學子學習許多概念都是描述性的講解,但是從教者幫助學子進行概念的理解,以便日后框架的建構。通過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學子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學習內容,在腦海中留下了初步印象。其次,從教者可以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概念的講解。從教者在進行講解之前,可以為學子創(chuàng)出一個具體的情節(jié),讓學子感受到每一個問題都是真實而具體的,激發(fā)學子的學習欲望。例如在進行小學二年級人教版《表內乘法》的學習時,從教學可以創(chuàng)建出一個購物的情景,將加法和乘法進行對比,讓學子在情境內認識到乘法的優(yōu)點。這樣的情景不僅可以喚起學子的學習欲望,還能夠讓他們積極地思考。
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就要正確認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對數學的看法,為學生開展真正屬于他們的課堂,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欣瑜.基于認知診斷的兒童數學學力結構及測評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
[2]常磊.中小學數學教學情境的國際比較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7.
[3]周淑紅.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貴州省畢節(jié)市金海湖新區(qū)青龍街道辦事處豪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