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中晚期,有其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于這個階段孩子的教育管理要適應其特點,“疏”“堵”結合方能起到好的效果。本文通過分析中職學生的特點,從學校和老師兩個層面分析學生管理中的“疏”與“堵”,為中職學生管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中職學生;疏;堵
管理是一門藝術,學生管理是一門管理人的藝術,中職學生管理是一門管理特殊人群的藝術。之所以說“特殊人群”是因為中職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有其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同時,中職學生中有相當部分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基礎薄弱。因此,在中職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要順應其成長規(guī)律,適應其時代特點和生理心理特性。在新華字典中“疏”的意思是:清除阻塞,使暢通;“堵”的意思是:阻塞,擋。字面上看“疏”和“堵”是一組矛盾體,但其實又是一個統(tǒng)一體,正如“大禹治水”一樣,學生管理中也要有“堵”有“疏”,“疏”“堵”結合方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一、中職學生的特點
1.生理特點
中職學生(15-18歲)處于青春期的中晚期,這一階段的孩子在生理上有明顯的變化,在形態(tài)發(fā)育與功能發(fā)育的相互促進下,使身體的發(fā)育逐漸成熟,身高、體重基本長成,生殖器官和性功能迅速發(fā)育,各種激素迅速增加,造成這一階段孩子獨特的心理特點。
2.心理特點
青春期特殊的生理發(fā)育,造就了其獨特的心理特點:既帶有童年的痕跡,又出現(xiàn)了某些成年人心理特征的萌芽。半成熟半幼稚、獨立性與依賴性、自覺性與沖動性等錯綜交織,矛盾振蕩著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這一時期的孩子情感豐富、情緒多變;有志向,但又缺乏毅力和自制力。
3.社會特點
作為“00后”的中職學生,他們中有相當部分的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基礎薄弱,自覺、自律性差;另一方面,生長在中國移動網(wǎng)絡時代,享受著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和良好的教育氛圍,自我意識強。
二、中職學生管理中“疏”與“堵”的關系
1.不能單一的“堵”,也不可單一的“疏”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戶曉,大禹之所以治水成功,是因為其吸取了父親鯀的教訓。鯀一味采用堙、障的辦法來治水,大水不治反害,這就是教訓。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單一“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疏堵結合最終取得勝利。學生管理也是一樣,如果只設禁令、建制度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還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尤其是處于青春期、思想不夠成熟的中職生,必須“疏”“堵”結合,有獎有懲,才能達到教育管理學生的目的。
2.“疏”前必“堵”,“堵”后必“疏”
大禹治水,疏通河道,導水至海,這是“疏”的典型。但他“疏”前必定堅固了河兩岸的大堤,堵了大堤上可能漏水的各處泉眼,擇定了疏導河流的方向;而出現(xiàn)“堵”以后,必定進行“疏”,才能不至于河道崩潰,洪水泛濫。今天,在學生管理中制定周密的學生管理制度固然是好的,但在制度之外也要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如何使制度得以有效落實。
3.“堵”為有條件的堵,“疏”為有講究的疏
在學生管理中,“堵”是有條件的,要做到合法、合情、合理;“疏”是有講究的,要講尊重、理解、幫助。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學校有學校的管理制度,學生有學生的人格和尊嚴,只有從實際出發(fā),符合條件的“堵”和講究方法的“疏”才能實現(xiàn)人性化、科學化的管理。
三、正確處理中職學生管理中的“疏”與“堵”
1.學校層面的“疏”與“堵”
完善的學生管理制度是學校管理的依據(jù),《學生手冊》是學生的學習生活的準則,也是老師處理學生各種問題的法寶,有了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不合理行為。而一味地依靠規(guī)章制度來約束和懲罰學生,缺乏必要的疏導,就會像“鯀”治理洪水一樣,不但未能堵住洪水,反而弄得到處洪水泛濫、顧此失彼,因此,必須進行適當?shù)摹笆琛薄@纾簽榱怂奚岚踩?,“宿舍管理?guī)定”中明確提出不允許學生使用吹風機,這即“堵”,這本身無可厚非。但從現(xiàn)實考慮,隨著人們生活條件提高,吹風機早已成為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人們也習慣了洗完頭發(fā)吹干,尤其是冬天的長發(fā)女生。如果一味的禁止使用,發(fā)現(xiàn)后沒收,不能達到同學們不帶、不用的目的,甚至還會造成學生(家長)對學校的誤解甚至是矛盾沖突。如果學校認識到這一點,在“堵”之前在安全地點安置吹風機供學生使用,即“疏”,這樣即減少了違規(guī)使用,也保障了宿舍安全,還拉近了學校與學生的關系,可謂一舉多得。因此,學校在學生管理中,要結合學生特點、時代特點和學校實際,制定完善的制度,進行合理、合法的“堵”,同時也要結合學生特點、時代特點和學校實際,進行講人情、有溫度的“疏”,使制度能夠得到學生、家長的認同和配合,學生在遵守制度的同時沒有被限制的感覺,自然遵守,實現(xiàn)自我管理、人性化管理。
2.教師層面的“疏”與“堵”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嚴格管理,是治學的基本要求,以深厚的感情關心關愛學生,是對學生應有的根本態(tài)度。學生教育管理中,無論是班主任還是任課老師,對學生嚴格是負責任的表現(xiàn),也能很快在學生當中樹立起威信,但如果一味的“嚴格”,學生剛開始不敢直接和老師產(chǎn)生對立,卻有可能在暗中與老師較勁,特別是處于青春期的學生,人格沒有完全建立,對行為后果缺乏考慮,可能會意氣用事,對于老師的“嚴格”當成是對他的限制、對立,更有甚者會采取極端行為,例如:暗自對抗、鼓動部分學生和老師對立、打擊遵章守紀的學生等,長此以往可能會將老師推向?qū)擂尉车?,造成老師和學生的對立局面。不能一味的嚴格,并不意味這對學生放任不管。在教育管理學生過程中,光靠“嚴”是行不通的,還要對學生進行情感上的疏導和溝通、思想行為上的正確引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明辨是非,對學校制度和老師的嚴格從心里上認同。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與學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達成心靈上的溝通,感情上的共鳴,建立起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的思想的轉變和班級工作便會水到渠成。
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如果“嚴”之失度,就容易重管輕教,以罰代管,出現(xiàn)簡單粗暴、打罵體罰等問題;如果“愛”之失度,就容易造成放任自流、管理松懈的不良后果。因此,嚴要嚴得科學合理,愛要愛得真誠負責,把握好“嚴”與“愛”的度,做到“疏”與“堵”的有機結合,實現(xiàn)教育目的最大化。
3.做足功課“疏”與“堵”
不管是學校層面還是教師層面,在制定相關制度和處理學生問題時,要做足功課,多方聽取學生、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傾聽學生心聲,以問題為導向,進行合理的教育和管理。例如,女生宿舍向來是一個矛盾的聚集地,因此在學生入校之初,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身邊人的優(yōu)點,并以宿舍交流的形式進行公開贊揚,為建立和諧的宿舍關系奠定基礎,實現(xiàn)宿舍關系的“疏”。但隨著時間的推進,同學之間的不斷熟悉,彼此間的生活習慣、性格特點等都可能成為宿舍矛盾的導火索,如果置之不理,必然會出現(xiàn)“堵”的現(xiàn)象。因此,在新生入學后的一到兩個月左右,通過問卷調(diào)查、談心談話等形式征集宿舍中的問題,然后把突出問題整理出來,再組織班會,大家共同討論問題的解決辦法,必要時可以在大家認同的前提下建立宿舍規(guī)定,實現(xiàn)在“疏”的基礎上“堵”,再“堵”再“疏”。
結語:正確認識學生教育管理中的“疏”與“堵”,一方面,要用正確的思想理論、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學的道理以及真誠的關愛去啟發(fā)學生、說服學生、激勵學生;另一方面,要從學生角度,從解決問題角度,建立合理合法、學生認同的規(guī)章制度,真正做到“疏”“堵”結合,實現(xiàn)科學、高效、人性化管理,才能實現(xiàn)立德樹人效果最大化。
作者簡介:崔俊茹,女,籍貫:河北保定,1978年9月生人,碩士研究生,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