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圈”是一種以小組活動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它適合于多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上到大學下到小學?!伴喿x圈”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本文將從閱讀圈的含義、必要性和具體課例論述“閱讀圈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英語教學;閱讀圈;高中
一、閱讀圈含義
所謂的“閱讀圈”又被稱為文學圈,閱讀圈模式起源美國,是由美國著名的教育家Harvey Daniels首次提出。“閱讀圈”是以合作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由選擇相同閱讀材料的學生自主形成的暫時性的彈性閱讀小組。閱讀圈是在課堂實施過程中,教師為學生選擇閱讀材料,并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主要實施步驟有:1、選擇閱讀材料2、組成臨時的閱讀小組3、分配角色4、進行閱讀并撰寫角色日記5、閱讀成果分享和討論6、驗收反饋并評價閱讀成效7、組成新的閱讀小組
二、閱讀圈模式存在的必要性
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的教學模式割裂了文章整體的關系,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使學生對于閱讀產生抵觸心理。而對于英語語言學習者來說,閱讀是有效地輸入方式之一,教師要嘗試在英語課堂中采用一種高效的閱讀方式,使學生從整體理解文章。“閱讀圈”模式的提出更多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以及文章深層次的意義,在遵循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落實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閱讀圈”的應用探析——以 Module 4 A lively City 為例
(一)組建閱讀小組
閱讀圈教學是以小組合作為基礎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性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閱讀小組,每組5-7人以此使學生在小組內互幫互助、取長補短。本文以外研版教材Module 4 A lively City為例,每個單元的主題語境是不一樣的,這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獲取不同類型閱讀材料的機會,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
(二)分配角色
在“閱讀圈”教學模式中,不同的學生扮演不同的閱讀角色,在閱讀材料的指引下,承擔不同的閱讀任務。根據Harvey Daniels對閱讀圈的研究,主要有以下閱讀角色:討論引領者(Group Discussion Leader),總結概括者(Summarizer),生活聯(lián)結者(Connector),詞匯大師(Word Master),篇章解讀者(Passage Person),文化連接者(Culture Collector)。
1.討論引領者。負責對閱讀文本提出思考性問題,組織成員展開討論。以外研社必修一Module4-A Socila Survey,該單元的A Lively City為例,這篇文章主要為我們作者的家鄉(xiāng)廈門的氣候、地形、風土人情等,教師先讓學生們預覽文章,然后引導討論引領者基于文本內容提出問題,小組其他成員合作探討。
2.總結概括者。總結概括者的主要任務就是根據對文章的理解,根據關鍵的單詞、句式概述整篇文章。比如,在外研社必修一 Module 4 A Social Survey 該單元文本教學實施過程中,概述者聯(lián)系在上一個環(huán)節(jié)提出的問題聯(lián)系文本內容,概述文章各個段落的關系,其他成員可以對于總結概括者的陳述進行補充。
3.詞匯大師。詞匯大師,顧名思義就是對于文章中出現(xiàn)的生詞進行解釋。在上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文章的主體把握的時候會有一些影響我閱讀的生詞,這時詞匯大師要對這些詞進行整理匯總,可以組織成員根據文本內容預測詞意或者利用圖式理論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從而為文章的閱讀掃清障礙。
4.篇章解讀者。本文是以對話的形式呈現(xiàn)的,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廈門的自然風光、地理位置、氣候以及風土人情,文本分析者需要對文章的句型句式、寫作特色、修辭方法進行分析,因為這篇文章中使用的語言較為簡單,運用多個形容詞來介紹廈門的景觀,那么篇章解讀者就要總結這些詞匯為學生的寫作奠定基礎。
5.文化連接者。以此課為例,本文中出現(xiàn)了廈門這個城市以及她的變化,那么文化連接者可以結合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變化過渡到具體城市的變化,同時可以結合當時的國際背景,進行一個中外對比,讓小組成員感受到中外城市的變化進程,從而使成員理解中國的發(fā)展進程之快。可以運用多種途徑去搜集“l(fā)ively”背后的實際含義,將其展示給成員,讓成員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從而開闊了視野。
6.生活聯(lián)結者。生活聯(lián)結者負責從文章中找出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的切入點,如:人生經歷、生活背景等。生活聯(lián)結者需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連接,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這樣才能把將學生獲得的輸入性知識進行有效輸出。
(三)分享閱讀成果
在上述活動中,學生已經對于文章進行了基本的掌握,在這一步就需要小組成員協(xié)同合作,將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全班同學。教師指導學生匯報小組學習成果,同時教師應該起到監(jiān)督引領的作用,從而使學生的匯報成果不偏離中心,浪費時間。
(四)評價閱讀成績
評價是閱讀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價的類型多種多樣,閱讀圈教學模式的實施更加強調形成性評價,要求教師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中,靈活地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如師生互評、生生評價。讓學生們認識自身的優(yōu)勢與劣勢,取長補短。
總結:“閱讀圈”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2]卞曉明,錢小芳.閱讀圈活動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6(6):30-33.
[3]王俊英“.文學圈”模式在英語專業(yè)閱讀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有效性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1):138-140.
作者簡介:吳天姿(1998—),女,黑龍江綏化人,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級碩士研究生,院系:西語學院,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哈爾濱師范大學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