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山
摘 要:隨著民航運輸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于民航運輸安全性和服務性的要求在不斷提升。作為民航管制員,是民航運輸管理的行為主體,其必須要確保交通處于平穩(wěn)有序的狀態(tài),依靠自己的專業(yè),發(fā)揮自身的職業(yè)效能。本文從這個角度入手,分析民航管制員疲勞分類,形成的機制,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對應的策略,希望可以更好的發(fā)揮民航管制員的效能。
關鍵詞:民航管制員;疲勞分類;形成原因;預防對策
人們在出行方式選擇的時候,越來越傾向于以更加快速的方式來進行,這就使得民航處于理想的發(fā)展格局。民航管制員作為民航服務系統(tǒng)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該職位效能的有效發(fā)揮,關乎到實際民航的安全性,也是民航服務質量提升的重要節(jié)點,因此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
1 民航管制員疲勞分類
民航管制員作為一個特殊性的職業(yè),其出現疲勞的原因是不一樣的,依照不同的基準來進行歸結,可以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類別,有的屬于生理性疲勞,有的屬于病理性疲勞。前者是因為勞累過度導致的,可能會出現頭昏或者全身乏力,或者腰酸背痛等病癥;后者是一些疾病引起的疲勞,多數會通過醫(yī)生全面系統(tǒng)檢查才能夠找到對應的原因,然后采取對應的措施來進行整治。
2 民航管制員疲勞成因分析
對于眾多民航管制員出現疲勞的現象進行觀察,調研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其主要可以歸結為:其一,自身因素導致的。比如有的管制員自身年齡不斷增長,已經不能勝任對應管制員的工作。還有就是部分管制人員自身健康管理意識不好,個人生活習慣不佳,導致出現疲勞,此時可能是身體不佳,可能是生理出現紊亂的情況,也有可能是失眠,疾病過程中使用的藥物也會對其狀態(tài)造成影響。其二,民航設施設備和運行環(huán)境導致的。民航設施設備中有不少的存在輻射,部分設備人機交互界面不是很友好,工作臺高度與人體工程學之間難以吻合。民航運行環(huán)境中,民航管制員出現疲勞,還有可能是因為空域環(huán)境流量處于較大的狀態(tài),管制室微環(huán)境出現有害氣體,溫度不合適,燈光強度不夠,設備運行噪聲影響到思維等,由此導致實際的工作狀態(tài)不理想。其三,執(zhí)行排班因素或者組織管理因素。在實際執(zhí)勤排班的過程中,沒有結合每個人的技術實力或者年齡因素去考量,忽視了疲勞的問題,就可能讓一些管制員長期處于壓力之中,這樣就可能使得疲勞強度不斷加劇。
3 民航管制員疲勞預防管理措施分析
對于民航管制員而言,造成疲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實現疲勞預防管理的過程中也需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詳細來講述,在此過程中,主要需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3.1 建立完善的民航管制員培訓教育體系
首先,積極針對于民航管制員開展專業(yè)教育培訓,將健康教育融入其中,使得在崗的民航管制人員可以意識到運動與緩解疲勞之間的關系,掌握緩解疲勞的方法,比如可以嚼口香糖,可以伸懶腰。同時對應后勤部門積極設置休息區(qū)域,確保有咖啡、綠茶等抗疲勞的功能性飲料,提供冷水,這些都可以幫助其降低疲勞,而作為在職的民航管制員需要主動的去取用,科學飲水,科學管理自己;還有就是要放寬民航管制員休息條例,確保他們可以在出現短暫性疲勞是可以申請短時間休息,在此基礎上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樹立安全意識,正確理解自己的健康安全的價值,這樣就可以引導民航管制員以更加好的狀態(tài)參與到實際的任務中去。其次,針對于民航管制員疲勞引起的錯誤、忘記和漏的問題,可以積極關注安全教育工作,責任教育工作的開展,引入對應的反面教材,確保他們可以正確的認識工作的重要性,確保能夠嚴謹對待。還需要綜合使用宣傳手段、教育手段、獎懲手段,引導民航管制員的安全素養(yǎng)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接著,部分民航管制人員還容易因為疲勞而出現忘記專業(yè)術語的情況,對此可以積極開展專業(yè)英語培訓活動。關注基礎英語教育、關注專業(yè)英語教育、關注特情英語教育,這樣就可以引導英語訓練朝著更加針對性的方向發(fā)展,民航管制人員使用英語的能力也會不斷發(fā)展。還需要關注民航管制人員普通話訓練,保持專業(yè)水準,這樣可以更加有效的實現信息交互[1]。
3.2 引導民航管制環(huán)境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進展
民航管制人員如果處于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中,也可以以更好的狀態(tài)做好本職工作。為此就需要采取措施,引導民航管制環(huán)境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詳細來講述,在此過程中需要關注的節(jié)點有:管制運行單位正確認識民航管制人員疲勞緩解中的效能,改善對應休息制度,確保他們在守夜班的時候有著舒適的休息或者健身的場所,配備完善的基礎設施,還可以在自己工作的區(qū)域擺放家人的照片,這樣就可以構建更加理想的工作環(huán)境。還有管制運行單位,還需要主動參與到群體性活動中去,進行各項調查工作,結合管制員的訴求,對于實際燈光環(huán)境、溫度環(huán)境、空氣濕度環(huán)境、噪聲環(huán)境、氣味環(huán)境進行合理的調整,確保其可以達到理想的狀態(tài),這樣也可以幫助其進入到理想的工作狀態(tài)。最后,在現有制度架構中,關注人力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建立完善的獎勵激勵機制和安全檢測監(jiān)督機制,這樣現場組織成為重點,優(yōu)異的民航管制人員可以發(fā)揮示范效能,及時去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然后進行改善,這樣就可以進入到更好的工作格局中去。
3.3 確保有著合理的執(zhí)勤排班方案
合理科學的之前排班方案,也是規(guī)避在職民航管制員疲勞問題得以解決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此過程中需要積極主動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其一,依照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的相關規(guī)則,樹立合規(guī)意識,確保民航管制人員連續(xù)執(zhí)勤的時間、輪換班時間、獨立工作時間都處于合理范圍,還需要保證兩次執(zhí)勤期間休息時間是充足的,不能出現不充足的情況[2]。其二,在進行執(zhí)勤排班方案設計的時候,排班人員需要主動的與在職的民航管制人員進行交流,獲取更加多的信息,比如他們的個性興趣愛好、個人的性格特點、個人的家庭背景等,還可以在值班的過程中,提供不定時的喚醒服務,實現對話內容的控制,確保處于輕松的狀態(tài),這樣可以很好的傳遞信息,還可以降低其自身的疲勞[3]。其三,可以積極借鑒美國在此方面的做法,嘗試以詩歌小時輪班制度或者上四休二的制度或者每周換班一次制度或者二二一輪班制度來進行,積極思考實際情況,然后選擇更加有特色的輪班方式。也就是說依照民航管制人員的數量,選擇不同的輪班方式,在人數不多的背景下,可以選擇以四天一次夜班的方式來進行安排,這樣可以避免的單一排班導致的疲勞增加;如果實際數量要求比較高,此時就可以以五個班組的方式來進行輪班,單個周期內五個班組,依照三休二的方式來進行,依照這樣的方式循環(huán)二十五天,這樣也可以降低實際的工作時間,確保其疲勞程度得到控制[4]。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民航運輸行業(yè)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要高度重視民航管制員工作壓力的緩解,確保實際的疲勞問題得到解決,引導實際的飛行質量得以不斷提升,確保飛行任務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下運行,這樣就可以驅動民航朝著更加持續(xù)性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孫瑞山,馬廣福,袁樂平.語音反應時特性的管制員疲勞風險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6,26(12):7-12.
[2]孫瑞山,馬廣福,袁樂平.MFI-16管制員疲勞量表的編制及信度效度分析[J].職業(yè)與健康,2016,32(22):3053-3056.
[3]孫瑞山,皇甫光霞,胡臻.生活事件對管制員疲勞的影響[J].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2017,24(2):178-182.
[4]孫瑞山,李天任.空中交通管制員睡眠質量與疲勞狀況調查研究[J].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2017,24(3):16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