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
摘要: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古詩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是我國歷史長河中的滄海遺珠,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特別是隨著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學校對教師的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基于此,教師應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古詩詞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古詩詞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7-016
其實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古詩詞教學是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過程中的一個難點,因為古詩產生的年代較我們現(xiàn)在來說,是比較久遠的。為此,我們應該以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來進行教學,并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探討更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策略。進而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來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進而真正讓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以及構建高效的語文趣味課堂的目的。因此在我國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越來越注重的新形勢下,教師更應該精心設計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那么,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具體采取怎樣的古詩教學策略來進行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呢?這也是本文接下來將要探討的主要內容。
一、教師講解,品詩嚼字
古詩與單純的現(xiàn)代白話文不同,古詩中的字詞具有高度凝練的特點,可能其中的一個字可以翻譯成一句話,學會理解古詩中的含義和意思、分析古詩內容是學會古詩的重要步驟。由于古詩都是經過詩人的千錘百煉而寫出的,所以作為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抓住古詩中的“字眼”,即重點字詞,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分析理解古詩的意思。
例如,在教授《望洞庭》時,在看著這首詩的題目時,我會先為學生解釋“望”就是“瞭望”的意思,緊接著學生一定會有個疑問:“作者在望什么呢?”我便會讓學生帶著疑問去試著朗讀這首詩,并讓學生把在朗讀過程中的不會讀音或者不理解的字詞標記出來。接著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我會利用多媒體來展示我之前便設計好的與洞庭景色有關的圖片來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還能夠結合圖片來為學生簡單地講解一些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在為學生簡單背景解讀之后,我會帶領學生來進行逐字逐句的學習,并讓學生在我講解的過程中做好筆記,最后在讓學生通過熟讀成誦并試著把詩歌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的方式來在提升學生詩詞學習能力的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二、進入意境,體會情感
詩人是借寫古詩來表達意境,抒發(fā)感情的,所以教會學生體會古詩意境,領悟作者感情是教師進行古詩教學的目標之一。古詩中的每一句都飽含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聯(lián)想等方式體會作者情感,追求與詩人的心理相通和情感共鳴,從而在共鳴中提高自己對古詩的理解能力,體會古詩的美感和古詩意境,激發(fā)學生的詩歌興趣,使其愛上古詩,從而達到陶冶情操,體會真理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山行/贈劉景文》時,我會在為學生大致進行講解之后,先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并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要求小組內的每個學生都要試著去翻譯古詩詞并在翻譯之后互相進行評價,并在學生討論完成之后,對翻譯的最好的學生和小組分別頒發(fā)獎勵”,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還能達到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取長補短的目的,這樣學生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就自然而然地深化了對古詩詞的理解。最后,我還會促使學生在合作討論中掌握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討論詩歌情感以及合作記憶古詩詞的方式來完成學生對古詩詞的有效記憶。
三、創(chuàng)設詩歌意境,激發(fā)學生想象
情境教學已經是一種較為熱門的教學方式,特別是在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詩歌意境的方式來給予學生以身臨其境之感。特別是由于古詩詞產生的年代久遠,而小學生的人生閱歷尚淺,所以要想讓學生真正的讀透詩歌內容進而達到體會作者通過文字所傳達出來的感情的目的,教師就要在充分挖掘課本教材內容的基礎上來為學生精心設計一個詩歌意境,以讓學生在意境中可以通過自己的想象和詩歌內容來感受詩人的悲歡,進而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詩詞理解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望天門山/飲湖上初晴后雨》時,講到“低頭思故鄉(xiāng)”時這,我會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該詩中哪個字你覺得用的最好?”,這時候學生就會研究詩中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作者認真推敲、煉詞遣句的技巧。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的作用,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意思,進入詩的意境,從而更好地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在學生回答完之后,我會繼續(xù)問:“如果你是詩人,要求把詩中的‘望’換掉,你會換成哪個字呢?并說出你的理由”。學生在“換字”的時候就會仔細思考前后詩句的意思以及詩的主旨,從而更深的領悟詩歌含義,這不但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讓教師及時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對詩句的理解程度,以給予學生及時正確的指導,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古詩學習水平。
總之,古詩詞教學對于小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學好古詩詞,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還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語言文字的魅力。例如通過范讀、跟讀、朗讀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古詩的音樂美和語言美,再利用為學生分析字詞以及詩句的含義來幫助學生體會古詩的意境,從而讓學生融入到古詩中去,獲得情感體驗。因此教師更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以知識講解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來在充分了解學生學情特點的基礎上來采取更有針對性地教學方法,以真正達到提高古詩詞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寶華探究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打造高效課[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15):34
[2]盧升官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學周刊,2013(1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