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瓊
【摘要】作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占重要的地位,作文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能夠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應試教育觀念的干擾影響,導致了作文教學問題多,質(zhì)量差,現(xiàn)狀并不樂觀,必須引起教師們的高度重視。在實踐中積累經(jīng)驗教訓,通過有效策略的研究、教學內(nèi)容的補充、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讓作文教學工作走向更大的成功,非常必要且關鍵。
【關鍵詞】小學作文 ? 教學現(xiàn)狀 ?應對策略
新課程背景下,作文教學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要求教師們尊重學生的主體意愿,讓他們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用心寫作、積極思考,朝著正確方向突破自我后,順利成為棟梁之才;提倡小學生做“主人翁”,通過閱讀積累、實踐活動、感悟生活,更好的找到寫作缺陷,及時改進后取得進步,最終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目標計劃的執(zhí)行,必須考慮實際情況,滿足學生需求,現(xiàn)代教育向前發(fā)展,將來,一定會創(chuàng)造奇跡,迎來輝煌的明天。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首先,作文教學脫離實際。教師為了完成講課任務組織的課堂活動,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并不符合小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難以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發(fā)展。學生思考的東西,寫出來的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完全脫離,他們錯誤的認為“憑空捏造”才是“創(chuàng)新”,教師無法轉(zhuǎn)變學生觀念,教學問題越來也多。其次,作文教學毫無新意。教師灌輸式指導,學生盲目地記憶,寫作就是一項沒有亮點的活動,它的新奇在哪里?它的不同在何處?小學生根本不知道。第三,閱讀和寫作脫節(jié)。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剝離開來,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之間有聯(lián)系,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應對策略
要想解決以上問題,讓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體現(xiàn)在“創(chuàng)新”,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全面發(fā)展,做好以下工作顯得至關重要。
(一)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堅持讀中學寫
閱讀是基礎,寫作是升華。學生的閱讀能力最終要體現(xiàn)在學生的習作能力上。目前,許多一線語文教師重讀輕寫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往往只在每個單元課文教學結(jié)束后才進行一次習作教學。這對于學生習作訓練的量和點是不夠的。統(tǒng)編版教材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編者們精心挑選的具有代表性的習作范例。教材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多的寫作機會,比如,課文《手指》、《臘八粥》《窮人》《獵人海力布》等后面均安排了結(jié)合了本課表達方法學習的小練筆,編者的目的就是加強讀寫結(jié)合,學用結(jié)合。初此之外,老師們在平常的語文教學課中,有意識、有目的地抓住教材資源,堅持讓學生讀中學寫。比如,在教學《花鐘》一課時,老師就要敏銳地發(fā)現(xiàn)這一課中,關于各種花的開放姿態(tài)的寫法值得借鑒。老師就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并體會作者這種表達方式,就這種寫法提煉與指導,進而讓學生運用這樣的寫法也來寫一寫生活中其他花兒的綻放姿態(tài),既達到達到訓練思維、舉一反三的寫作目的,又提高了學生的習作能力。
(二)搭好習作支架,降低習作難度
比如,在教學《我的心兒怦怦跳》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搭好習作支架。支架一:課前讓學生收集表示心情的詞語:不知所措、提心吊膽、心急如焚、膽戰(zhàn)心驚、魂飛魄散、喜出望外、熱淚盈眶、手舞足蹈、欣喜若狂、汗毛都豎起來了、臉上火辣辣的、倒吸一口涼氣、心理打起了鼓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要求學生將這些詞語配上簡單的畫面,幫助學生開起自己的記憶閘門,從而找到習作素材和激發(fā)內(nèi)心感受,幫助學生解決“寫什么?”的問題。支架二:給范文,找方法,學方法。在學生初次寫作后,教師給學生出示優(yōu)秀范文:“風呼呼地吹著,一棵棵看不清輪廓的樹發(fā)出沙沙的響聲。周圍越來越黑,越來越黑。突然,不遠處竹林里傳出啪的一聲輕微的脆響。天啦,那會是什么東西?我的腦子里面不斷浮現(xiàn)出各種怪獸的模樣。想到怪獸,我渾身不自主地顫抖起來。雙腿有些發(fā)軟,背心一陣發(fā)涼,心跳得咚咚直響,像一個停不下來的撥浪鼓?!弊尯⒆觽円黄饋戆l(fā)現(xiàn)范文是怎樣把自己的獨特感受寫具體的,學生歸納得出:可以從“身體變化”、“內(nèi)心想法”、“環(huán)境”等多個角度寫清楚自己的感受。學生學習并運用這種方法,幫助學生解決了“怎么寫具體?”的問題。支架三:靈活拆解,創(chuàng)生方法。
(三)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情景再現(xiàn)
小孩子都喜歡接觸新奇的東西,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話,會比直接灌輸?shù)男Ч玫枚?。多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讓作文教學工作的推進變得高效。比如,在教學《變形記》時,可以先播放視頻資料《螞蟻歷險記》,吸引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在通過播放圖片:一顆小草,一粒石頭,一棵大樹,一頭豬,一只猴子,一頭大象,一輛汽車,一條蚯蚓,一盞路燈等拓寬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路,語文課堂煥發(fā)勃勃生機。有的寫《我是一條幸福的蚯蚓》《我變成了豬》《路燈的自述》......孩子們的思路打開后,不會再有“該寫什么?”“能寫什么?”“要寫什么?”的迷茫了。再如:在教學《我的動物朋友》時,教師找來一只小倉鼠關在籠子里,給它一些平時喜歡吃的食物。教師通過投影儀讓學生仔細觀察小倉鼠的外形、動作、吃相,并將自己看到的寫下來。孩子們看得津津有味,瞬間就吸引了注意力。充分觀察后,孩子們胸有成竹地拿起筆開始寫作。有的學生寫:“小倉鼠體型較小,只有剛出生的嬰兒手掌般大小。它全身披著一件白色的“棉襖”,中間有一條灰色的弧線,兩只大大的,黑溜溜的眼睛,一對葉子形的可愛的耳朵,一個小小的肉色鼻子下面有一張小小的嘴。它蜷縮起來像一個小肉球。”有的學生寫:“小倉鼠的嘴巴和手都太小了,吃瓜子時很費勁。只見它雙手緊緊地夾著瓜子,牙齒不停地從瓜子殼的小頭磕起,盡管很困難,可是它很有耐心?!蓖ㄟ^多媒體播放,不同學生站在不同角度觀察了小倉鼠,寫出了與眾不同、童趣盎然的習作。這些優(yōu)秀習作的呈現(xiàn),集中體現(xiàn)了多媒體在習作教學中的優(yōu)勢。
總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是重點,更是難點。只要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鉆研、不斷摸索,相信我們一定能探索出更多的,更適合習作教學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劉振虹.小學作文問題化教學現(xiàn)狀及其應對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20(18):46.
[2]郭騁.小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與應對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7(0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