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字、詞等基本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他們今后的自主學習以及在寫作等領域的能力提升打下堅實基礎。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如果能夠在閱讀教學中將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出來,那么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效率會更高,小學語文的整體教學質(zhì)量也會隨之上升。本文從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習慣,提升學生技巧三個方面,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如何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展開討論,希望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p>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生主體
近年來,隨著人們教育觀念的變化,教師對教學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角度來說,教師都在想辦法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希望能夠借此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課文,掌握其中的字詞等基礎知識,不斷提升語文能力素養(yǎng)。然而,閱讀教學本質(zhì)上是一個比較“專業(yè)”和“專心”的過程,提升學生興趣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讓學生專注起來,去認真進行自主的閱讀探索,那么教學效果是很難保證的。所以,教師既要讓學生主動,又要讓他們的主動是值得且有效的,要從多個角度同時入手,形成教育合力。
一、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基礎
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涉及的領域會更全面。因為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所有其他學科都離不開語言的支撐。所以經(jīng)??梢钥吹叫W語文課文中有關(guān)于自然、動物和其他領域的各種描寫。而且越是低年級的課文,為了照顧到小學生的認識水平,其內(nèi)容越接近學生的生活,易于理解。但是,課文都是經(jīng)過精挑細選的,文字表面上的易于理解,不代表不需要學生去理解其內(nèi)涵,而認真思考恰恰是很多自制力比較差的小學生難以完成的。這時教師就要利用可謂涵蓋領域廣的特點,把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出來,作為其發(fā)揮主體作用的基礎。
例如,《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文字上不難理解,但有著多重作用。一方面可以對學生進行科普,讓學生了解到蝌蚪到青蛙的成長發(fā)育過程,讓學生萌生一種成長意識;另一方面又在傳達母子之前那種濃濃的親情。不過,這些都需要學生認真思考才能想到。教師可以先不讓學生閱讀課文,而是以蝌蚪為對象,為學生講一個小動物長大之后與小時候完全不一樣的小故事,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閱讀,這樣他們的興趣就比較旺盛了,能夠更加專心,可以在不需要教師過多提示的情況下有所感悟。
二、以培養(yǎng)學生習慣為動力
如果說興趣是基礎,那么習慣就是動力。根據(jù)現(xiàn)在的核心素養(yǎng)等概念闡釋,學生的成長必須依靠自我發(fā)展。而閱讀能力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自我發(fā)展的根本途徑就是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也就是說,學生不僅要喜歡閱讀,閱讀的方式還應是正確的。技巧可以通過學習和鍛煉不斷提高,但如果方式不正確,那么就會阻礙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效率。比如有的學生性格比較認真,第一次閱讀任何課文時都要逐字逐句的思考,沒有一個先通讀建立印象的過程,這就是不正確的閱讀習慣,要加以改正。
例如,在閱讀《場景歌》《樹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這幾篇內(nèi)容在同一單元里,這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好機會。因為它們之前在形式題材上很相像,與學生之后要學習的古詩也有相似之處,在閱讀時都要注意節(jié)奏感和韻律,這樣才不僅能夠了解文字表面上的意思,還能感受到其中的意趣,使得學生初步感受文字的美感所在。所以,教師要在這幾節(jié)課“層層加碼”,讓學生從一開始在教師的指導下去注意節(jié)奏,到鼓勵學生自己去感受和實踐閱讀的節(jié)奏,逐漸習慣這種針對某一類文字內(nèi)容的閱讀方式。
三、以提升學生技巧為支柱
有了基礎和動力,學生閱讀能力的進步還需要支柱。這個支柱可以在知識和心理上支撐著學生,讓他們一直樂于并敢于在閱讀教學中發(fā)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在這方面,教師既要重視對學生閱讀技巧的提升,又要注意不要給學生太大的壓力。有的教師在發(fā)現(xiàn)學生閱讀技巧成長不如自己的預期,出現(xiàn)理解上的錯誤的時候,會批評學生,有時還會從其態(tài)度上找問題,這等于是用客觀結(jié)果去反推主觀原因,有“誅心”的嫌疑,很容易讓學生感到委屈,甚至強烈打擊其自信心,必須堅決杜絕。
例如,閱讀《望廬山瀑布》,需要學生依靠掌握的閱讀技巧,理解作者那恢弘的想象力,感受到作者情感上的震撼。這需要學生完整一系列的過程。首先,學生肯定要有節(jié)奏的進行朗讀和閱讀,還要經(jīng)過簡單的通讀和認真的精讀,才能一步步走向這首詩的深處,眼前似乎浮現(xiàn)出詩中的畫面,與作者產(chǎn)生共情,然后意識到這首詩的精彩之處。這顯然需要學生有較高的閱讀技巧,他們不能順利完成也是正常的,教師應該為學生做出示范,或者通過簡單的問題去引導學生的思維完成上述過程,讓學生能夠先意識到這些技巧的存在,再去掌握。
綜上所述,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通過多種途徑,如興趣、喜歡和技巧等,不斷增強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能力素養(yǎng),讓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真正產(chǎn)生價值,發(fā)揮作用,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在閱讀領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下去。
參考文獻:
[1]周煥.談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J].藝術(shù)科技,2019,32(07):238+241.
[2]徐靜.主體構(gòu)建:堅守閱讀課堂的“生本時代”[J].華夏教師,2019(16):64-65.
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安流鎮(zhèn)第二小學 古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