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慶
摘 要:如今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完善,教師們都在教育教學中
尋找適應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數(shù)學知識.因為情境教學是根據(jù)不同的學習內容設置出不一樣情境的一種教學方法,所以當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時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從而大大的提高了小學數(shù)學學習的效率和學習質量.本文我們將重點分析情境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中的應用及相關策略.
關鍵詞:情境教學;小學數(shù)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1)14-0040-02
在我們的傳統(tǒng)教育教學中,通常會采用灌輸?shù)慕虒W方法,在傳統(tǒng)教育教學中學生只能被迫的去學習知識,很少有機會可以對問題進行深刻的反思.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枯燥無味甚至是痛苦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在課堂中創(chuàng)建出各種有趣的情境將生活中常見的場景融入到課堂,讓學生快樂學習.
一、針對情境教學融入生活
情境教學主要是通過將課本和實際生活相互結合的教育教學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而且教材和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必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簡單明了,從而幫助學生更加有效的掌握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愛好,完善學生自我學習的學習方式.教師講課的過程中通過對知識點和實際生活中的聯(lián)系,再加上語言的描述,將知識點更加生動形象,活靈活現(xiàn)的呈現(xiàn)到學生的腦海中.活靈活現(xiàn)的情境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知識點,從而達到情境教育教學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平移與旋轉》這一課程時,教師應該在課前備課時對自己的情境教學有一個明確的計劃,可以在課前找到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可以平移或者旋轉的物品,比如說可以在課前準備好小抽屜、風車或者石英鐘等符合條件的物品.在教學時通過對抽屜或者教室中平滑門窗的操作,讓學生了解到什么是平移;通過吹動風車或者轉動石英鐘指針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什么是旋轉.在以教材內容為基礎的前提下,讓學生更加充分的了解到兩者的區(qū)別和概念.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觀察能力,還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點久久不能忘懷,當學生看到相應的情境時,就會聯(lián)系到所學的知識.激勵了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的情感經(jīng)驗的同時還使學生形成了一個廣泛的“心理中心”.為學生創(chuàng)造并打開了一個更為寬闊的想象空間.使學生可以更好的去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材料,還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在教師利用情境教學的同時,為學生營造出了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有助于讓學生清楚和明白數(shù)學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生活中處處都會出現(xiàn)數(shù)學.從而讓學生更加重視數(shù)學,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的實際性、趣味性,在學習或生活中達到一舉三反,學以致用的效果.
二、針對不同學生設置問題情境
學生才是情境教學的主體,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利用情境教學需要考慮到所有的學生.因為相對來說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生活的了解是不同的,所以在情境教學中應根據(jù)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可以由教師創(chuàng)造出適合該年齡段的學生的情境供學生觀察,讓學生可以主動的參與到情境教學中,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學習的興趣.其中在課堂中通過向學生進行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巧妙的安排問題,從而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意愿.
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兩種形狀的物品或者通過其他方式獲取圖形.在課上以課本理論知識為基礎,讓學生初步了解平行四邊形還有梯形.例如通過課本的理論知識我們可以知道平行四邊形包括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等內容.然后通過展示實物的方式分別為學生展示平行四邊形還有梯形的區(qū)別,讓學生對兩種形狀都有一個初步的理解,然后老師可以通過課件的方式向學生展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并引領著學生去判斷“哪些是平行四邊形哪些是梯形”.通過這種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快速的進入狀態(tài)融入課堂,避免占用課堂時間,可以充分的利用課上的寶貴時間在教授知識點的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的時候會讓學生在課上有更強的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使學生在課堂中更加的積極主動.同時這一教學方法也是值得小學數(shù)學教師們去推廣并且運用到課堂中,讓學生帶著疑問不斷探索從而了解掌握所學知識內容,使學生對知識點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從而讓學生對數(shù)學更加的感興趣并積極學習.
三、針對游戲情境融于教學
在我們的數(shù)學教學中,可以通過多種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掌握程度.大家都知道,小學生都是特別活潑可愛的,在上課時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教師在單純的教授數(shù)學知識時所講的知識很難去吸引小學生去學習.因此,在課上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游戲情境的方式,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讓小學生從做游戲中去學習知識,不僅可以有效的調節(jié)課堂的氛圍,還可以讓學生去通過參與游戲的方式去感受去學習,因此老師在上課時要善于設置游戲情境,讓學生從游戲中感受數(shù)學的魅力.
例如:在學習《加法》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在備課時將這一課程的內容編成一些小游戲,通過做游戲的方式使學生掌握這節(jié)課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這一課程時老師可以將班級的同學分成不同的組.然后以自己的班級中學生的人數(shù)為例給學生出問題.例如:“有3名同學加上15名同學,一共是多少名同學?”通過設置的游戲情境讓學生們按照不同組中不同的人數(shù)去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通過情境學習的教育教學方式不僅可以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而且還營造出了活潑、生動的學習氛圍,從而讓每一名同學都可以參與到課程學習當中,并且通過做游戲的方式對自己所學知識點進行鞏固,從而讓學生們在情境教學中掌握知識的同時還感受到了數(shù)學的魅力,提高了課堂效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這種情境中學習可以使學習變得不再乏味.
四、針對情境教學的教學形式
情境教育教學雖然是一種在課堂學習中很值得提倡的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課程中都需要這種教育教學方式,要根據(jù)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去運用合理的教育教學方式.部分老師為了可以在課程中運用到情境教育教學,在許多不必要的地方插入情境.將本來簡單易懂的知識內容變得復雜化.使學生對本來很容易掌握的簡單易懂的知識點變得困惑.因此情境教學要在合適的條件下去使用.不能盲目的穿插到課堂中.
例如:在學習《統(tǒng)計》這門課時,本來可以用非常簡單的公式就可以求出來的知識點,如果教師在授課時在這一簡單的知識點中穿插進情境教學,就會讓知識點變得復雜化,從而使學生對知識內容難以理解,這樣不僅起不到輔助教學的作用,還容易使學生因融入不進去而造成注意力的不集中,起到了適得其反的作用.因此我們在教育教學時教師應先去判斷課堂中所講內容適不適合去進行情境教學,不可以盲目的插入情境,從而造成學生對本該了解的知識內容充滿疑惑,造成注意力不集中.這樣不僅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起到了一定的反面效果.我們可以從中得出情境教學固然是好的,但是在教授不同知識點時應用到不同的情境教學.部分較為簡單易懂的知識點,可以不用穿插情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所以教師在授課的同時也應做到通過不斷的分析在課程中運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教授學生不同的知識內容.
在當今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是十分重要且有效的,通過情境教學可以將生活和數(shù)學知識緊密的聯(lián)系到一起.從而讓學生們可以更好的感受到生活中離不開數(shù)學,且數(shù)學源于生活的真理.通過情境教學讓學生可以更加豐富的掌握知識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小紅.研究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20(08):67.
[2]魏翠芳.小學數(shù)學中年級課堂教學“情境串”創(chuàng)設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14):166-167.
[3]于元君.探討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J].中國新通信,2019,21(20):195.
[4]李學明.寓情于境,激活數(shù)學思維——例談小學數(shù)學情境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139.
[5]周春華.身臨其“境”,共同參與,快樂成長——談小學數(shù)學情境教學的妙用[J].教育觀察,2019,8(14):117-118.
[6]蔡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1):162.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