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輝
摘要:實驗教學是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象化知識的重要手段,其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更為深刻的理解,促進學生學科綜合素養(yǎng)的成長。物理實驗教學是集開放性、活躍性、自由性于一體的重要教學方式,其能夠幫助學生自主地參與到相關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對物理知識形成更為深刻的掌握,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儲備,而且還能夠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成長。當然就目前來看,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物理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普遍沒有凸顯出學生群體的主要地位,對實驗教學活動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常常是一帶而過,因而導致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無從凸顯,長此以往,勢必會嚴重影響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成長。因而全面優(yōu)化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形態(tài)就顯得極為重要。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實情況;創(chuàng)新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6-107
隨著教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物理學科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斷進行改革。物理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形象地理解物理學的規(guī)律和概念,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標要求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一、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的現(xiàn)實情況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物理教師對實驗有了一個新的看法,但從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效果并不理想。根據(jù)相關資料顯示,有一部分教師對物理實驗教學存有敷衍態(tài)度,課堂上一筆帶過。教師實驗教學沒有達到新課標的要求,還有一些偏遠地區(qū)的學校,沒有配套的實驗設備,教學條件不允許,學生就無法親身參與實驗。
有些教師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教學實驗。在教學活動當中,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灌溉式地傳授理論知識,對實驗設計不重視。有的教師有實驗教學的意識,但也只是機械模仿書本實驗,沒有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效果不明顯,沒有達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
二、實驗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對策
1.改革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對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既有重要影響,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社會對中學教育、學校質量的好壞的評價,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學校升學率高,就說明學校教學水平高,繼而表明學校質量好。要進行教學改革,首先要樹立正確、科學的教學理念。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是多方原因造成的。有些物理教師深知實驗教學,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也采取過一些新的教學手段。但是迫于應試教育的壓力,實驗在中考過程中占的比例較少,理論知識是考試的重點。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傳授課堂理論知識,明知道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礙于升學率的壓力,依舊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改革教學理念,需要多方參與,共同完成這一目標。
2.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模擬實驗
在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原理、概念性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針對簡單的物理實驗,教師利用現(xiàn)有的工具做出示例,但是對于一些比較復雜,需要精密儀器測試的實驗,就根據(jù)教材講述。對于學生能夠來講,這樣的教學活動是不科學、不合理的,因為物理學科的邏輯性比較強,僅僅靠教材上的講解,學生很難消化晦澀難懂的知識,這時候就凸顯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教師忽略教學實驗,不利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大部分學校都配備有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設備。所以教師要重視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進行物理教學模擬實驗,教師不用親自操作實驗,同樣能讓學生直觀地理解教學知識,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如教師在組織有關重力的教學活動時,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重力產生的原因,了解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心的具體位置,通過實驗讓學生掌握重力大小和物體質量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在正式課堂活動之前,搜集一些關于重力和物體質量相關的實驗教學視頻資料,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給學生觀看。實驗用到的工具有一塊小木塊兒、一個小玩具車、一根繩子,把氣球用繩子連接在玩具車上,讓學生自主觀察繩子的長短、木塊的位置,是否對重力產生影響。通過視頻中的實驗展示,學生會對重力有一個直觀的、比較清晰的認識。開始正式課堂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就視頻中的實驗而言,有沒有什么改進的地方,改過之后的結果又是什么樣那。利用這樣一個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調節(jié)了課堂氣氛,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3.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深入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生硬地傳授課本理論知識,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學習教材知識時,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興趣,因為物理知識對邏輯性的理解要求比較高,對物理學科的學習存在抵觸情緒。所以,教師在安排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提示,給學生準備簡單的實驗材料,分小組進行試驗。學生先自主討論實驗思路、實驗步驟,學生給出答案后,教師親自演示實驗步驟。然后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對操作規(guī)范的學生提出表揚,針對操作不太規(guī)范的學生,先給予一定認可,再指出不足。實驗教學,極大激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效果,加深了學生能夠對理論知識的記憶。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活動時,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進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效率,提升課堂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紅泉.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開展科技實踐活動的研究[J].學周刊,2020(4).
四川省宜賓市珙縣孝兒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