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錢鐘書是一位典型的作品具有諷刺藝術性的批判性作家,其大多作品都是反映、揭露社會的黑暗,作品中的語言文字表露出的批判性,主要用于諷刺人物、人性的惡劣性。《圍城》是錢鐘書所著作品中,影響最為深遠的一部小說,將諷刺藝術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暴露出舊社會的各種弊端。錢鐘書也運用了幽默和風趣性的言語,將批判諷刺藝術推向更高的層次。本文主要從其諷刺藝術特點、手法進行分析,并揭示了《圍城》主題。
【關鍵詞】 《圍城》;諷刺藝術;藝術手法;主題揭示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02-0008-02
《圍城》的主角是一名留學生,錢鐘書根據(jù)其人生過程與經歷進行了撰寫,充分表達了戰(zhàn)爭年代知識分子對于知識的渴望,同時,也凸顯出了學習無望時的空虛情感。在小說《圍城》中,作者運用了大量的諷刺手法,運用幽默風趣性語言將舊社會下人們以及社會的現(xiàn)象、問題展現(xiàn)得尤為透徹,足以展示錢鐘書高超的諷刺手法。對此,非常值得研究錢鐘書《圍城》的諷刺藝術與主題揭示。
一、《圍城》的諷刺藝術特點
(一)語言針對性
在《圍城》一書中,錢鐘書詳細描寫了黑暗丑惡的現(xiàn)實,其諷刺性語言非常尖刻,可謂達到了一針見血的效果,將當時社會惡劣局面進行了充分批判,使得該作品流露出了非常濃烈的批判效果,諷刺意味深遠。小說中有這樣一段關于留學生留洋的描寫,錢鐘書先生并沒有直接進行描寫,而是采用了比喻手法,將其描寫成長出的痘子、痧子,已經阻止不了的現(xiàn)象,而后可以獲得長久的免疫力。通過此種比喻,指明了留洋后的學生終身自帶光環(huán),諷刺了曹元朗賣弄才華,并沒有真才實學的實質,是一個只知道拿著留洋當幌子的騙子。此外,錢鐘書還采用了猴子上樹的比喻,諷刺了高松年在地位上升的同時,也十足地暴露出了其身上的缺點[1]。
(二)風格幽默性
雖然諷刺意味非常濃厚,但錢鐘書在寫作過程中,也運用了大量的幽默性語言,展現(xiàn)出錢老先生的機智才能,作為一名知識淵博的智者,錢老通過《圍城》的寫作,將很多具有哲理性的深刻含義充分地表達出來,給讀者閱讀帶去一定的趣味感受,在體驗妙趣橫生的同時,也帶給人們一種非常賞心悅目的感受,與此同時,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給人們靈魂一種熏陶、啟迪價值[2]。比如,小說中高松年校長,錢老在描述時將其欺善怕惡、假正經、表里不一的形象以風趣的方式描寫得非常生動,而在刻畫胖女人特匪過程中,文中僅僅用了一句話,幽默風趣地描述出特匪的肥、膩形象,讓人啼笑皆非。
(三)藝術廣度性
新時期,人們將《圍城》稱之為另一部《儒林外史》,主人公是方鴻漸,作者圍繞其人生、經歷、情感等進行了詳細的描寫,揭露了處于現(xiàn)代社會背景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讀這部小說,不難發(fā)現(xiàn),從開始到結局,作者始終都沒離開對這個社會的現(xiàn)象、人性的諷刺,當然,書中的諷刺對象是多種多樣的,此部作品中所批判的內容,涵蓋了社會層面、文化層面,當中還涉及到了人物性格、日常生活等各個角度,多維度下展現(xiàn)了歷史轉型時期,當時社會的世態(tài)以及蕓蕓眾生外相,其中采用了風趣幽默的語言形式,靈活組合了詞語,雖然此種重組形式是不符合常規(guī)的,但所展現(xiàn)的諷刺意味以及效果卻非常突出,描繪出了一幅讓人忍俊不禁的畫面[3]。比如,錢鐘書在書中將人們遭遇到的境況,以“紅燒肉”的比喻手法進行了描寫,指出了當人們在遭遇不順時,紅與黑的比喻方式,揭示了不同人們遇到的各種情況,使得人情冷暖更加明朗、鮮明,給予讀者意味深長的思考。
二、《圍城》的諷刺藝術手法
(一)議論手法
錢鐘書先生本身知識淵博,對待事物具有自己的認知與理解,在《圍城》中,表達諷刺意味時,其運用了大量的議論手法,借助議論性的語言,將自身情感抒發(fā)得淋漓盡致,賦予了小說自己的情感與思想,通過有針對性的議論,充分展現(xiàn)出了書中人物想象,同到也進行了自由的批判和嘲諷,當讀者閱讀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傳達出人生哲理,進而與讀者發(fā)生思想、情感上的碰撞,更好地讓讀者感受自己的心態(tài)和意圖。錢老先生還將議論與人物描寫進行了有機結合,使得小說閱讀起來非常有韻味,也更容易發(fā)人深省。比如,小說中對于高松年校長掌握的學問的描寫,隨后就進行了議論分析,將其精通學問的通,敘述成常委通氣一般,意思就是只有過程,毫無結果,同時,也狠狠地議論了一番高松年的半罐學問、狡猾、奸詐的形象。錢鐘書運用了議論手法,使得小說所表達的思想提升了高度,給議論表現(xiàn)手法增強了效果。此外,小說中運用的議論,也具有鞭策人的作用, 因為議論與人物描述進行了結合,進而展現(xiàn)出了圓融自然的特點,提升了諷刺效果[4]。
(二)比喻手法
從我國眾多文學作品寫作方法看,采用比喻手法的比比皆是,作為一種修辭手法,將其合理運用到文學作品中,可以增強藝術魅力。從《圍城》中,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運用了很多比喻手法,充分展現(xiàn)出了人物描寫豐富多彩的特點,同時, 比喻手法也使得哲理特點顯露無疑。比如,對于韓太太這一人物的刻畫,錢鐘書運用了非常幽默滑稽的語言,使得人物如同活起來一般,非常生動、形象,當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通過這些語言,在腦中形成一幅韓太太的真實畫面。此外,錢鐘書所運用到的比喻手法,還展現(xiàn)出了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5],比如,上文提到的對于留洋出國的描述,將其比喻成痧痘,并運用了“天花”“麻子”比喻了一個一心想出國的人。通常情況下,當人們在理解陌生事物時,會運用比喻的方式,將其轉化為日??梢允煜さ氖挛镞M行理解,同時,比喻方式也可以將抽象的概念轉化成更加具體化的實物。比如,對于裸露身子的鮑小姐的描述,錢鐘書就將其打扮說成是局部真理,此種方式不僅將其深刻含義表達出來,同時,也讓人回味無窮,具有哲理性、諷刺性,起到了批判作用。
(三)心理描寫
對于人物的個性描寫,錢鐘書絕大多數(shù)情況都是通過心理描寫進行刻畫,通過細膩的描寫、犀利的語言,展現(xiàn)出非常強烈的諷刺效果。借助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方式,讓人們看到在溫柔、情意的背后是一副險惡、丑陋、虛假的嘴臉[6],此種表達方式能夠充分展現(xiàn)出人物反映出來的虛偽假善的真面目。例如,小說中,有個李梅亭,錢鐘書對其進行心理活動描寫時,簡單的語言中加入了詼諧幽默的言語,這樣諷刺效果異常鮮明,人物刻畫得非常精細,辛辣尖刻的諷刺意味顯露無疑。
三、《圍城》的主題揭示
(一)諷刺內容
通過上文的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圍城》一書中,作者運用了大量的諷刺性表達方式與內容,賦予了小說豐富的思想內容,當人們閱讀后會回味無窮?!秶恰饭适氯绻麖谋韺右馑伎?,主要就是圍繞主人公方鴻漸的經歷、愛情、婚姻等進行了描述,小說中方鴻漸俗氣、幻想的愛情經歷,加之其與孫嘉柔的婚姻,成為了小說的主線,在此基礎上作者展現(xiàn)了描寫。如果從深層意義上來看,則主要反映的是舊社會下留學生、知識青年對學習、知識的渴望以及物質態(tài)度,批判了舊社會下人們思想落后;再深層次分析,在主要揭示了主人公方鴻漸懦弱、陰柔的人性缺點,進而反映出這類人的精神世界貧瘠的問題與困境。
(二)諷刺人性
《圍城》一書充分表現(xiàn)了對人的虛榮心、人性之惡的諷刺,在整本書中隨處可見的諷刺性語言。無論是方鴻漸虛假文憑還是大學教授,雖然不同人物具有的性格、地位不同,但人物所表露出來的愛慕虛榮心態(tài),與現(xiàn)代人非常相像,與人交往中,非常喜歡拿自己的房子、車子炫耀,滿足自己的虛榮心[7]。例如在小說中,對于汪處厚講述自己回憶的描寫,去夸大的講述了自己過往輝煌歷史來滿足虛榮心理需求,此類描寫在小說中還有很多,在諷刺的同時也存在調侃意味。
(三)諷刺社會
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導致中國文化處于矛盾狀態(tài),致使人們精神世界非??斩?,當中一些崇洋媚外的知識分子,雖然口中滿是學習、知識,但內心是缺乏理想抱負的,并沒有明確的人生追求。也正是因為此,導致在戰(zhàn)爭爆發(fā)時,人們沒有意識奮起反抗,而是一味沉浸在虛幻世界中。錢鐘書通過《圍城》一書,正是要借這現(xiàn)象,嚴厲的批判、諷刺處于病態(tài)社會中的所謂的知識青年,所以,被大眾譽為新一部《儒林外史》。
四、結語
綜上所述,錢鐘書通過《圍城》,將諷刺藝術進行了詮釋與表達,從多個角度,給予讀者不同的感受,但最終都是反映出當時社會人們思想的貧瘠,人性的丑陋,通過多種諷刺手法,將其藝術成就推上了一個新高度,在諷刺的風格基礎上,通過運用風趣、幽默、詼諧的手法,將人生哲理表達得耐人尋味,這無疑是藝術的最高境界,現(xiàn)代諷刺作品與之無法企及。
參考文獻:
[1]陳雪宜.試論錢鐘書《圍城》的諷刺特色[J].戲劇之家,2019,56(05):230-231+233.
[2]王強.《儒林外史》與《圍城》的諷刺藝術研究[J].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7(04):160-163+167.
[3]徐雅娟.無處不在的諷刺——錢鐘書《圍城》諷刺藝術特色芻議[J].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5(04):237-239.
[4]程小強.論《圍城》的分裂與補救[J].中國現(xiàn)代文學論叢,2017,12(02):176-184.
[5]劉認真.從《圍城》談錢鐘書文學的諷刺藝術[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24):184-186.
[6]程小強.譏弱嘲困待平章——論《圍城》的諷刺藝術及反思[J].現(xiàn)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17(03):264-279.
[7]胡均法.以《圍城》為例探討錢鐘書文學作品的諷刺藝術[J].赤子(上中旬),2019,45(19):161-162.
作者簡介:
吳安迪,女,湖北宜昌人,漢口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