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茹
摘要:本文對智能建筑項目及其風險管理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探究智能建筑的內涵,并運用成本風險管理等知識原理,對智能建筑項目進行風險因素識別,包括經(jīng)濟風險、技術風險、自然風險和管理風險四個方面。繼而建立智能建筑項目的風險評價體系,運用專家評價和熵權法相結合的方法對成本風險因素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對各個風險因素進行權重計算排序從而找出影響成本的關鍵指標。選取智能建筑項目 JK 項目作為研究對象,對相關成本因素進行分析并得出影響此項目成本的風險因素排序為經(jīng)濟風險>技術風險>管理風險>環(huán)境風險。針對智能建筑工程項目過程中由于市場價格變動導致的經(jīng)濟風險,智能建筑項目設計風險和采購風險提出相應的具體措施和建議,以便為同類型的建筑項目中的成本風險控制提供一定的參考以及借鑒。
關鍵詞:智能建筑;風險識別和評價;熵權法
1.緒論
智能建筑市場的繁榮離不開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不少智能建筑企業(yè)在項目管理上會遇到不同的風險,因此,控制風險和損失成為智能建筑風險管理人員的重要課題之一,經(jīng)過不斷的實踐探索,對風險管理理論的研究有了顯著的進步和發(fā)展。但是在具體的成本管理中,依然存在管理措施不到位現(xiàn)象。對智能建筑項目的成本風險進行識別,加強和控制,結合管理技術和經(jīng)濟,能有效控制智能項目風險,如何實現(xiàn)成本控制的整體設計與優(yōu)化,確保其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對智能建筑企業(yè)合理利用有效資源和提高經(jīng)營效率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2.相關理論
2.1 智能建筑概述
智能建筑與傳統(tǒng)建筑的最大區(qū)別是將現(xiàn)代科學技術應用于建筑中,為用戶提供更舒適、溫馨的環(huán)境,提高了用戶的生活效率和生活品質,正是這種建筑智能化使得智能建筑更具獨特性,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智能建筑的成本風險。智能建筑需要高水平的技術,投入的成本也更高,建設過程也更加復雜,涉及到的投資風險也相對來說更大。因此,深入分析智能建筑的成本風險,并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很有必要。
2.2 智能建筑成本風險
智能建筑項目成本風險是指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項目成本變化。其風險要素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風險因素本身的存在;風險因素發(fā)生的可能性;由風險因素所引起的后果的可能性。
3.智能建筑成本風險影響因素識別
本文對智能建筑項目及其風險管理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探究智能建筑的內涵,并運用成本風險管理等知識原理,對智能建筑項目進行風險因素識別,包括經(jīng)濟風險、技術風險、自然風險和管理風險四個方面。
4.基于熵權法對智能建筑項目成本風險評價
對智能建筑項目成本風險的評價主要通過三個步驟進行。首先,進行專家評分來劃分風險等級;其次,通過熵權法來計算各個專家的權重;最后通過專家權重和風險等級相乘確定各個指標的權重。具體步驟如下。
在對風險等級的劃分過程中,本文通過專家分析法來進行定性分析,即利用專家經(jīng)驗,將影響智能建筑項目成本的風險因素按其發(fā)生的概率及損失來劃分等級并打分,本文將風險等級劃分為非常小、很小、小、較小、中、較大、大、很大、非常大九個級別分別以 1-9 進行打分。
熵是對所收集的信息不確定性的一種度量,如果某一指標所包含的信息越多,
那么這個指標的確定性就大大減小,它的熵就會很小,而這一指標的熵權就越大,
指標就越重要。據(jù)此性質,我們將計算出各個專家的熵。經(jīng)過上一步分對專家權重的計算,我們將專家權重向量與風險相對大小的等級評分矩陣相乘,可以得到有關智能建筑成本風險的各個風險因素的評價值。首先依次計算風險類層(B層)、風險項層(C層)和具體風險因素層(D層)三個風險層次的層次結構指標相對權重,然后計算各個風險因素綜合權重,從而實現(xiàn)智能建筑項目成本風險因素的最終排序并可通過此排序合理確定成本風險的大小,及依據(jù)此來進行合理控制。
5.以JK項目為例
JK 項目是一個由房地產公司在北京承建的大型智能商務大廈,該項目由主樓和配樓兩個樓所構成,主樓高度為 215 米,分為地上 51 層和地下 2 層,項目總體建筑面積占地 20.1 萬。其相關的智能建筑系統(tǒng)多達十幾個,主要包括樓宇監(jiān)控、火災報警、有線電視等。
分析得出項目的成本風險因素排序為經(jīng)濟風險>技術風險>管理風險>環(huán)境風險。影響此智能建筑項目的成本風險的主要因素為經(jīng)濟風險和技術風險,其中價格風險波動,設計風險,采購風險,施工風險應該重點關注。結合上述結果,本文將對重點風險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智能建筑不僅要求結果綠色環(huán)保、可持續(xù),而且對建設過程中的綠色環(huán)保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這就使得對工人的技術有較高要求,進而對其勞動力價格也會有所不同。由于智能建筑材料與設備供應是一個新興市場,市場的不成熟會使得智能建筑材料和設備的供應價格質量和勞動力價格與質量存在較大的波動,對此,必須加強智能建筑市場價格的動態(tài)管控,從而控制其成本風險。
智能建筑企業(yè)在面對通貨膨脹時,可以通過和智能建筑材料設備供應商簽訂相應的采購合同來轉移產生的匯率利率等成本風險,約定在通貨膨脹的一定范圍內的風險由供應商來承擔,另外,面對貨幣政策或利率變化引起的成本風險,智能建筑企業(yè)無法規(guī)避此類風險,但可以通過風險自留的方式來降低風險的影響,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并且可以優(yōu)化融資資金的構成,以減少公司對銀行資金的依賴。同時,還應注意政府針對智能建筑項目發(fā)展而優(yōu)化貸款利率的政策,以主動應對融資風險。
參考文獻:
[1]陳偉珂.工程項目風險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二版,2015.
[2]林文進.施工項目成本管理[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4,16(6): 120-122.
[3]鄭鳴摘.論工程項目在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J].煤炭經(jīng)濟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