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康 李賢軍 郝曉峰 李霞鎮(zhèn) 熊福全
[摘 要] “木材干燥學”課程設計是“木材干燥學”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課程設計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與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隨著理論課程在線教育的快速發(fā)展,如何更好地推進在線教育在課程設計這類實踐課程中的運用,對于豐富完整的在線教育體系至關重要。以“木材干燥學”課程設計的在線教育為例,對其課程特點、線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線上課程設計教學的實施和線上教學的優(yōu)缺點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與思考,可為課程設計在線教學的發(fā)展提供積極有益的思路。
[關鍵詞] 課程設計;線上教學;教學實踐
[基金項目] 202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木材干燥學三位一體課程體系混合式教學改革與實踐”(HNJG-2020-0341);2020年度湖南省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林業(yè)工程類專業(yè)改造升級探索與實踐”(湘教通〔2020〕90號)
[作者簡介] 徐 康(1988—),男,浙江衢州人,工學博士,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木材改性與干燥研究。
[中圖分類號] H319.3;G4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31-0096-04? [收稿日期] 2021-02-04
一、引言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國高校春季學期無法按時開學,各類教學工作受到嚴重影響。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對全國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影響,教育部印發(fā)了《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等系列文件,要求全國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線上教學,實現(xiàn)“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隨后,以中國慕課、雨課堂、釘釘、騰訊課堂、騰訊會議、超星學習通等為代表的“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線上教學平臺快速興起,高校的線上教育迎來了巨大的發(fā)展機遇,不僅滿足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教育教學工作需求,而且成為倒逼傳統(tǒng)教育革新、推進線上和線上線下混合式等教學模式快速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1,2]。借助這些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平臺,全國高校教師積極地投入線上教育的建設與推廣工作。
然而,在線教育尤其是高校的在線教育整體上仍處于啟蒙與初級的探索階段[3]。由于是首次開展如此大范圍、長時間、全方位的線上教學工作,網(wǎng)絡硬件等設施保障不足、數(shù)字教材及數(shù)字化學習資源建設滯后、教師軟件信息化素養(yǎng)不夠、教師線上教學經驗缺乏、線上教學過程控制困難等問題逐步凸顯[4,5],尤其以一些理論性強、需要較多公式推導的課程和一些實踐性強的課程受到明顯限制[6],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線上教育的質量與效率。而另一方面,線上教學又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技術優(yōu)勢,表現(xiàn)出極佳的便捷性、廣泛性、均衡性、互動性[7],不僅打破了傳統(tǒng)教育的時空、受眾、區(qū)域等多維度的限制[8],在課程拓展資源的豐富度、教學模式的多元化等方面也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為師生學習提供了很好的便捷性,也帶來了人們對教育體系的多重反思。如何揚長避短,以更好地開展高校的線上教學工作引起了全國高校教育工作者們的廣泛思考與激烈討論。在此背景下,高校教師一方面努力地適應線上教學,不斷地調整與優(yōu)化線上教育的方法模式,并逐步形成了以各自課程特點為基礎的在線教學模式。
二、線下課程設計概況與存在的問題
(一)“木材干燥學”課程設計概況
“木材干燥學”是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一門主干基礎課程,涉及木材學、熱工學、力學、自動控制等學科,學科交叉效應明顯,理論性很強,又緊貼木材加工企業(yè)的實際生產,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為此,“木材干燥學”課程的教學始終堅持理論知識學習、實踐能力培養(yǎng)、工程素養(yǎng)提升這三大目標,課程的體系設計也緊緊圍繞三大培養(yǎng)目標,既開設了課堂理論教學,又開設了“木材干燥學”實驗課程、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實踐課程等。其中,課程設計是銜接與強化課堂理論知識與實驗過程、生產實習認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與創(chuàng)新能力、深度學習與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工科學科人才培養(yǎng)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9]。
“木材干燥學”理論課程與實驗課程結課后,進行為期1周的“木材干燥學”課程設計。課程設計的目標是基于給定的被干鋸材的樹種、規(guī)格、材積、初含水率及所要求的終含水率和用途或干燥質量等級,以及設廠地區(qū)一年中最冷月份及年平均氣象等資料,設計實際生產用木材干燥窯,每位學生的初始數(shù)據(jù)參數(shù)不完全相同。具體的設計內容包括:木材干燥方式和干燥室類型的確定,干燥窯單個容量與整體數(shù)量的計算,熱消耗量、加熱器散熱面積和蒸汽消耗量等熱力學參數(shù)的計算,流體運動阻力、風機類型和風機號、風機轉數(shù)和功率、進排氣道容量等氣體動力學參數(shù)的計算與確定,疏水器等核心設備參數(shù)計算與選型,以及干燥成本核算。此外,還需要進行木材干燥窯結構圖、散熱器結構圖繪制等。課程設計時間緊、任務重,所需知識面廣,需要對相關知識有較好的掌握度。課程設計考核時,每位學生需提交一份手寫的課程設計報告、一份手繪的干燥窯三視圖(A3圖紙),此外還需以組為單位(5~7人為1組)提交一個尺寸為300×300×300mm3左右大小的干燥窯實物模型,實物模型中需要在合適的位置布置風機、散熱器、材堆等,模型所需材料自選。
(二)線下課程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前,“木材干燥學”課程設計完全在學校的繪圖教室中進行。根據(jù)往屆的課程設計開展情況,“木材干燥學”課程設計線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過程管理相對困難。課程設計期間主要以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為主,教師不定時地進行指導,因而難以全程實時地了解整個課程設計過程中的各方面情況,部分學生存在遲到、早退、吵鬧等現(xiàn)象,整個課程設計期間的過程管理相對困難。
2.教師指導效率不高。由于課程設計繪圖教室空間有限,學生人數(shù)較多,通常以組為單位將學生分配到多個教室同時進行。學生在開展設計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難點問題,指導老師只能挨個教室進行答疑和講解,指導效率低,并且可能影響部分學生的課程設計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