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中國古代商人的社會地位一直比較低下,文學作品中也很少有對商人形象的刻畫,即使出現(xiàn)商人,也是將其視為貶斥的對象。及至明代,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guān)系的萌芽,商人的地位逐漸提升,商人的形象也大量出現(xiàn)于文學作品之中。明代馮夢龍所創(chuàng)作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與凌濛初編撰的《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為“三言二拍”,是中國古代白話小說的典型代表。作為明代啟蒙主義思想家,馮夢龍和凌濛初意識到商業(yè)的發(fā)展給社會帶來了巨大變化,他們以極大的創(chuàng)作熱情,塑造了眾多不同的商人形象。這些富有生命力的商人形象作為晚明時代的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所具有的鮮明特征,對于當今社會美好品德和人性的弘揚與傳承,具有一定程度的教化和勸誡意義。
一、商人復雜形象的分析
“三言”“二拍”中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商人形象。作品中的商人如李秀卿、黃善聰、劉奇、劉方、文若虛、張金、汪信之、劉德、程元玉、蔣興哥、秦重等大多是誠實守信、重情重義之人。同時,商人是商品交換的直接參與者,以獲得利益為根本目標,也是最容易受金錢影響而被異化的人。因此,一些具有惡德惡行的商人,如劉順泉、金朝奉、程朝奉、郭七郎、陳商、張公、毛烈、錢巳、張公、張富、金鐘、孫富、王八郎、王祿、喬俊等,在金錢和利益的誘惑下,往往會泯滅道德良知,做出一些傷風敗俗的丑惡行為。
(一)誠實守信與見利忘義
誠實守信是待人之本,也是經(jīng)商之道?!叭浴薄岸摹敝兴坍嫷纳倘诵蜗蟠蠖嗑哂忻篮玫钠返潞蜕屏嫉娜诵裕麄儾坏軌虺钥嗄蛣?,而且為人誠實守信。《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卷《李秀卿義結(jié)黃貞女》中李秀卿和黃善聰兩位商人義結(jié)金蘭,二人同吃同住,同行同商,合伙進行販賣貨物的生意。雙方都能夠以誠相待,兩邊買賣,不差毫厘。《醒世恒言》第十卷《劉小官雌雄兄弟》中的劉奇自幼飽讀詩書,寄情仕途,卻因父母雙亡,無心科考,后認開酒店的劉德夫婦為父母,并教授兄弟劉方讀書。劉公夫婦死后,兄弟二人經(jīng)營布店,因為二人做生意講求誠信,物價公道,所以漸漸聲名遠播,掙下了許多家業(yè)。在李秀卿、黃善聰、劉奇等商人身上,散發(fā)著誠信之美、人性之光。此外,凌濛初的《拍案驚奇》第一卷《轉(zhuǎn)運漢遇巧洞庭紅,波斯胡指破鼉龍殼》中的文若虛,以及第二十二卷《錢多處白丁橫帶,運退時刺史當艄》中的張金也都是信守承諾之人,他們作為商人雖然追求商業(yè)利潤,但是也時刻不忘“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理。
然而,商人的本性是追名逐利,當“義”“利”難以兼顧時,有的商人便會見利而忘義,“三言”“二拍”中對商人見利忘義的劣根性也有一定的刻畫。如《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宋小官團圓破氈笠》中的劉順泉,見宋小官少年伶俐,便好衣好食地款待他,以留為己用,可當宋小官因病不能再替他掙錢時,便一腳將其踢開。又如《韓秀才趁亂聘嬌妻,吳太守憐才主姻簿》(《拍案驚奇》第十卷)里的徽州金朝奉,不忍女兒朝霞被選為宮中繡女,便一紙婚約把女兒許配給清貧秀才韓子文。然而,當點繡女的訛傳漸漸平息之后,金氏夫婦卻又后悔不該匆忙為女兒指婚,認為韓秀才不可能出人頭地,便設(shè)法悔婚。幸得吳太守公正廉潔,韓子文才能成其婚姻,并金榜題名?!跺X多處白丁橫帶,運退時刺史當艄》(《拍案驚奇》第二十二卷)中郭七郎盡管家財萬貫,產(chǎn)業(yè)豐足,有良田美食,金山銀山,但是仍然貪得無厭,見義忘利,經(jīng)常對向他借錢做生意的人極盡盤剝之能事。
(二)精明強干與狡猾奸詐
成功的商人一定是精明強干、手段高超之人,他們在商業(yè)活動中,往往善于發(fā)現(xiàn)并及時捕捉商機。在“三言”“二拍”中,作者首先對商人精明強干的品質(zhì)給予充分肯定。例如《醒世恒言》第三卷《賣油郎獨占花魁》中的賣油郎秦重就是一個善于發(fā)現(xiàn)和利用商機的人,當他知道昭慶寺僧人要起個九晝夜功德,便分析出寺中需要大量用油。于是一連九天去昭慶寺賣油,獲取高額利潤。第三十五卷《徐老仆義憤成家》中的阿寄,是個從事販漆買賣的商人,他曾多次離家去蘇杭、興化等地考察和調(diào)研,以便不斷改變經(jīng)營策略和方式方法。此外,還有《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喻世明言》第三十九卷)中的商人發(fā)現(xiàn)安慶府當?shù)赜胸S富的山林自然資源,卻因交通不便而缺乏鐵器,于是發(fā)現(xiàn)商機,立即做起了燒炭、冶鐵的生意,不僅自己獲得了大量財富,還帶動了當?shù)禺a(chǎn)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造福當?shù)匕傩铡?/p>
另一方面,在“三言”“二拍”中,也塑造了一些被金錢和物欲異化了的商人形象。一些無賴奸商為了獲取錢財不擇手段,甚至不惜謀財害命,充滿了人性的丑惡,他們便是作者鞭笞的主要對象。《二刻拍案驚奇》第十六卷《遲取券毛烈賴原錢,失還魂牙僧索剩命》中的商人毛烈是個極其陰險狡詐之人,為了些蠅頭小利,貪奸不義,一味欺心,甚至不擇手段,設(shè)計謀害他人。第二十五卷《徐茶酒乘鬧劫新人,鄭蕊珠鳴冤完舊案》中的商人錢巳則為了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子和一份巨額財產(chǎn),竟設(shè)計害死他的好友趙申?!渡蛐」僖圾B害七命》(《喻世明言》第二十六卷)中的箍桶匠張公,為了一只小小的畫眉鳥,竟用削木桶的刀子謀害了沈小官的性命??梢?,商人逐利時的不擇手段與陰險狡詐。
(三)樂善好施與貪婪吝嗇
在“義利”面前,一些商人懂得取舍,樂善好施?!叭浴薄岸摹敝袑ι倘藰飞坪檬⒄塘x疏財?shù)拿篮闷返乱灿枰钥隙?。如《劉小官雌雄兄弟》(《醒世恒言》第十卷)中的劉德兩夫妻?jīng)營著一家小酒店,劉公為人樂善好施,經(jīng)常資助一些身邊偶爾缺錢少銀的人,遇到顧客多付了酒錢,他也會退還多余的錢財。劉德還認養(yǎng)父母雙亡、無心科舉的劉寄為子,為方姓老軍掏錢治病,并將其厚葬。因他做人仁愛厚道,被人稱為“劉長者”。又如《程元玉店肆代償錢,十一娘云岡縱譚俠》(《拍案驚奇》第四卷)中的商人程元玉,在販完貨物回家的路上慷慨解囊,為一素不相識的婦人墊付飯錢,并不求回報。劉德與程元玉等商人形象,仗義疏財,樂善好施,一改中國傳統(tǒng)文學作品中商人追逐名利、貪婪吝嗇的形象特征,為人們所普遍認可和廣泛接受。
然而,作品中也有一些商人將貪婪吝嗇演繹得“淋漓盡致”,令讀者大眾嗤之以鼻。如《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喻世明言》第三十六卷)中把商人張富的吝嗇貪婪、視財如命刻畫得栩栩如生,書中記云,“這員外有件毛病,要去那:虱子背上抽筋,鷺鷥腿上割股,古佛臉上剝金,黑豆皮上刮漆,痰唾留著點燈,捋松將來炒菜……真是個一文不使的真苦人”。又如《呂大郎還金完骨肉》(《警世通言)第五卷)中的商人金鐘雖家財萬貫,卻貪婪成性,被鄉(xiāng)里人起名為金冷水。由此,商人的慳吝貪婪可見一斑。
(四)尊重女性與好色縱欲
文學史中的商人大多是唯利是圖、薄情寡義之人,但“三言”“二拍”中,一部分商人接受了民主與平等的思想。他們尊重女性,對待愛情忠貞不渝,這與傳統(tǒng)意義上商人的價值觀有很大不同。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喻世明言》第一卷),蔣興哥與妻子王三巧原本是一對恩愛夫妻,蔣興哥為圖生計去外地經(jīng)商,妻子王三巧卻在家與陳商勾搭成奸。蔣興哥得知此事后痛苦至極,但仍然不忘自我反?。骸爱敵醴蚱藓蔚榷鲪?,只因我貪著蠅頭微利,撇她少年守寡,弄出這場丑來,如今悔之何及?!苯?jīng)過再三思慮,他決定休妻,以成全王三巧,并在王三巧改嫁時送她十六只箱籠作為陪嫁?!顿u油郎獨占花魁》(《醒世恒言》第三卷)中的秦重更是執(zhí)著于追求愛情的典型人物。初見王美娘時,便傾心其貌,而后省吃儉用,只為見心愛之人一面。美娘醉酒之夜,秦重盡心盡力地照顧,無任何非分之舉,體現(xiàn)了其“志誠君子”的本性,表明了他對美娘的尊重與愛慕。最終,王美娘深為感動,以身相許。蔣興哥、秦重作為商人雖然身處物欲橫流的市井之中,但是具有追求民主平等思想,他們能夠尊重和理解女性,這便是商人形象中一大閃光點。
然而,小說也生動地塑造了一部分縱欲濫情、貪戀美色的反面商人典型。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里的孫富,因為垂涎于花魁娘子杜十娘的美貌,于是用一千兩白銀作為交換,意圖賺取杜十娘。又如《李將軍錯認舅,劉氏女詭從夫》(《二刻拍案驚奇》第六卷)中所述江淮客商王八郎因為結(jié)交一名娼妓,想要帶她回家,無奈“家中先已有妻子,甚是不得意”,最終惱羞成怒,將結(jié)發(fā)之妻趕出家門。再如《程朝奉單遇無頭婦,王通判雙雪不明冤》(《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十八卷)里,好色的徽州商人程朝奉擁有萬貫家財,卻極為貪戀美色,一旦見到有姿色的婦人,想方設(shè)法也要弄到手。此外,《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十一卷《許察院感夢擒僧,王氏子因風獲盜》里的王祿,《喬彥杰一妾破家》(《警世通言》第三十三卷)中的商人喬俊,都是貪戀美色、縱欲恣情之人。
二、商人形象的教化與勸誡意義
作為明代啟蒙主義思想家,馮夢龍的“三言”通過“喻世”“警世”和“醒世”達到懲惡揚善、勸誡世人的社會教化作用,凌濛初的“二拍”也強調(diào)勸誡世人這一點。因此,無論是塑造正面商人形象,還是刻畫反面商人典型,作者都意在進行封建倫理道德的說教,作品中的商人形象也具有重要的社會教化和勸誡意義。
(一)正面商人形象的教化作用
經(jīng)過上述比較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三言”“二拍”中許多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正面商人形象。這些商人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商人不同,他們不再只顧著追名逐利,也并非都是為富不仁。他們受到時代進步思想的熏陶,在從事商業(yè)活動中,能夠做到誠實守信。他們精明能干,善于發(fā)現(xiàn)并利用商機致富。這些商人具有新的價值觀和財富觀,當“義”與“利”發(fā)生沖突時,他們懂得取舍,往往樂善好施,仗義疏財;他們情感豐富,具有進步的民主平等思想,尊重女性,勇于追求愛情且對待愛情忠貞不渝。與他們身上的美好人性相一致,這些商人的結(jié)局總是美好的,他們或是安享晚年,或是發(fā)家致富,或是洞房花燭,而他們的美好結(jié)局也是在啟示讀者大眾要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傊@些正面商人形象的塑造,為中國古代乃至近代商人群體增添了人文魅力。他們身上所具備的人文主義色彩,對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培養(yǎng)新時代中國商人的價值觀、財富觀,具有重要的社會教化作用。
(二)反面商人形象的勸誡意義
“三言”“二拍”中也刻畫了一部分為富不仁、一味地追逐名利的反面商人典型,這些商人作為反面典型,與正面商人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些商人從事商業(yè)活動時,大多不講求誠信。他們往往見利忘義、狡猾奸詐,有時為了獲取利益不擇手段,甚至做出傷天害理之事。與那些樂善好施的商人相比,這些商人則非常貪婪吝嗇,身上具有商人過分追名逐利的劣根性。此外,這些商人缺乏進步的民主與平等思想,他們往往輕視女性,視女人為玩物,自由買賣女人。他們對待情感婚姻也不能從一而終,甚至好色縱欲、恣意妄為。而這些商人最終往往會落一個不得善終的結(jié)局,或是生意破產(chǎn),或是妻離子散,或是縱欲暴亡。作者塑造這類反面典型,意在告誡讀者,過分地追逐名利,以至不擇手段,違法亂紀,傷天害理,最終也會落得個慘淡收場的結(jié)局,這便是這一類反面商人典型的勸誡意義。
三、結(jié)語
文學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就在于真實客觀地反映社會現(xiàn)實生活,達到其教化社會的意義和啟示世人的作用。作為中國白話短篇小說的典型代表,“三言”“二拍”以一回一個世俗小故事成就了中國古典短篇白話小說的巔峰之作。作品生動地反映了當時市民階層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其中對晚明時代商人形象的生動塑造,既肯定商人身上的美好品德,也鞭笞了他們追名逐利的劣根性,對身處現(xiàn)代社會的讀者大眾,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教化作用和勸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