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晏斌,楊麗萍,陳惠,顧國炳,李小四,王東理,吳德任,陳書昆,劉振華,陳文生,王蔓阜
(1.羅平縣飼草飼料工作站,云南 羅平 655800; 2.云南省飼草飼料工作站,云南 昆明 650225;3.羅平縣恒鑫牧業(yè)有限公司,云南 羅平 655800)
全株玉米青貯是指收割乳熟中期至蠟熟期的整株玉米,經切碎加工后直接或貯藏發(fā)酵后用作青貯飼料。研究表明,種植相同面積的青貯玉米比普通籽實玉米可多提供飼料量,全株玉米通過青貯處理,既保證了冬春飼草的供給,又保證了飼草多汁、營養(yǎng)和適口性好的特性,大大提高養(yǎng)殖效益。通過2016年以來糧改飼項目的建設,證明全株玉米青貯是解決草食畜規(guī)模發(fā)展中飼草料不足的重要途徑。云南省飼草飼料工作站、羅平縣飼草飼料工作站于2020年在羅平縣恒鑫牧業(yè)有限公司開展青貯玉米品種篩選試驗,通過試驗,分析篩選出適合羅平縣試驗地環(huán)境的優(yōu)質青貯玉米品種及高效的栽培模式、栽培技術,為全省優(yōu)質青貯玉米品種的種植推廣提供參考依據。
試驗地位于羅平縣阿崗鎮(zhèn)海馬居委會恒鑫牧業(yè)有限公司,前茬作物種植玉米,2019年收割玉米青貯后,土地冬春閑置。土地地勢相對平坦,能排水,可灌溉,紅壤土地,肥力中等偏下,屬高原季風氣候,海拔1910m,年均氣溫13.5℃,極端最高溫32℃,極端最低溫度-5℃,年均降雨量900~1100mm,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年日照時數2318h,無霜期231d。夏季受暖濕氣流影響,多大雨和暴雨;土壤為高原紅壤,地表植被較多,生物多樣,土壤有機質一般,土壤pH值6.4。
根據備選參試品種發(fā)芽率試驗,最終選定供試玉米品種為家佳榮2號、勝玉10號、西抗18、大天006、羅單297,共5個糧飼兼用品種(表1)。
表1 供試品種發(fā)芽率試驗及播種量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每個品種對應2個種植密度處理(7.5萬株/hm2、9.0萬株/hm2),每個處理設置4個重復(3個重復作為產量及綜合表現研究,1個重復用于生育期觀察),共計40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面積30m2(長6m、寬5m),小區(qū)之間間隔1m,走道寬1m,保護行寬2m,重復之間不設保護行,組間間距1m。
1.3.1播種模式及株距
采用寬窄行模式進行播種,寬行80cm,窄行40cm,按照密度要求及地形來設計株距。7.5萬株/hm2的試驗組,株距為55.4cm;小區(qū)播種量225粒,每塘2~3粒種子,間苗時每塘保留2苗。9.0萬株/hm2的試驗組,株距為45.4cm;小區(qū)播種量270粒,間苗時每塘保留2苗。為確保小區(qū)有足夠的植株數,播種時適當加大播種量,每行應多播5粒以上的種子。
1.3.2中耕管理
出苗后檢查出苗情況,發(fā)現缺苗則立即浸種或催芽補種(后期缺苗則就地移植補栽)。定苗數為:7.5萬株/hm2試驗組,間苗時每個小區(qū)保留總苗數225株;9.0萬株/hm2試驗組,間苗時每個小區(qū)保留總苗數270株;適時灌溉、除草、殺蟲,按時追肥。
物候期、農藝性狀、干物質產量等項目觀察測定,按《國家青貯玉米品種區(qū)域試驗調查項目和標準(試行)》進行。
1.4.1物候期觀測
包含播種期、出苗期、拔節(jié)期、吐絲期、抽雄期、乳熟期、蠟熟期、生長期。
1.4.2農藝性狀觀測
包含株型(分平展、半緊湊、緊湊型)、株高、穗位高、倒伏率、倒折率、空稈率、雙穗率、收獲期單株平均綠葉片數、單株平均黃葉片數、全株重、綠葉重、果穗重。
[15]China,seeking validation for the project,pressed Western countries and American allies to dispatch their leaders,but most declined,sending lower level officials instead.
在乳熟期至蠟熟期中期測產,每小區(qū)收獲15m2,從地上15cm處全株收割后立即稱重,得到小區(qū)鮮重,折合成單位面積產量(t/hm2),每個密度每個品種測2個小區(qū)。
1.4.3病蟲害觀測
按照《玉米病蟲害田間手冊》要求進行??共⌒裕菏斋@前在田間觀測記錄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矮花葉病、莖腐病等病害的發(fā)病率??瓜x性:田間觀測記錄玉米螟、蚜蟲、草地貪夜蛾等蟲害的危害情況。
1.4.4干物質產量、干鮮比
從每個密度、品種中隨機選取1個小區(qū),再隨機選2~3株,全株粉碎后混合均勻,隨機取2個樣,每個1.0kg左右,裝袋真空封裝,冷藏,隨后郵寄至實驗室進行相關營養(yǎng)指標測定,計算出含水量及干物質產量。
1.4.5營養(yǎng)品質檢測
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yī)研究所依據相關標準對測產的干物質樣品進行營養(yǎng)成分分析。測定項目為干物質(DM)、粗蛋白(CP)、粗脂肪(EE)、灰分(ASH)、淀粉、中性洗滌纖維(NDF)、酸性洗滌纖維(ADF)、中性洗滌纖維消化率(NDFD)、水溶性碳水化合物、鈣、磷等指標。
試驗數據使用Excel和SPSS 25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整理分析,每噸干物質的產奶量(產奶當量)是在測定DM、CP、NDF、ASH、EE、淀粉和NDFD的基礎上由MILK 2006 Processed計算出來(University of Wisconsin Corn Silage Evaluation System)。
2020年5月22日播種,5個品種從5月30日開始進入出苗期,9月1—15日分別進入乳熟期,5個青貯玉米在生長期上基本一致,為139~145d,品種間生長期差異不顯著(表2)。由于2020年雨季持續(xù)時間長,雨水較多,積溫偏低,生長期總體偏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貯料的收獲。物候期觀測結果見表2。
表2 青貯玉米物候期觀測
2020年9月29日(生長期130 d)統(tǒng)一對試驗青貯玉米品種進行了中期測產及采樣工作,根據測產數據及營養(yǎng)成分檢測結果,產量比較見表3、表4和表5。
2.2.1密度間產量比較
經F檢驗,密度間每公頃生物產量(鮮草產量)、干物質產量及干物質可生產牛奶量3個指標差異極顯著(P<0.01),所有品種的生物產量(鮮草產量)、干物質產量及干物質可生產牛奶量都是密度9.0萬株/hm2比密度7.5萬株/hm2的高,表明提高種植密度至每公頃9.0萬株,能明顯提高青貯玉米的產量(生物產量、干物質產量及干物質可生產牛奶量)。
干物質可生產牛奶量=每公頃產干物質(t)×每噸干物質的產奶量(產奶當量),每噸干物質的產奶量(產奶當量)是在測定DM、CP、NDF、ASH、EE、淀粉和NDFD的基礎上由MILK 2006 Processed計算出來。
2.2.2品種間產量比較
經F檢驗,品種間每公頃生物產量、干物質可生產牛奶量差異極顯著(P<0.01)、干物質產量差異顯著(P<0.05),于是繼續(xù)進行多重檢驗(q法),生物產量、干物質產量和干物質可生產牛奶量三個指標進行比較分析,均是羅單297最優(yōu)秀,以最重要的干物質可生產牛奶量指標分析,除最優(yōu)秀的297外,其次為勝玉10號、大天006和西抗18(表4)。
產量結果分析表明,為了提高青貯玉米產量,適當提高種植密度至9.0萬株/hm2是可行的,9.0萬株/hm2的干物質可生產牛奶量較7.5萬株/hm2高12%;從品種上分析,干物質可生產牛奶量表現優(yōu)異的是羅單297、勝玉10號、大天006和西抗18;從密度品種組合上看,干物質可生產牛奶量表現最好的4個組合為9.0萬株/hm2的羅單297、9.0萬株/hm2的勝玉10號、9.0萬株/hm2的大天006和7.5萬株/hm2的羅單297,不同密度、不同品種的產量見表5。
表5 乳熟末期產量比較
經F檢驗,密度間粗蛋白、粗脂肪、灰分、酸性洗滌纖維(ADF)、中性洗滌纖維、30 h中性洗滌纖維消化率(NDFD)差異不顯著(P>0.05),淀粉差異顯著(P<0.05)。不同種植密度間主要營養(yǎng)成分分析值見表6,綜合各項營養(yǎng)數據,表明種植密度由7.5萬株/hm2增加至9.0萬株/hm2,對全株玉米營養(yǎng)成分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酸性洗滌纖維(ADF)、30 h中性洗滌纖維消化率(NDFD)影響不明顯,但對淀粉含量影響明顯。
表6 不同種植密度間主要營養(yǎng)成分分析值
經F檢驗,品種間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差異不顯著(P>0.05),品種間淀粉、酸性洗滌纖維(ADF)、中性洗滌纖維、30h中性洗滌纖維消化率(NDFD)差異顯著(P<0.05),表明品種間的營養(yǎng)差別主要是淀粉、纖維含量及纖維消化率。品種間營養(yǎng)成分分析值見表7,其中淀粉含量最高的4個品種為大天006、家佳榮2號、羅單297和勝玉10號,4個品種間差異不顯著(P>0.05),淀粉含量最低的為西抗18,與其他4個品種相比差異均顯著(P<0.05)。
表7 不同品種間主要營養(yǎng)成分分析值
不同密度、不同品種的營養(yǎng)成分分析值見表8,綜合各項營養(yǎng)指標,羅單297及勝玉10號營養(yǎng)品質要更優(yōu)。這兩個品種的粗蛋白大于8%,淀粉大于29%,酸性洗滌纖維(ADF)小于23%,30h中性洗滌纖維消化率(NDFD)大于66%,按照青貯玉米品質分級標準(GB/T 25882—2010),羅單297及勝玉10號兩個品種都達到了一級標準,其次大天006表現也不錯。
表8 主要營養(yǎng)成分分析值
由表9可看出,試驗中5個品種均無矮花葉病、莖腐病,大斑病、小斑病、紋枯病則都有發(fā)生,抗病力最好的為西抗18。試驗中蟲害觀察到草地貪夜蛾,勝玉10號為2級,其他4個品種均有發(fā)生,為1級,蟲害輕,發(fā)現蟲害后用氯氰毒死蜱防治2次,效果良好。試驗第75天,對銹病發(fā)生率進行統(tǒng)計,勝玉10號銹病較為嚴重,發(fā)病率達72%,家佳榮2號次之為26.6%,羅單297為11.8%,大天006為6.8%,西抗18抗銹病表現最好,發(fā)病率0.4%。銹病發(fā)生后,及時噴施多菌靈和粉銹靈水劑,經觀察,效果不佳。
表9 玉米病蟲害情況
勝玉10號具有較高的干物質產量、良好的營養(yǎng)品質及持綠性好、抗倒伏等優(yōu)良特性,且成熟早,唯一不足就是銹病發(fā)病率高,若在種植上適當減少氮肥,增施磷、鉀肥,玉米12片葉以前噴藥預防1~2次(相隔10 d),可能在消除銹病對青貯質量的影響方面會有好的效果。
大天006的穗重(占比)、單株重及淀粉含量均表現優(yōu)異,每公頃干物質產奶量均很好,種植戶反映適口性沒有其他品種好,但作為青貯玉米品種推廣,可以消除這個缺點的影響。
西抗18品質不錯,生長期更長些,持綠性也更好,作為青貯玉米品種推廣,可以考慮配合稍早熟的青貯玉米品種分區(qū)種植,將有利青貯收獲期的時間調劑。
試驗中各品種的生長期都較正常年份長5 d以上,主要原因是羅平縣2020年8—10月降雨連綿不斷,陰天多,積溫少,并嚴重影響了全株玉米的收貯工作。
根據篩選試驗結果,綜合5個玉米品種在兩種種植密度下的每公頃產量(鮮草產量、干物質產量和干物質可生產牛奶量)及營養(yǎng)品質、抗逆性及持綠性等因素,兩種種植密度下表現最為優(yōu)秀的青貯玉米品種為羅單297,建議在羅平縣(海拔1000~2000m)及全省其他地理環(huán)境相似地區(qū)推廣種植,采用寬窄行模式進行播種,寬行80cm,窄行40cm,種植密度為9.0萬株/hm2。勝玉10號、大天006和西抗18也是不錯的青貯玉米品種,但勝玉10號抗病性稍差一點,銹病的發(fā)病率比其他4個品種都要高,須提前做好銹病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