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林
【摘要】初中生通常面臨著一定程度的生理、心理變化,加之學習壓力的逐漸提升,故而在學習與生活中都需要教師加強引導。班主任作為學生的臨時監(jiān)護者,應當積極運用相應的管理藝術,在強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基礎上助力學生發(fā)展進步。文章主要探討了初中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有效性
一、前言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初中學生的思想、性格、行為等都有可能出現(xiàn)相應的變化,無疑給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一些困難。為了有效地提升班級管理工作效率與質量,班主任必須要充分地結合初中生發(fā)展特點實施針對性、科學性的管理措施,并且在具體的班級管理工作中要善于對現(xiàn)有工作情況加以總結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引路人、監(jiān)護者的角色作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1]。
二、遵循溝通和交流的管理前提
班級管理的主要對象是學生。因此,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良好的溝通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所遇到的管理問題,并且在良好的溝通交流下,學生才會聽從班主任的引導。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班主任應當尊重學生,與學生站在同一水平線上進行平等的對話。如此,師生之間的距離感被明顯消除,班主任摘掉嚴肅面具之后,學生會更加主動地與班主任交心。
例如,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出于關心學生狀態(tài),了解學生近況等不同原因都會找學生談話。在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中,與學生談話的場所通常是在班主任的辦公室里,此時盡管營造了一種單獨相處的氛圍,但是這樣的談話方式會直接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壓力,從心態(tài)上來看,學生會自然而然地站在班主任的對立面。因此,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可以更多地利用好學生課間休息時間,并且溝通的內容不僅僅限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更多地挖掘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如學生喜歡的運動、歌曲、明星、書籍等,通過交流活動,逐步滲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塑造學生良好的品格。除此之外,面對初中學生交友、情感方面的問題,教師可以和學生聊一些如何處理同學關系的技巧,幫助學生以良好的心態(tài)度過青春叛逆期。為了進一步豐富師生交流形式,班主任還可以建立班級信箱,鼓勵學生勇敢地分享自己在生活與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在每周的班會活動中,班主任在可以針對信箱中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對于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共同思考問題的解決策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與成長引導。
三、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良好的班級氛圍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在良好的班級氛圍影響下,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調整自身的思想和行為,朝著正確、科學的方向前行。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來進一步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與質量。
具體來說,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可以從物質建設與精神建設兩方面著手。物質建設主要是指學生在班級管理活動中的衛(wèi)生打掃、環(huán)境維護等內容。例如,要求學生每日打掃班級衛(wèi)生,擺正課桌椅,及時撿起地上的垃圾,保持教室整潔,同時做到自我監(jiān)督,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在教室四周墻壁上可以張貼與班級文化有關的名人名言、德育小故事、激勵性語言等,在班級學習園地可以設置相應的班級墻,粘貼學生的照片,寫下給同學、朋友、教師的寄語,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成長環(huán)境。精神建設則主要包括學習風氣、班級凝聚力等。例如班主任可以結合班級情況來創(chuàng)辦班級報紙,將一段時間內班級中所發(fā)生的事情進行記錄、播報。另外,在每一次的班級活動中,班主任都要強調班級集體活動的重要性,激活學生為班集體爭取榮譽的信心與決心,促使學生在良好的精神氛圍中得到充分的進步。總而言之,班主任可以從學生班集體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發(fā),從一點一滴做起,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四、建立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
常言道:“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痹诎嗉壒芾砉ぷ髦?,班主任可以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來科學管理班級,管理學生。建立班級管理制度是強化班級管理工作質量的重要一步,健全完善且可執(zhí)行度高的班級管理制度可以輔助班主任快速地完成相應管理工作,同時起到約束學生日常行為、培養(yǎng)良好生活與學習習慣的重要作用。從另一方面來說,要想使班級管理制度約束學生行為,就要讓學生真正地認同、接受班級制度,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積極地遵守與維護班級管理制度。由此看來,班主任在建立班級管理制度時,要與學生共同商討、制定,將學生當作班級習慣的主人,充分地參考學生所提出的建議。
例如,在很多班級中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學生喜歡在教室內或者外面的走廊上打鬧,但由于走廊空間較為狹小,學生打鬧很容易發(fā)生摩擦,也容易磕磕碰碰,這是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在與學生共同商討班級管理制度時,教師可以提出這一問題,并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在討論中積極發(fā)言。接著,教師匯總所有小組的討論意見,收集學生想法,進一步結合學生的想法來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最后,班級中所有的學生都能形成一致認同:當進入教學區(qū)之后,要注意保持安靜,不可大聲喧嘩,追趕逗打,班級中其他學生則要做好監(jiān)督與糾正工作。此后,將這一條正式地寫入班級公約當中作為班級制度確立下來。在制度的管理約束以及其他學生的輿論監(jiān)督下,打鬧的問題得到明顯解決。此外,在制定班級衛(wèi)生值日制度、班級紀律制度以及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班級管理條約時,教師都可以采用這一建立程序,鼓勵學生自由地、積極地發(fā)言,以主人公的姿態(tài)提出建設班級制度的建議[2]。
五、制定班級奮斗目標
目標是引領學生努力發(fā)展前進的方向,實現(xiàn)目標則是學生保持充分學習動力的驅動所在。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為學生制定相應的班級奮斗目標,一來促使班集體中的每一位成員都為實現(xiàn)班級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二來朝著共同的目標一同努力奮斗,無疑能夠極大增強班集體凝聚力。
例如,在學習方面,教師在期中考、期末考之前都可以制定相應的奮斗目標,如在數(shù)學科目考試中學科班級平均分達80分以上。這一目標確定以后,教師要求學生思考自己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應當付出哪些努力,可以從哪些方面去實現(xiàn)這一目標。此時,對于數(shù)學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而言,他們會意識到若自己沒能取得較好的成績,有可能會拖班級后腿,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則會更加積極地通過習題訓練、教材知識鞏固等措施來逐步提升自己的數(shù)學考試成績[3]。對于數(shù)學能力中等的學生而言,他們會為了實現(xiàn)這一班級目標而下意識地在考試中做到仔細檢查,不馬虎,避免失分。對于數(shù)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他們會在日常學習中積極、大方地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學習經驗,幫助他人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樣,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承擔屬于自己的責任。
又如,在班集體榮譽方面,教師可以動員學生在一年一度的校運會上為班級收獲3份以上獎狀或集體榮譽。此時,學生會更好地發(fā)揮自身的運動長項,并積極地投身于體育鍛煉與校運會體育競賽當中。由此可見,制定班級奮斗目標能夠調動學生的努力熱情,形成良好的班級風氣。在目標制定方面,班主任和學生都應該拿出積極認真的態(tài)度。
六、采用激勵的管理方法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旺盛的青春成長期,他們的心理會變得較為敏感,對于同學、教師的看法十分看重。故而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活動中,應當積極采用正面激勵的管理方法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關愛學生成長?!耙粋€建議勝過十個批評”,班主任面對犯錯誤的學生時,不能一味地批評學生,在學生身上宣泄自己的不滿情緒,要探尋學生行為背后所隱藏的思想動機,并給予學生正面的激勵與建議,盡量少說或者不說傷害學生自尊心、打擊學生積極性的話。
例如,某一學期班上有一名學生每次都不認真完成作業(yè)。針對這一情況,班主任與該生進行了多次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學生低頭不語,一直都是班主任從旁指出問題。幾經教育無果后,班主任與學生家長進行了溝通,從學生的家庭生活著手,想要弄清學生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轉變的原因。班主任在與學生家長交流過后才知曉這名學生家里發(fā)生了一些變故,學生回到家不能認真完成作業(yè)。在之后的溝通交流中,班主任給學生提出了其他的問題解決方法,同時輔以激勵性語言來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批評與指責通常只會使學生的心離教師越來越遠,但是在弄清原因之后,教師所給出的有效建議可以幫助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4]。
七、結語
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需要在尊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前提下進行,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強化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正面激勵等,提升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感,推動學生的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馬金平.施行藝術管理 提高班級管理實效——淺析初中班主任管理藝術[J].考試周刊,2021(23):161-162.
湯虎.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21(11):173-174.
趙紅博.初中班主任如何實施班級管理藝術[J].家長,2021(07):73-74.
魏敬敬.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J].學周刊,2021(05):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