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超1995年出生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一個普通家庭,6歲時因不慎被高壓電擊中,失去雙臂,生活全靠父母照料,昂貴的手術費讓家里一貧如洗。痛苦過后,總要學會自己爬起來,彭超開始練習用腳寫字、吃飯、洗臉刷牙、穿衣、做飯,每天練習10個小時。剛開始時困難重重,他忍著身上的疼痛堅持著,哪怕腳上起泡,腳抽筋了,也不松懈。每天他都在鍛煉腳的靈活度,使腳抬起來更接近腦袋,不斷重復。堅持了一年半,他終于做到了以腳代手,生活能夠自理。
剛上學時,由于用腳寫字速度太慢,幾門功課的考試成績都不理想。而且,除了學業(yè)上的落后,他還承受著一些同學的捉弄。求學之路并不順暢,但彭超依然咬牙堅持下去。為了用腳寫字,即便在冬天,他依然穿著拖鞋上學,一雙腳被凍得開裂,貼了十幾片創(chuàng)可貼,每走一步都必須忍受疼痛。小彭超卻毫不在意,沒有遲到過一天。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腳趾靈活性的不斷提升,彭超的寫字速度也在加快,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彭超的成績逐漸提高,此后直到高中,他的成績都名列前茅。
隨著年齡漸漸增長,就讀的學校也越來越遠,只能住校了,他并沒有感到害怕,而是充滿自信地踏入了校園。除了確實做不到的事情以外,他都自己來,他的心里一直有一種信念:我能行的。每天他都比別人早起,是最先到教室的人之一,而且一直堅持了下來。2010年玉樹地震,他把自己存了多年的錢全部捐給了災區(qū),為災區(qū)獻出自己一份愛心。
2014年高考,他用腳執(zhí)筆,由于緊張,做題速度慢,考了538分。不甘心的彭超選擇了復讀,2015年,他以608分、超出重點線80分的好成績如愿入讀四川大學法學院。同年9月,彭超在殘奧會暨特奧會主會場上擔任了第一棒火炬手,在萬眾矚目之下驕傲地傳遞著火炬,并在殘奧會暨特奧會晚會上出演殘疾人自強小品。2019年5月16日,彭超榮獲“全國自強模范”。2021年3月,他考上了同濟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
彭超自幼喜歡詩詞,在學習之余盡可能地豐富自己的文學知識,看了許多書籍,大學期間曾在川大中華經典美文誦讀大賽上表演。大一下學期,他參加了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過五關斬六將,連續(xù)答對10道詩詞題目,戰(zhàn)勝了另外4名攻擂選手,最終奪得該節(jié)目首位擂主。與身邊的同齡人相比,堅強樂觀的彭超認為自己與他們的區(qū)別“在于我比你們少了雙手臂,相同的是我也是一個為著美好理想拼命努力的人”。拼搏的人生最美好。未來,彭超計劃攻讀博士,成為一名學者或者律師,用自己的青春力量奉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