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曉明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短視頻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并且正逐步推廣到教育教學中。初中物理是學生認識物理世界的基礎,初中階段的學生需要學習許多豐富的物理知識,而短視頻是一種能讓學生在枯燥乏味的課堂中獲得新鮮感的新型教學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引入短視頻進行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通過觀看趣味短視頻對物理課堂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通過生動形象的教學動畫來更好地理解和領悟物理現象和知識。
關鍵詞:短視頻;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應用策略
短視頻就是時長較短的視頻短片,它具有省時、可移動、生產流程簡單、制作門檻低、可參與性強等特點,隨著短視頻的熱度不斷提高,技能分享的短視頻也應運而生。傳統(tǒng)初中物理教學對學生來說枯燥無趣,學生難以通過教材與教師講解接受晦澀難懂的物理現象和知識。在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上引入短視頻進行教學對于學習物理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通過對一些物理現象或知識進行創(chuàng)意剪輯,將物理相關知識做成精美的短視頻,在課堂中給學生展示,可以營造良好的物理課堂氛圍,帶動學生積極學習初中物理,不斷提升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利用短視頻結合教材內容,激發(fā)學生興趣
初中物理的教學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基礎,教材所包含的內容較多,其中的知識較抽象、概念性較強,容易讓學生產生無法學會的無力感。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短視頻,精準結合教材內容,有針對性地制作一些講解教學視頻和實驗演示視頻,還可以結合教材內容搜尋一些貼近生活的物理現象,從而加深學生對這類物理現象的認識。
例如,在教學“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時,教師可以在講解知識前通過介紹關于流體壓強與流速的研究歷史的短視頻進行引導,這樣可以使剛開始上課精神還未集中的學生關注課堂上的短視頻,從而能集中精神。也可以針對“液體壓強”“流速”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制作簡單易懂的短片,通過一些能夠展示它們關系的物理現象的視頻來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這兩個知識點,讓學生在視頻演示的現象中思考兩者的關系,老師在學生思考之后再進行兩者之間正確關系的講解,這樣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采用短視頻優(yōu)化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理解能力
初中物理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刻不容緩。在技術快速發(fā)展的當今時代,需要有更合理高效的教學方式帶動學生更好地學習抽象的物理知識,而應用短視頻技術正是優(yōu)化初中物理教學方式并使之變得高效的關鍵技術。在課堂中引入短視頻,通過短視頻來優(yōu)化教化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老師在講解“大氣壓強”這一課時,可以事先錄制一些實驗教學視頻,并在網上搜索一些容易理解的關于大氣壓強的物理視頻,以及一些可以讓學生在家動手制作的關于大氣壓強的小實驗視頻,然后在上課講述這一章節(jié)的某一內容時插入一個這樣的視頻,不僅可以減少教師講解給學生帶來的沉悶感,而且能將走神的學生帶回課堂上集中精神觀看有趣的教學短視頻,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嘗試開展一些從視頻中學到的簡易物理實驗,進而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運用短視頻強化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很多初學物理的學生都會覺得抽象難懂的物理知識很難學習,并且無法在之后的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這就需要老師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運用現在許多學生喜歡并且易于理解的短視頻去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效率。老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課堂教學效果,不應該簡單講述這些抽象復雜的物理知識,而是應該在教學中穿插視頻教學,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效果,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解“動能和勢能”這一節(jié)時,簡單地講述教材中“動能”與“勢能”的定義并不能讓學生充分理解這兩個知識,因為文字講解對于初學學生來說是非常抽象的,這樣的教學效果并不好,因此應該在講解過程中插入一些有趣的動畫或者與生活兩者有關的視頻例子,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什么是動能和勢能,它們是如何產生的。這樣才能強化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令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總而言之,短視頻的運用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著巨大作用。老師應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通過合理而高效的方式引入短視頻教學,通過簡單有趣的視頻展示物理現象;通過制作簡單又能清晰解釋物理知識的短視頻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該知識;通過制作精美而準確的物理實驗視頻教會學生實驗步驟,激勵學生在實驗課上敢于自己動手做實驗,從而能夠得到更深刻的學習體會。教師應該重視這樣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講述式教學觀念,重視學生對不同教學方式的感受和建議,從而不斷優(yōu)化初中物理教學課堂的教學方式,增強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馬儷萍.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價值[J].年輕人,2019(37):165.
[2]趙軍.微視頻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化論壇,2020(4):95-96.